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祭》关键在“祭”
——在话剧《甲午祭》“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黎继德(中国剧协《剧本》月刊编审、原主编)
《甲午祭》是一部试图重新解读历史、重新塑造历史人物,试图与当今国际形势勾连起来的话剧,打破了以往历史题材创作中概念化、标签化、常规化、雷同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突破性。
《甲午祭》关键不在“甲午”而在“祭”,“祭什么”是这部戏最重要的问题。第一是祭国耻。甲午海战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耻辱的事件之一,可称之为国耻纪念日。第二是祭国殇。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中华海军精英葬身海洋。第三是祭国魂。北洋水师的失败不能认为是官兵无能,其实,官兵是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十一个舰长战死了七个,大部分士兵也都战死,非常壮烈,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军人危难时刻英勇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的国魂。第四是祭国运。甲午海战的完败和当时国运有着极大的关系。这部戏,应该探究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日本的强大与清政府的落后,让甲午海战成了中华民族一个永久的伤心的痛,这对今天仍有警示意义。
当然,这部戏还描写了历史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困境,比如李鸿章的不由自主、无可奈何,很多事情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又如慈禧太后,虽然是一个大政治家,最后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小丑。这都说明历史力量远比个人力量强大得多。这戏里,我们看到了新的李鸿章的形象,看到了对那段历史新的解读,看到了李鸿章、慈禧、光绪以及其他一些人物在历史中的表现,他们或是痛苦,或是无奈,但他们都有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历史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表演,而戏剧创作便是写出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这部戏在这点上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希望挖掘得更深一些。
目前看来,人物刻画得较好的是李鸿章。慈禧、光绪、丁汝昌等人物都有进一步刻画的空间,主要问题是没有写好人物的心理和变化。比如光绪,他是一个皇帝,但诸事都要听慈禧的,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里肯定很难受、很憋屈。可以把这个人物写得更加丰富,而不是目前这么简单没变化。甲午海战不仅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它对每个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心理都会带来极大的变化,这正是戏剧要表现的东西,即人物如何变化,变成什么样的人,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深刻,等等。
这部戏对叙述体戏剧上做了很好尝试,在叙述中加强了戏剧性。不少叙述体戏剧的戏剧性较弱,由此带来了诗朗诵的感觉,而这部戏则没有这种感觉。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调整,如舞台两侧的人物和龙套,只是用来作为一种观念的表达,可以进行修改,甚至干脆拿掉。(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