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干净且忧伤的青春恋歌

来源:北京日报2022-03-22 10:51

  作者:张家鸿

  傅兴文的《山顶上的金字塔》是一部干净到极致的爱情小说,讲述的是男主角文恒一痴恋维佳怡却不得圆满,并最终在悲剧中得以成长的故事。作家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文恒一这个男主角,他义无反顾地爱着维佳怡,因之而前行,不管遇到多大的痛苦与挫折,都无法阻挡他对爱的坚持与守望。在多数人识趣地后退之后,他依然坚守,如顽石一般。

《山顶上的金字塔》傅兴文 著 作家出版社

  与此同时,他又因为性格自卑常常退却,不可思议地退守自己的一隅世界,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痛苦、挣扎的个体。他想要得到结果,却很清醒地意识到没有结果。又或者说,所谓的结果,只能是用心去爱、用力去爱的整个过程。过程就是文恒一能得到的唯一结果。在他自己看来,悲剧的结果不是由于家境寒微导致,而是自己的性格使然,“我是爱情里的哈姆雷特,而不是奥赛罗,葬送那份爱情的是思前顾后、优柔寡断,而不是嫉妒和冲动。”他很明白苦果是自己酿成的,怨不得贾作甄,怨不得维佳怡。这是爱情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很显然,文恒一身上有很多人初恋时光的投影:面对那份情感,更多的恐怕不是思前顾后,也并非优柔寡断,而是痴心绝对。在满怀痴心的人眼中,她是带着仙气的人,她是山顶上的金字塔,她是遥不可及、不容亵渎的一方存在,她是永恒的乌托邦。如此说来,她不仅仅是一个维佳怡。正如维佳怡对文恒一所评价的,“你活得太不现实了。”在红尘纷扰的人世间,他这份痴心是不现实的。但话说回来,正因为稀罕得如同高山上的雪莲,才显得弥足珍贵。要知道,很多人随着阅历渐深,心灵中痴迷、执着、纯粹的成分会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油滑、粉饰、虚伪、功利。

  显而易见,小说中痴心绝对的文恒一有傅兴文本人的影子。他在后记中写道:“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他,那么,我也可以说文恒一就是我。当然,文恒一离我比包法利夫人离福楼拜更近。”小说是虚构的,却带着自传体色彩。时过境迁,当初因痛苦流下的泪水,已然弥足珍贵。清澈、晶莹的泪水,在无数往事沉淀的流金岁月中,闪闪发光。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充满强烈的倾诉愿望,与之相伴相生的是强烈的自省意识。文恒一把自己关在西三环与西四环中间昆玉河边隔断间里的写作,是最刻骨铭心的自省。“虽然写的时候,你会无数次眼含热泪,无数次心绞痛,无数次想放弃,可是,只有把它们如实写下,你才可能将那把利刃彻底拔除,你建造的那座文字之塔也才更有意义。”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一种种心情如慢镜头般回放,笔下写出的每一个字都是血泪交织的混合。虽是无法避免的悲剧,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安慰自己,我对维佳怡怀有的那种纯粹精神上的恋爱,既是一种缺憾,或许同时也是一笔财富。”写作从生活中来,恋爱的挫折与失败可以转化为写作的素材,不止使用一次,而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无止境的提取。提取即淬炼与锻造,而后是重生。重生是最根深蒂固的成长,外间再猛烈的风雨也无法撼动分毫。由此说来,小说所写的爱情并不是纯然的悲剧,悲剧中盛开的花儿更妖娆、娇艳、容光焕发。

  打动读者不是傅兴文写作小说的目的,他提笔书写为的是如实地回到过去,把心中那份潜藏许久的悸动一丝丝拔出,把脑中暗藏多年的激情一缕缕扯出。是的,他所做的只是把初恋一五一十地写出来。于此,写作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情怀。环境变了,场景变了,姓名变了,初恋季节时的全心全意全情却没有变。

  读《山顶上的金字塔》,如有一曲久违却依然熟稔的歌声萦绕耳畔,周遭的嘈杂消弭一空。年少时似曾相识的往事一一涌上脑海,久久无法逝去。那个时候,世界里只有一个她,她就是整个世界。那个时候,她的一个笑容就可以点亮所有的暗夜,她的一句问候就可以融化所有的坚冰。心中有她的日子里,活着就是为了有她,有她就意味着活着。有她并不等于拥有她,有她就是把她放在心中,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人事如何倥偬,她在心中永远年轻、美丽、温柔、善良。而这,已然超越活着,它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纯粹而热烈、奔放且潇洒、执着又勇敢。有过一份这样的情感,是生命之树常青的重要缘由。

  《山顶上的金字塔》是傅兴文献给80后的初恋进行曲,如一面明澈的镜子,读者不难在其中照见自己身陷痴迷中的某个瞬间或诸多瞬间。在生活颓废麻木时,把这本书拿起来翻一翻,把文恒一和维佳怡或静默或对话的片段回味一番。那种纯粹的爱恋、那种自卑的惶恐,是再也无法回去的曾经。曾经的点点滴滴之中,美好的成分显然更重,也更值得如今的自己细细回味。(张家鸿)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