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后还是陷入单薄的极致善恶,好可惜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最后还是陷入单薄的极致善恶,好可惜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4-08 09:55

  作者:王恺

  关于《华灯初上》的评论,有几个约定俗成的看法:一是烂尾;二是林心如参演、包括制作的影视作品最扎实的核心,就是玛丽苏情结,所有的男性都围绕着她转,女性也如是——说起来是笑话,但是笑话都是有基础的。因此有人说,这部剧里林心如扮演的萝丝妈妈,与窦漪房的区别就是,萝丝妈妈吸烟,而窦太后并不。

  庸俗的两女争一男

  更多的评论则是围绕着剧情展开,互联网术语给了《华灯初上》一套分析体系,几乎所有的剧情和人物都被定义进去了:雌竞,白莲花,渣男,毒闺蜜,工具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仅仅用互联网的这些常规套路去看《华灯初上》还是委屈了这部剧。这部投资不少、野心不小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不好的作品,也看得下去,至少台剧找到了一条拍摄年代剧的新途径。在灯红酒绿之间,素描出某一个时期的台湾人物,有别致的怀旧感,外加主人公特殊的职业——风月场上的佳人,让这种怀旧显得旖旎起来,分外的好看。

  奈飞之前在台湾拍摄的《罪梦者》也走了一点类似路径,开头也是风月场,穿着白旗袍的范晓萱款款而来,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灯红酒绿意味着经济繁荣,舞榭歌台上演着痴男怨女,都是传奇剧里最基本的元素,编剧至少有了放肆想象的空间。

  可惜的是,《华灯初上》的两位女主,实在是不太像风月场上的花魁,更像是职场上貌合神离的竞争对手。整部剧高开低走,迅速进入了常见的“好人什么都好,坏人什么都坏”的套路中。第一季让人猜疑,谁才是死者;第二季让你过瘾,坏人死了活该。简直是二十世纪初的传奇剧观念,倒让我边看边笑起来。

  开始的设置非常好,两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子,经历了坎坷的人生:失学,失婚,其中一位苏庆仪被继父强奸生产,另一位罗雨侬则被丈夫的债务牵连入狱,但两人并没有丧失友情,反而在坎坷之后互相扶持,认真做起了日式酒吧的生意。林心如和杨谨华成长为酒吧的妈妈桑,萝丝妈妈和苏妈妈,相携相帮,颇有最流行的“女孩帮女孩”的意思。

  该剧设置的日式酒吧的背景,让两位女主的职业成为妈妈桑,也符合华语地区观众的口味,污泥之中的不染莲花,并不是随意出卖肉体的女性,而是可以自己选择心仪的对象。很快,第一场冲突开始了,两女争一男的传统桥段伴随着剧情深入,迅速走向剧情核心,男主角在两人之中游刃有余,难怪有观众觉得这就是简单的雌竞,确实是庸俗。

  两位少女的成长,各种坎坷后不离不弃的生活,明显受了《我的天才女友》里莱农和莉拉的影响。在那部小说里,两位野蛮生长的女孩,也有着一位共同的争夺对象——尼诺,但是没有人管她们这种关系叫雌竞。在小说里,莱农和莉拉秉承了分工,莉拉像一个破坏者,而莱农是一个组合者,她组合的是语言,一步步成为作家,莱农越走越远,走入了与莉拉不同的世界,可是天才的莉拉永远只花很少的时间,就能进入莱农的世界,包括对尼诺的引诱,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显然不仅仅是靠美色,更多的,是靠某种摧枯拉朽的天才特征。

  而莱农在这种情况下,去和尼诺的父亲偷欢,意味着某种报复。某种旧街区女孩的凶悍,也意味着旧街区与某种知识社区的神秘联系,一点不让人觉得落入俗套,反倒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感受,也让人对两位女性的成长充满了好奇,可以一路跟踪下去。

  就是因为作者把女性的爱情放入了她们的成长系统,不是简单的恋爱故事,里面就有了人性的回响,耐人寻味。但是在《华灯初上》的系统里,完全没有走这个路线,两位女主的感情发生得莫名其妙,两女争一男的桥段是最庸俗不过的过程。尽管编剧幻想做得复杂,让凤小岳和林心如和平分手后,神速投奔了早已觊觎他的杨谨华身边,但凤小岳始终念念不忘林心如,放弃她是因为真爱她。这种剧情,能不让人觉得女主林心如是货真价实的玛丽苏?

  身边还有个不离不弃的刑警杨佑宁。

  一个慈悲如观音,一个坏得没道理

  接下来的剧情更是为林心如锦上添花,她如此美丽善良,认真对待每一个亏待她的人。原来她的孩子是女友被强奸的后果,她真是义气;酒吧里不服从管束、借巨额高利贷的阿季,她帮助还款;监狱里被欺负的狱友,她文武双全地帮着出头;酒吧里小姐陷入与毒贩的不伦之恋,她善意劝解;对门抢生意的竞争对手、异装癖男妈妈桑陷入危难之中,她也挺身而出,救苦救难。这哪里是日式酒吧的妈妈桑,分明是苦海里的观音,或者说,准备上梁山泊的宋江。

