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奔向澄明宽广的时间河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7-07 10:26

  作者:鲁 敏

  写《金色河流》只用了3年,但留意、惦记并追踪这位虚构的主人公“有总”,由来已久。

  我早年有剪报的习惯,“有总”最早就出现在1995年前后的剪报里,那些关于白手起家发财致富的故事常常一发就是半个版,我有意无意间收集下不少。这个习惯一直延续着,渐渐变成电子版或链接地址的打包收藏。一年年看下来,“有总”们的故事也隐约有着阶段性:开始都是从无到有的艰辛创业,继而有了分野,特别厉害的,企业上了市、进一步壮大,也有在行业新陈代谢下改弦易张的,或者被风吹雨打淘洗掉乃至消失,能到下一阶段的,常会回归个人梦想,比如拥抱山水、深造读书,或是转型文化与精神追求等。最触动我的是第四个阶段,他们当中,做公益慈善多了起来,不只是新闻常见的助贫救灾那样的事情,还有更多民营企业家在默默地做这做那。比如跑到一个小镇,当地人会介绍,看到这家养老院没?某某公司出资盖的;看到这个状元榜没?小孩只要考上大学,某企业家都会资助,给他们发奖学金。有次我看到一处特别富有艺术气息与阅读氛围的县图书馆,一问,也受惠于企业家。是啊,“有总”们的故事此起彼伏、不断流传,让我有种越来越亲切、熟悉的感受。

鲁 敏(郭红松 绘)

鲁敏长篇小说《六人晚餐》瑞典语译本

鲁敏长篇小说《此情无法投递》泰语译本

《此情无法投递》塞尔维亚语译本

鲁敏意大利语中短篇小说集《剪刀,香柱,樟木》

  我所在的江浙一带,遍布大小不等的民营企业,几十年的深耕细作,撒豆成兵,各行各业的“有总”们,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规模的存在。2000年前后,我做邮电报记者时,曾采访过一位宜兴老板,他说外面大街上的每一部手机,几乎都和他生产的小小电子管有关。他朴素得惊人,多少年开一部很旧的红色普桑。他跟我讲早年挤公交车去谈业务,怕新西装挤皱,一路小心翼翼举着,下车再穿上。又回忆起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跟外商谈合同的笑话。他长年订阅《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并且善于从新闻和政策中寻找机遇。他身上有很多特色,是“有总”那一代创业者共有的。

  事实上,艺术家本身,也在享用着商业腾飞带来的速度、效率、技术和乐趣。比如我,作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长大和成熟,不论求学、工作、家庭,从乡村到县城到省城到京城,甚至走向海外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都十分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经济的极大进步与闪闪发亮的时代之光。我们有必要通过文学创作,将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5年前我偶然与宜兴老板重逢,年事已高的他讲到儿子辞职去读了考古方向的博士,对他胼手胝足打拼出来的家业完全没有兴趣。他脸上已有老年斑,摇头叹息自己苦心经营的创业史,已无人在意。他小心地诉说苦恼,怕不被理解,因为外人会觉得,不就是家产与生意嘛,那只是通往生活的物质途径罢了,但对他而言,这就是生活本身,是全部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次重逢让我想起最初的剪报,想起“有总”们在不同阶段的人生图景,他们一直都在我身边,步履不停地推动着经济齿轮日夜转动。我突然感到一种不断增强的回响与召唤,这一代创业者的背影正在远去,但留下了巨大的物质创造,万流归一,汇入大江大海,泽被子子孙孙。作为一个间接的,其实也是直接的受惠者,作为同代人,我应当写点什么,为所有这样的创造者及其所创造的一切。

  写作准备期的工作比较琐碎,除了走访接触,还有大量案头阅读:人物传记、回忆录、财经访谈、学术论文、合同文本、录像视频等。最有帮助的是近40年的大事记,诸如希望工程、深交所成立、修建高速公路、实行双休日、寻呼机退场等,与“有总”创业相关,也与所有人相关,并时不时唤起我的各种记忆。比如我上世纪90年代上夜校,总是在下班后,匆匆赶到灯火通明的阶梯大教室,同学里有散发消毒水味道的护士、衣服上带编号的车工、用记账本写笔记的出纳员,大家都有着那种共同的、朴素的奋斗感。那时的业余夜校是带有辅助与普惠意味的,在补充教育、知识建构、职业变迁上,可谓其怀阔哉、其功伟哉,那种鼓励与推动的力量,深深融入我们这一代人的血液,使得我们始终坚信,奋斗与努力,即是生活的正义。

  所以《金色河流》写的虽是物质创造与流转,但内核里,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同代人和在场者,感受到的一种激流勇进的时代情感与精神投射——这是写给一代人的。这话听起来太大,更准确点,应当是时间推动我这样写。是时间在凝望我、浇灌我、带领我。比如我早期的“东坝系列作品”,是来自我的乡村记忆。在南京生活多年后,就自然而然书写起都市灯火下的多元众生。因为对“林中另一条小径”的追索,有了长篇《奔月》。因父亲所在国企改制,我得以观察到两代大厂人的聚散离合与努力不弃,写了长篇《六人晚餐》。现在到了《金色河流》,这本书所呈现的社会广度,所涉及的命题与主题,远远超过以往,更打破和超越了我原有的写作经验和个体经验。我想,这也是岁岁年年的馈赠,是时间的舞步带我走到了这一片开阔地带。

  写到时间的馈赠,得说两句昆曲。《金色河流》里我还写了一条非物质的对照线,即昆曲。说也奇怪,我在年轻时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喜欢咿咿呀呀的戏曲,但随着年岁渐长和地域的熏染,祖先们的DNA最终还是在我身上神秘复活和延续下来。我至今记得15年前第一次在曲会上听到昆笛,真真惊为妙音!此后就开始跑小剧场看戏,并结识到“昆三代”“昆四代”的昆曲人,并在他们身上见证了那么多创新、质疑、遇冷、重生的故事。有次看石小梅和她的弟子们四代同台共演全本《白罗衫》,真是看得热泪盈眶。包括有一年冬夜大雪,名角儿柯军,站在风雪里迎接一位位观众……我也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了这样的感触:昆曲的创新和传承是经得起尝试也经得起失败的,哪怕观众听睡着了,那也是在昆曲里睡着了,是睡在600年里,打的是古老的瞌睡。

  我想“有总”是满意此书的。我写了一条曲折又生机勃勃的金色河流,伴随他一路奔腾的,是如何从无到有、披沙沥金,又如何结绳记事、流沙而忘,直至大善若水、而慈而爱,最终以馈赠为终章,在流水脉脉中,“有总”抵达了他的平静与清澈。

  (作者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