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能否成为科幻文创元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2022能否成为科幻文创元年?

来源:广州日报2022-02-08 09: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吴波 邢晓英

  2022年新春之际,亚马逊、京东、当当等平台纷纷发布2021年图书畅销榜,记者发现:科幻小说热度不减、爆品不断,周边文创产品炙手可热、科幻原创小说IP被影视公司争抢,投资金额动辄过亿……

  《火星孤儿》封面

  《流浪地球》封面

  《地球纪元Ⅰ太阳危机》封面

  电影《拓星者》海报

  有人抛出“元年论”,说今年是中国的科幻文创元年。是不是元年还不好说,但科幻内容的受众增加是事实。有业界专家认为,在连续5年科幻热的席卷下,加上去年元宇宙概念的风生水起,2022年或许真如大家所盼:科幻文创元年即将到来。

  图书:新人新作表现亮眼

  近年,影片《流浪地球》带来的科幻热潮只增不减。国产科幻悬疑巨作《AI迷航》、当代新古典主义科幻代表《火星孤儿》、“硬核”科幻《云球》等三部新人新作均表现亮眼。国产科幻新星批量崛起,打破了传统圈层文化。

  从2016年到2021年,能够引起世界瞩目的科幻原创小说已经越来越多,品质也不断上升。刘慈欣领衔推出的中国科幻“虫系列”被认为是要打响中国下一个科幻元年的头炮,分别是:刘慈欣的《吞噬地球》、中国科幻名家王晋康的《追杀K星人》和《时间之河》;本土90后新锐科幻作家彩虹之门系列长篇《地球纪元Ⅰ太阳危机》的出版,让新生代有了自己的科幻偶像作家;而女性作家、“银河奖”得主凌晨的力作《睡豚,醒来》更是关注人工智能话题,将科幻阅读热推向新的高度。

  针对这几年科幻阅读热的话题,刘慈欣表示:“应该看到,从中国科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看,现在这个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读客图书版权编辑许姗姗向记者透露,现在科幻类作品的IP版权越来越难拿了,近一年,版税更是翻了4~6倍,有的作品甚至翻了10倍以上,一不留神,大师的作品就被拿掉了。业内人士透露:“出版界近10年,科幻是唯一持续火爆的类型文学,读者群规模大,购买力强。”著名科幻作家吴岩也表示,中国科幻小说近年正从小众文学走进大众的视野。

  影视:版权交易火爆增温

  随之而来的是科幻版权市场交易的火爆增温,以及整个科幻产业链的逐步形成。《火星孤儿》上市后不久就被中汇影视创始人侯小强买走影视版权,侯小强称这个项目“连夜评估,全票通过”;《AI迷航》最近也有好几家影视公司正在接洽中,更有网友热议心目中的演员表;“风云学会陈经”更是把《云球》比作下一个《三体》,甚至喊话作者“注意不要犯刘慈欣的错误,10万就把《三体》的影视版权卖了。”

  目前已经有多个科幻电影公布进展:张小北的《拓星者》、陆川的《749局》、古天乐和刘青云主演的《明日战记》等影片或将于今年上映。

  从《科幻世界》杂志到重庆出版社、人民文学等传统的出版社再到磨铁、读客、新经典等几家大的民营出版公司都开始纷纷挖掘、培养优秀的科幻新人新作。腾讯、爱奇艺等孵化平台也都开始从动漫、游戏等方面开发科幻作品,整个科幻影视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周边:硬核衍生品“破圈”

  幻想性和科学性是科幻文创产品的两个显著特点,他们为现实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源泉。谈起中国科幻文创产品增长的原因,业内专家认为,既有资本原因,还跟制作方对科幻题材的驾驭力和广大消费者对于科幻概念的消化能力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周边文创,从99元一套的杯垫到4999元的限量版运兵车,全球热销。这些科幻文创产品用纯铜材质加上精心打造,和电影一样硬核。在这一系列硬核衍生品背后,是一家来自杭州建德的文创企业。科幻,让这家用传统铜手工艺打造新IP的企业成功出圈。

  业界动态:寻找“新风口”

  科幻文创产品,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幻想产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科学性和幻想性是两大显著特点。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科幻作品收入主要来自图书销售和票房,科幻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及二次设计的上升空间非常巨大,一旦产业链完善,发展潜力惊人。

  而在中国,科幻文学及文创产业已然发展成蕴含着丰富意蕴的场域,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许多过去只有科幻迷才会关心的话题迅速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科幻这一小众的产业类型也正在逐步走向大众的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有资本、有实力的孵化平台,开始在不同领域开发相应的科幻文创产品。

  比如,早前,国内著名科幻期刊《科幻世界》首次推出“有声科幻杂志”业务——以《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期刊为基础,通过专业的有声演播和音效包装,形成广播剧、语音阅读、多人播音等声音产品,打造科幻文创新模式。

  再如,基于科幻的旅游文创产业,也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业内人士表示,以微缩景观、新型游乐场、影视城、节目表演等为主要元素的第二代主题乐园,是建立在科幻文学影视作品的基础之上。如“双鱼巨蛋科幻世界”,就是通过作品授权和后期加工制作,从视觉、听觉为游客营造宏大的感官体验,用区别于传统形态的方式展现中国科幻作品的魅力。(吴波 邢晓英)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