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狂人日记》:缓慢建构的崇高美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狂人日记》:缓慢建构的崇高美学

来源:北京日报2022-07-22 11:04

  作者:张冲

  2022年7月,第五届老舍戏剧节的闭幕大戏——波兰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的《狂人日记》上演。陆帕将鲁迅写于1918年的日记者“狂人”塑造成了具有更加鲜明特征的打破铁屋子的“觉醒者”“尼采主义者”和追求绝对自由的“地下室人”(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短篇小说与话剧《狂人日记》都完成了伟大文学作品与哲学思想的中西跨界与融合,这是现代主义作家鲁迅和导演陆帕了不起的地方。

  觉醒者:剧场中的“狂人”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谈到了令人窒息致死的“铁屋子”,是让人们在“昏睡时入死”,还是“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来撼动这代表父权权威秩序的“铁屋子”?做从柏拉图洞穴中跑出的人,认清世界本质,成为反抗者,还是醉生梦死,做宁肯相信“眼见为实”的老好人?这是关乎“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狂人”们是独立思考的人与充满理性认知的觉醒者,面对“铁屋子”的荒诞、痛苦与绝望,他们不是孱弱无能的,而是英勇的,“狂人”们会说:“你们意欲取消痛苦,而我们呢,我们似乎更愿意让痛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猛烈些!世界的实质不可以被遮蔽、不可以被虚伪地隐藏起来;如果在生命的深渊中存在着某些可怕的东西,那么‘求真的激情’就会命令我们去把真相揭露出来。”(尼采:《道德的谱系》)狂人是觉醒者与启蒙者。二十世纪初期国人的存在状况,令新文化运动中的“狂人”们担忧,被世人视为“大逆不道”“神经病”“疯子”,但却是“离真理更近的人”。

  话剧《狂人日记》中的赵贵翁以“道德”捍卫家的口吻,高高在上地审判“狂人”,说他“见着我的时候从来不主动地和我打招呼,把脸转到一边去,好像根本就不认识我。不尊重年龄比你大和等级比你高的人,就是最大的罪,骄傲和邪恶的罪,是大恶人,应该被善良的人杀掉!”赵贵翁此处建构的“善恶道德谱系”与尼采从语源学考古上发现的“善恶道德谱系”如出一辙,它以狡诈和阴险的方式置换了古朴贵族道德的“好坏评判标准”。导演陆帕除了杂糅鲁迅的多部作品,还对道德谱系及人的审判权进行了质疑,“狂人”质问他哥哥:“你们有什么权力审判别人?”“为了杀人。”赵贵翁、哥哥及冬烘先生们可以运用满纸的“仁义道德”,将天性羞涩善良的“水生”们审判为“大恶人”,将其杀死,食其心肺。而“狂人”在清醒的认知中不被假仁假德蒙蔽,在呐喊中指出了赵贵翁、哥哥们“吃人”的事实与本质。

  重归荒野:肯定自然形成的良知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八章》里论述了“道”与“礼”不能本末倒置:“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所确立起来的“礼”秩序,被千余年后的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反思、抨击与颠覆。在《狂人日记》中,“狂人”从“‘仁义道德’后面的字缝里看出字来了,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因此“狂人”从怀疑和质问开始,采取非此即彼的行动。他让哥哥听清楚自己的思想,面对无处不在的规训,他是清醒者和战士,他说他“不会自杀”,他以大笑直接面对世界的荒诞,直接大声向“每一个人都在找别人报仇”的“怨恨”和“窃窃私语”者大声呐喊:“你告诉我!”

  在话剧《狂人日记》里,“狂人”对无用的“月亮”吟诵、爱护“小昆虫”,暗示他尊重生命,肯定自然形成的事物,也是他重新认识“主人道德”的开端。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狂人”在肯定“自然形成的良知、动物性及本能欲求”时,如尼采一样呼唤重归荒野。但此种重归不是从“世俗世界”向“动物世界”的简单回归,而是从“世俗世界”向更高层级的“神圣世界”提高与升华,是在摧毁中完成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其必备的要素就是理性的认知与“地下室人”般的自由精神。

  “地下室人”:狂喜的崇高感

  话剧《狂人日记》开篇生成了浓厚而有中国韵味的“缓慢”氛围,但“狂人”在绵延中瞬息万变,他静坐着、沉默着、移动着、扑向灵动的昆虫……时间在空间中被明显地感觉到了,是生命体验和实际的触觉。伴随“狂人”的表述,词句中的事物缓缓地被想象建构出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在“狂人”的台词中,空的空间中,树木、花朵、月亮与昆虫被一一指称,似乎都可以被看见。导演陆帕给“狂人”在此种氛围内设计出的第一个动作,在“无用”的漫长与缓慢中,抓住了观众——观众感觉到了时间、空间与存在,进入“狂人”的角色,“狂人”的一举一动皆牵动观众的心弦,与他一起体会自然的分外爽快、人类的痛苦、大笑的叛逆以及最后雷霆万钧般的摧毁,在“狂人”跌宕起伏的“艺术修行”和“完全行为”中,既收获了素朴的思考,又感觉到了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精神践行。

  《狂人日记》舞台上弥漫的音乐与电影《都灵之马》(2011年,贝拉·塔尔导演)里的相似,一股低沉与凝重的气氛胶着着,无限绵延地涌动生成着,低沉的中低音音乐营造了一种灵韵,看起来似乎那么不重要又那么重要。“狂人”从沉默和安静中走来,看似羸弱、病态,却突转成雷霆万钧般的震撼,足以震碎“铁屋子”和弥漫的黑暗,带来“狂喜”的崇高感,如劈毁一切的闪电,发出呐喊,以头撞墙——撞“二二得四”的铁律之墙,实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狂人”此刻的身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地下室人”,也犹如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虽然物质是匮乏的,但精神是自由的、绝对的与有深度的。他不愿生活在定见与确定性里,而更愿意生活在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世界中,因为他是叛逆的觉醒者、可以摧毁一切的“金发野兽”以及自由的“地下室人”。(张冲)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典林:用轻盈的方式讲述厚重的历史

  • 《在人间》:形式狂欢下的叙事崩塌与共鸣消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