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微短剧悄然兴起:短视频竞品还是影视新风口?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微短剧悄然兴起:短视频竞品还是影视新风口?

来源:文汇报2022-03-04 10: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启哲

  近日打开视频网站,观众会发现一些网剧特殊品类——微短剧。就在这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微短剧《我的兄弟不可能这么萌》,以主角灵魂附体宠物陪伴兄弟的奇妙设定,展开一系列有趣故事。翻看这些微短剧,每集仅有5分钟,体量大概在20集上下。算下来,看完一整部剧的时间与看两到三集电视剧或是一部电影相当,一口气追完毫不费力。更有弹幕打趣:“如果再开个倍速播放,一眨眼一集就没了。”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则干脆推出“付费短剧”,比如抖音《超级保安》第二季最后五集付费价格约为1.4元每集。

  今年一月起在快手平台上线的短剧《仁心》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增加“网络微短剧”类目,被业界视为微短剧正式纳入监管、步入创制正轨的一个标志。经过一年多发展,越来越多专业团队入局,使得这一影视品类逐渐从过去的零星自发创作,变成了规模产业。据快手短剧行业大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1至10月,快手短剧总播放量超过7700亿。而另一边长视频平台也着手布局,腾讯于去年末推出“十分剧场”,目前已有超过十部作品上线。其中《大妈的世界》收获8.1分超高评分。

  微短剧之于短视频平台,似乎成为被看好的新变现渠道;而之于长视频平台,则像是与前者争夺市场、走精品化路线的“竞品”。然而,相比于创制更成熟的长剧集,微短剧还存在大众知晓度不高、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拿《大妈的世界》来说,作为“十分剧场”的重磅首推位作品,其播放量为4600多万,比起腾讯视频前阵子的热播剧《开端》20亿播放量,“大妈们”的热度不到其四十分之一。那么微短剧能否真正成为影视新风口?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教授杨晓林认为,在平台扶持、专业制作团队参与的趋势下,未来短剧品质也会有大幅提升。

  老调新弹,视频网站不遗余力鼓励微短剧创作

  其实,微短剧并非新鲜产物。早在2013年,万合天宜就出品了《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两部剧集,以年轻人特有的无厘头搞笑剧情吸引一众拥趸成为延续多年爆款。其五到十分钟不等的剧集长度,当时被冠之以“迷你剧”的名号。而再往前看,有2003年走红网络的《小破孩》等动画短片。在动漫更为成熟的日本市场,这更是一个固定品类——这些三到六分钟一集的作品,被形象地称之为“泡面番”,即泡个方便面的时间就能看完一集。在杨晓林看来,这些都可视为微短剧的“前史”。

  尽管常有热门作品被讨论一时,但微短剧始终没能成长为与长剧集相抗衡的力量。20年后,微短剧正迎来新一轮发展。2020年,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在既有的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三大类之外,新增了“网络微短剧”类目。这意味着,微短剧再不是零星试水,而是真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新品类。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都通过开设品牌剧场、创作激励等方式,不遗余力争抢这一新高地。今年1月,快手宣布“短剧寒假档”上线,密集推出一批短剧。这其中,有漫画改编的短剧《万渣朝凰》,也有凸显父母温情的短剧《逆光》,以及聚焦家庭生活的《单亲妈妈再婚记》等,播放量均已破亿。抖音推出“抖音短剧新番计划”,吸引创作者为平台创作独播短剧。根据相关披露,抖音还会将短剧作为单独的一级入口,放置在抖音App的首页内,增加其曝光度。腾讯的“十分剧场”在贺岁档密集推出一批作品后,计划将在全年分季按喜剧季、国风季、互动季、悬疑季等主题上线,呈现短剧多元类型。

  品质参差不齐,填补“碎片时间”之外还应有更多承载

  在杨晓林看来,时隔多年,各大平台竞相布局微短剧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其契合了当下手机观看的大趋势。《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首次超过长视频。这意味着,短视频已经成为视听消费主流。比起动辄几十集的网络剧,三五分钟的追剧体验更为轻松。另一方面,也是当下网络剧剧情注水、内容乏味,倒逼用户寻求更紧凑的内容叙事。疫情冲击下,百万元投资即可完成的微短剧商业风险更小,加之平台的剧场运作,自然成为可行的转型探索方向。

  不过,从影视制作方角度看,虽然明知短视频风头正盛,但很难从中短视频创作激励、播放量分账、抑或是直播带货等变现方式中,获得与长剧集相当的收益,所以一些大型影视公司入局意愿不高。因此,尽管平台布局微短剧的步伐加快,但目前推出的作品尚未形成气候。作为“一元一集”的《超级保安》,其价格从观看时长看远高于长剧集。可演员表演、特效制作,都与传统长剧有较大差距,难免让付费用户感到失望。另外,竖屏微短剧没能完全摆脱网红制作公司夸张套路化的短视频创作风格。而号称走“精品化”路线的“十分剧场”也有粗糙的呈现。比如《第四审讯室》五集讲一个刑侦故事的做法,更像是把三十分钟一集的体量粗暴剪成了五集微短剧播出。而《妻子的反攻》则干脆被网友嘲讽为数年前热剧《回家的诱惑》的“倍速版”。丈夫出轨闺蜜,妻子为复仇,重回丈夫身边的剧情哪怕节奏快、有爽点,但观众还是纷纷给出差评。

  在这其中,《大妈的世界》一枝独秀。无论是聚焦中老年群体的题材选择,还是每集一个呼应社会热点话题的轻松展开,都带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欣喜。“大妈们”赢得口碑,道出创作真理——短剧不是长剧压缩,更不只是填补泡面的碎片时间。好的微短剧无须一分钟八个转折,有限的台词、场景与轻巧故事,依旧可以凸显人文关怀,而这才是微短剧未来发展壮大的关键。(黄启哲)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