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式微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宫廷中有一类人,他们的存在是为君主等有权势的人插科打诨,逗趣玩乐,这类人便是弄臣。他们在宫廷中看似风生水起,实则身份卑微,只是不值一提的表演者。朱塞佩·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便讲述了弄臣里戈莱托的一场悲剧。
威尔第的歌剧中,常常带着无法避免的悲剧情怀,在《弄臣》中,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场虚伪与真诚交错的谋杀与爱情。公爵的弄臣里戈莱托年老佝偻,常为公爵出谋划策以诱骗年轻女性,满足公爵花心而放荡的本性,引起朝廷大臣的众怒。众臣因此绑架了里戈莱托的女儿吉尔达,将其交给公爵,以示报复。里戈莱托得知女儿到了公爵手中大惊,为保护女儿,决计买凶刺杀公爵,而吉尔达出于爱情,甘愿替公爵一死。
这样一场悲剧,又是如何披着爱情的表皮,“修炼”成经典之作的呢?
19世纪中期的意大利,朱塞佩·威尔第用短短40天时间完成了《弄臣》的全部音乐,在他完成的第二年,《弄臣》在威尼斯首演,著名的咏叹调《女人善变》在首演中一唱成名,传遍意大利,威尔第也因此获得空前成功。
《弄臣》作为一出三幕歌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老里戈莱托的弄臣形象深入人心。他苍老又丑陋,在宫廷中永远身着滑稽的小丑衣衫;他可恨又恶毒,帮助公爵掠夺朝臣妻女,是公爵寻欢作乐之路上当之无愧的催化剂,还嘲讽女儿被公爵玷污的伯爵;他可怜且善良,身体严重的残疾加剧了他的悲剧性,他的所有温柔和善良都给了女儿吉尔达,而最心爱的女儿却被朝臣抓走,最终成为杀手刀下公爵的替死之人。
老弄臣里戈莱托之外,其他人的形象同样立体而饱满。歌剧第一幕公爵的一首《这位还是那位》便为其奠定了轻浮的基调,少女吉尔达面对爱情时的单纯与奋不顾身,同样将这场悲剧推向高潮。在杀手家里,杀手的妹妹即使面对公爵时的唱腔也毫不逊色,将一个女人的优柔与恻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正是这恻隐,促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威尔第对歌剧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准确而细腻,离不开歌剧音乐表演的优势。相比起单纯的剧情,经久不衰的唱段更能将舞台与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尤其是威尔第十分擅长利用合唱、重唱与乐队的演奏来更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心。一个足够优秀的剧本面前,娴熟的音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女人爱变卦,她水性杨花,性情难琢磨,拿她没办法,拿她没办法。哎!拿她没办法,你要是相信她,你就是傻瓜。和她在一起,不能说真话。可是这爱情又那么醉人,若不爱她们,空辜负了青春。”《弄臣》中的这首公爵演唱的《女人善变》,实属其中流传最久的咏叹调。关于这首咏叹调,据说当年威尔第为了给观众一个惊喜,直到首演的前一天才将其交给剧团演员,这首咏叹调也随演出一炮打响,中途几度被观众的掌声和欢呼打断,可见反响之热烈。
《女人善变》也是公爵风流成性的最佳写照,杀手家中的公爵用轻快俏皮的音调唱出的内心的道貌岸然,也更加衬托了屋子外吉尔达的绝望。当然除了《女人善变》,其他几幕歌剧中里戈莱托、吉尔达等人的咏叹调皆十分出彩,共同构成了这部经久不衰的歌剧。
威尔第所写的歌剧,不仅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对现实生活也有很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意大利歌剧从神话传说转向了现实世界,更在于细腻地刻画了世俗生活与底层悲剧。
第一主角里戈莱托招人憎恨,但他残疾的身躯与悲惨的结局却又让人可怜。在这场悲剧里,他不是一切的源头,只是阶级与金钱搬弄下的小丑,公爵的原罪是贪婪且好色,里戈莱托与女儿吉尔达的原罪却是贫穷与卑微。
这出悲剧的结尾,不免令现代人心生不满,但在那个时代却是十足得现实——善良单纯的吉尔达死在贪财的杀手刀下,虚伪又可怜的里戈莱托哭倒在死去的女儿身边,轻浮贪婪的公爵却靠着三言两语的哄骗与吉尔达可悲的爱情逃过一劫。
《弄臣》的悲剧有着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中有不可忽略的社会因素,其中隐藏着的统治阶级的散漫与丑恶,阴谋者的狡黠与利己,都在那一时期的威尔第笔下一一展开。
歌剧《弄臣》的经典,既在于表,也在于里。从舞台、唱腔到人物形象,再到社会意义,无一不是经典,始终为歌剧爱好者所追捧。(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