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孙轶琼
“光绪二十年(1894年)8月17日中午,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日本舰队来犯,12点50分,双方舰队接火,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这是《中日甲午战争》一书的记载,这场战争拉开了旧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幕。一百多年后,这段最为沉痛的历史被山西省话剧院搬上舞台。近日,由该院创排的原创历史话剧《甲午祭》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也是山西省话剧院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创作,凝聚国内一流主创团队智慧,汇集了剧院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力量,呈献给观众的一份艺术答卷。
话剧《甲午祭》剧照
壹
用两个小时再看甲午战争
翻开中学历史课本,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安静”地躺在纸张上,相比舞台剧而言,后者多了些许的温度和鲜活感。所以,在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在紧张、沉痛的故事当中,观众的心情能跟着剧情的变化起伏,他们似乎穿越回了甲午战争,往事历历,直指人心。
该剧除了引子和尾声,一共分十七场戏。历史背景宏大复杂,故事情节明晰有序,现场演出精彩震撼:日本为了脱亚入欧,天皇与军方甚至百姓都同仇敌忾,呼吁突破岛链,冲出太平洋;而大清朝廷中弥漫着政权垂死的末日气象,慈禧视日本为一蕞尔小邦,日本海军的突起只不过是浪人的骚扰;她不顾户部财资空缺,顽固地为自己修建庆祝六十大寿的颐和园;而光绪在慈禧的阴影下只能发出哀叹“我当家,她做主”;李鸿章为北洋水师的壮大,不惜耄耋之年跪求慈禧争取经费,日军突袭北洋水师之时,又惊慌失措为保存实力而退守军港,不料却被日军全歼。最终李鸿章率团赴日本谈判,无奈地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该剧由《立秋》的编剧之一、著名编剧卫中先生创作,众多人物和矛盾关系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慈禧与光绪明争暗斗,李鸿章与翁同龢针锋相对;与之对应的是日本国在首相伊藤博文的策划下,实施对外侵略扩张的狂妄和野心。北洋水师,作为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历史再现,如此深刻,如此直白,如此令人刻骨铭心,也令人不寒而栗。
贰
舞美创新,让舞台与历史相呼应
如果你看了《甲午祭》,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感。通过一部舞台剧搭建与历史对话的空间,且如此真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而观众为何能有身临其境的观剧感受,这和高科技的舞美技术分不开。
剧中,丁汝昌在战斗的最后一刻,写给李鸿章一封信,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对北洋海军的款款深情和不舍……那一刻,舞台上方的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条船,亦如放电影一般,黑白色的基调,再加上周边弥漫的炮火,巧妙地与剧情相融合,直接把观众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瞬间,而在丁汝昌扮演者的脚下,则是一个可以升降的舞台,其原理就是跷跷板,时而升,时而降,呈现了丁汝昌站在船上,在炮火轰炸中,军舰残破,颠簸不已的现状,而濒临危险的将士们依然守着整艘船,与其共存亡。在舞美的烘托下,演员情绪爆发,带给观众深深的悲怆感。
这样的舞美技术在以往山西打造的剧目中鲜少看到,这不失为《甲午祭》的一大亮点。剧中,多场次和多维空间的转换,真实人物与幻觉的心灵空间交替在舞美的烘托下实现无缝式链接,非常巧妙。还有在各种场景下大银幕中“电影”片段的播放,虚构的艺术场景显得特别真实,具有了历史的厚度。比如,慈禧在和光绪对话时,背景大银幕中显现的则是空旷的紫禁城,似乎演员就站在紫禁城里跟人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故事。
叁
白天排练《甲午祭》,晚上接着演《立秋》