  说她是“道德的化身”太合适了,这么伟光正的人物,和我们《渴望》里的刘慧芳有的一拼。

  而另一女主,杨谨华扮演的苏妈妈,则明显可以拥有更复杂的人性系统,可惜编剧也迅速将之符号化。第一季里,她表现得气度优雅,风情万种,没有男人不为她倾心,男大学生、日本中年商人、好朋友的编剧情人,一一拜倒;出场的每一套套装都精心设计,是酒吧的主心骨,帮助众人走出困境的天才。这么一个复杂人物,本身就应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相信编剧写到她的时候,是有点想学习“天才女友”里的莉拉的,一个女性的性感,可以与她的内心丰富度媲美。

  但在第二季里,剧情完全走向了反面,原来她才是穷凶极恶的人,坏得毫无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衬托林心如的善良,标准的两分法。

  苏妈妈对每个人都施行了疯狂报复,近乎施虐狂。年华已逝的阿季好不容易献身中年日本商人,幻想给自己一条出路,她毫无道理地横刀夺爱;藏毒的小姐被她稍加威胁,缴获了毒品;有着苦难历史,做过妓女的花子,被她斥为土气,恶俗,不配在这里工作,应该回到乡下去当“狗”;连最无辜的大学生王爱莲,也被拍了照片寄给了王的母亲,让对方家庭关系破裂。

  至于闺蜜林心如,则更是她憎恨的对象,不仅要夺回对方帮她养育多年的孩子,还要把收缴来的毒品藏于林的家中,让她以藏毒罪被警方抓捕,简直是坏得丧心病狂。大概编剧也觉得这样的坏需要解释,结果用了拙劣的出身论,大意是她母亲就是邪恶的女性,她自己从小被继父性侵,导致了心理畸形,越是帮助她的人,越要恶意对待。

  这么奇特的坏,其实符合台剧一贯的伦理观,善恶分明,邪恶会遭报应。果然,苏妈妈因为作恶多端,被与她毫无利害纠葛的酒吧女花子一时冲动砸死了,算是某种“恶有恶报”的典型反映。

  我觉得这不仅是台剧的伦理,也是很多东方戏剧的伦理——本着观众很蠢的原理,一定要提供简明易懂的角色给大家,坏的就坏到底,善人则上天堂,把人性的复杂扔在一边,沉浸在伦理剧的甜蜜陷阱里。就像另一部轰动一时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样,开端的复杂性到了剧情中段变成了只剩下一个伦理问题,就是被害者的母亲到底原不原谅杀人凶手的家属——这个命题被放得无穷大,剩下值得讨论的空间就没有了。

  复杂性被配角做到

  两个主角,塑造得如同两位幼稚的女中学生,这个实在是浪费了剧情的复杂、布景的精美,以及众多配角的卖力演出。不过话说回来,配角的戏倒是复杂很多,也好看很多,尤其是第一季出来,很多人惊叹,表面是一起谋杀案,但写了一群女性的群像,还是很出彩的。

  让人觉得有意思的角色,首推酒吧的阿季和花子。阿季年老色衰,牙尖嘴利,但实际上这种性格是某种对命运的报复,镜头一转,到了她破败的家,年迈的父母对她充满恨意,又依赖她的照顾,几个人制造了一个充满恨的小世界,恨到粗鄙,恨到愚蠢。你看一个镜头就明白了,蓬头垢面的她起床,唯一迎接她的不是早餐,是一串谩骂,你觉得阿季的一切都可以原谅,赌博,赖账,失败得毫无意义。

  后面的一个情节也好,日本中年商人中村最早看上她,是因为她和中村的亡妻有点相似,但编剧并没有走庸俗路线,让两人有情感纠葛,而是让阿季迅速被抛弃,一点没有言情小说的陈词滥调。

  而花子的塑造也有出乎意料的地方。她出身海边渔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主妇,但命运显然选择了侮辱和伤害,让她成了妓女,之后又因为故意伤害自己的淫媒男友而入狱,以至于她出狱后,面对真实的感情也完全不敢接受。

  很喜欢林心如去花子老家寻找她的几场戏,渔村的小家里,墙上挂满了小时候的奖状,花子和父母吹牛说,自己在台北做酒代理,让林心如帮她隐瞒。两人并肩坐在沙发上吃饭,连张饭桌都没有,也可见这个家庭的寒酸,以及他们对花子的期盼。

  这还真是个我们熟悉的背景,不仅发生在台湾,也发生在内地的任何一个角落。花子最后发狂杀死苏妈妈的一场戏,连同她之前刺杀男友的戏穿插剪辑,让最温柔的她多了几分暴戾之色,也是好的设计。

  另两位酒吧小姐,一位为爱痴情,一位寻找成长之路,都与主流社会背离,有骄纵放浪的自我,也是以往的台剧里不太多见的角色。可惜太为剧情服务,少了一些闲笔,当然这也是商业电视剧的必须,闲笔不是必需品。

  吴慷仁扮演的林心如的对手、男版妈妈桑,风骚冶艳,一出场就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式风情,纯粹是演员的功劳;而护花使者杨佑宁到了剧集最后摇身一变,并不再是正义的化身,而是卖身投靠了黑社会保护伞警察局长,成为警局的新势力,黑白通吃,也是编剧的功力,让善恶对立之中,多了些灰色地带。

  其实整部剧里留下的灰暗之处并不少:遭受了社会各种侮辱、最终奋力反抗的女性成了杀人犯;两人明明相爱,却被各种不可解释的原因弄成不可能;有人用尽力量保护你,但是当你想拯救她的时候,完全无力。生命的无力感一再蔓延开来,角色伴随着这些无力感,有了成长空间,成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王恺)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