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国产青春片向阳而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7-15 09:25

  作者:陈晓红

  对于青春片来说,2022年是特别的一年。在不少影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原因调档、撤档的情况下,青春片却相对平稳,上半年至今有多部青春片上映,形式多样,表现突出。国产青春片在较短时间内的集束式放映,宛若多棱镜、万花筒,从多个侧面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青春片的气质与神韵。

  电影《过春天》

  电影《一点就到家》

  电影《你的婚礼》

  电影《七月与安生》

  整体表现可观

  青春总是伴随明媚灿烂的阳光,青春的诸多美好也常常被赋予青春影像。

  今年以来,青春片的身影在各档期处处可见,国产青春片的整体表现蔚为可观。2022年贺岁档,小成本青春片《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上演了充满温情的跨年爱情故事,对于社会生活有所思考,情感走向阳光明朗。《奇迹·笨小孩》曾在春节档引起热议,讲述了一名深圳青年直面困难的胆识和魄力,映照了年轻一代逐渐成长、勇挑家国重任的担当。同为春节档影片,《四海》里蔚蓝的天空、无边的海洋格外亮眼,小镇青年等青春元素的运用表现出浓郁的作者风格。“五一”档重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揣摩了青年人偏爱的心理愉悦方式,片中的纯美爱情伴随着青春物像,让观众重温了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的动情演绎……6月份高考结束后,《暗恋·橘生淮南》《一周的朋友》等多部青春片接连登上大银幕。《暗恋·橘生淮南》改编自广受喜爱的青春小说,对青年人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一周的朋友》改编自日本同名漫画,构思奇特,穿插其中的校园白衬衣、小纸条等青春元素勾起人们的回忆。其后的暑期档,也将有《一直一直都很喜欢你》《念念相忘》等多部青春片待发,让人回想起校园生活和总是念念不忘的那个人、那些人……

  青春片发轫于法国,后来在美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日本也成为固定的类型,具有成熟的青春叙事手段。如2021年在中国复映、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影片《情书》,其空寂的风格、淡雅的气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观众对青春片的感知。狭义地说,青春片的核心内容是对青年人成长过程中各种复杂经历的展现、引导。从主题和取材上看,青春片从前期侧重表现“怀旧”到目前侧重“蜕变”,更多地表达了年轻人在初入社会、渴望实现抱负和得到社会认同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其总体风格清新淳朴,色彩趋向光鲜明艳,与其他电影类型相比,青春片自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氛围。

  呈现自身特色

  2010年前后,受到台湾地区一些青春片的影响,国产青春片从儿童电影、爱情电影甚至喜剧电影中分化出来,迅猛发展,连年涌现,层出不穷。目前,国产青春片的影像表达已经跳出以往形成的固定模式,结合自身优长,呈现出一定特色。

  近年来国产青春片火热的生产和上映现象背后,是这一类型的独特优势。相对而言,青春片更容易以中小制作成本获得较高的票房收益,所谓“以小搏大”,无特效、无视觉奇观也能快速得到各方青睐;其故事主角大都是15岁至30岁的青少年,这也正是国产电影的主要观影人群。既可以产生较大社会反响,又可以带来较高票房,所以青春片的发展不断被推动,国产青春片已经成为创作数量较多而且相对稳定的片种。

  就近年来上映的国产青春片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谁的青春不迷茫》《最好的我们》《你的婚礼》等为代表,比较符合青春片类型特征,一般选取校园恋情、初入社会的无助感、成年人的回忆、怀想等为题材,校服、操场和明媚耀眼的阳光是标志性场景,有一定的现实关注,重视欢快灵动气氛的营造,虽然总体而言制作方面有待完善,但票房常常令人惊喜;另一种如《七月与安生》《狗十三》《过春天》《少年的你》《一点就到家》《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等,这些影片不囿于类型电影窠臼,从不同侧面反映青年人的现实困境与情感需求,更具有艺术电影观照现实的特质。

  国产青春片的流行演变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也历经回环反复的发展过程。早期质量良莠不齐,带有对海外青春片的模仿痕迹,也有一些程式化现象。近年来,国产青春片越来越注重反映青年人的忧愁烦恼和生活的跌宕起伏,反映青年群体面临社会变化时的感悟,注重个体与家庭的温情交流,带有明显的社会发展烙印。

  致力求新求变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勃兴,全球电影业态、格局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也促使主流观众群体更趋于年轻化。“网生代”对电影题材的选择和偏爱,也使青春片的影像表达更注重创新性,创作热点更多地聚焦青春、爱情、喜剧、动作等类型和题材,国产青春片的源流也从原创、青春文学作品向网络文学、漫改、科幻、视频等“网生”作品延展。

  与上述状况直接呼应,电影生产、改编、翻拍、化用等制作和流通的跨国、跨地区合作更加频繁、紧密,主创人员凭借跨界、跨国作品以及类型元素的转化、杂糅重塑作品样态,青春片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活跃,其灵活应变以及“国际性”倾向日益显露。

  应该看到,国产青春片的优势和特色还需要进一步突出,加强原创性,对作品精研细磨,在呈现青年人情感起承转合的复杂层次时,需要创作者有超脱的审美意趣表达,更着意于描摹点滴的生活细节,解构爱情内涵时也应更富于表现力。

  近年来,日本、泰国、韩国的一些青春片依托东方传统文化和亚洲情感模式讲述故事,诸多佳作相继登上银幕,也有一部分引进到国内放映,给业内外人士带来惊喜和启迪。国产青春片尽管依然有些许稚嫩青涩,但是一直在求新求变。相信随着青春片数量的增长和海内外合作不断加深,国产青春片的创作发展前景也将更为宽阔。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铁军:AI重塑电影未来

  • 在社会加速运行背景下,如何重构消亡的北漂爱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