山西省话剧院是一个创造过许多奇迹的团队。《立秋》,包揽了中国话剧界所有重大奖项,被誉为“新世纪中国话剧的里程碑”;《生命如歌》,仅问世一年的时间就能巡演百场,而到了《甲午祭》,从排练到首演,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大家按照严格的剧组时间安排,每天工作八小时,很少有过周末的机会。”省话剧院工作人员说,在剧院演出最繁忙的12月,经常白天进行《甲午祭》的排练,下午就需要准备话剧《立秋》的演出;白天在排练厅内,是中日争锋相对的“敌手”,而夜晚在舞台上,又成了和衷共济的“大掌柜”和“小伙计”。而最繁忙的两周,甚至要在太原、北京两地同时排练、演出三部话剧,那些在三部话剧中都有任务的演员,除了要疲惫地往返于太原和北京,在各个角色间不断跳跃,更是对表演的考验。
尽管如此,参加《甲午祭》排练的演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尤其是歌队的演员们,称得上是最辛苦的。每个歌队队员平均要扮演三四个不同的角色,用形体表演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战争、屠杀等戏剧场面。为了呈现出完美的舞台艺术效果,歌队演员每天都要进行长时间的形体训练,既扮演与日军拼死抗争的北洋水师,也扮演进军中国的狂妄日军。两个月的排练,演员们在体力上的消耗不言而喻,此外,扮演清廷官兵的4名男演员还付出了外貌上的牺牲,首演前半个月,都剃成了光脑壳,只有这样,才方便戴辫子做造型。“中国这头睡狮,该猛醒啦,猛醒啦……”演出尾声,演员们站在台上,庄重地说出了这句台词,意味深长,久久响彻在青年宫演艺中心的上空,却又如一把尖刀,刺在了每位观众的心上,历史不能忘记,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
主创采访
导演吴晓江
用历史警醒今天的中国人
甲午海战已经过去了122年,今天排演这部话剧作品又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该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吴晓江说:“为何叫《甲午祭》,‘祭’的意思就是重温这段中华民族的危机和屈辱,警醒今天的中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初次看到《甲午祭》的剧本,吴晓江坦言自己有点“晕”,因为故事的厚重,以及人物关系的复杂,让他觉得其中大有文章可以做。“甲午战争的题材多为影视剧所采用,因为用一部剧展现整段历史,这事非常少,所以我敬佩执著于这个题材的山西演艺集团和山西省话剧院的领导,敬佩他们有责任的担当。山西也有责任创作一部通过历史警醒今天中国人的作品,让甲午战争的惨败,这部最深刻的历史教科书,告诫我们中华民族必须自强,认识到中华文明必须要汇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中去,只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现代世界之林。”
演员高菊梅
这段历史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提起高菊梅,很多人想到的是《立秋》中的“老太太”。此次年近70岁高龄的高老师再度为舞台艺术献身,不仅仅是对舞台爱得深沉,更多的是自己的职责和担当,“这段历史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来看也别有意味。”
2016年年底,高菊梅才刚刚结束了《生命如歌》在新疆的演出。巡演结束后,她本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休假,但却接到了省话领导的电话,希望她能来参加《甲午祭》的演出,扮演慈禧。高菊梅没有片刻犹豫,就加入到了剧组里,高强度的工作,绕口的大量台词,是横亘在高菊梅面前的难题,可是这位话剧界的前辈,没有丝毫怨言,跟年轻演员的搭戏,一遍遍彩排。“现在这个年纪再演出确实有难度,可演员们不都说了么,戏比天大!”
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慈禧的出现,有太多知名演员扮演过慈禧,谈及此次出演是否有压力,高菊梅说,“没啥压力,毕竟舞台艺术和影视剧不同,你可以用自己的魅力征服观众,比如语言,比如肢体。”如其所言,舞台上的“慈禧”很有魅力,高菊梅标准的京腔,再加上举手投足间的“霸气”,把人物演绎得十分精准。不过,在高菊梅看来,慈禧也是一个女人,当她第一次面对李鸿章送的小闹钟时,突然听到铃声,身体就应该抖擞一下,尽显自己柔弱的一面。
从《立秋》的老太太,到《生命如歌》老军垦的老伴儿,再到《甲午祭》的慈禧,高菊梅直言自己是幸运的人,能在舞台上诠释不同的女性,“我不怕大家比较,因为三个人完全不同,这也是我欣慰的事情,能演绎不同人的不同人生。”(孙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