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影《隐入尘烟》:大地上的精神之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电影《隐入尘烟》:大地上的精神之光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2-08-02 10:44

  作者:付少武

  大地生养万物,任它繁华,由它沧桑,最终收留一切,隐入尘烟,但有些并不如尘,也不似烟。电影《隐入尘烟》就是这样,它在时代变迁中试图留住农耕文明之光,留住受难者的精神之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力量。

  片中主角马有铁与曹贵英是西北农村的“弃儿”,一个是老实木讷、年近半百的光棍,一个是手抖脚瘸、常常小便失禁的“瘟神”,两个被遗弃的人,被撮合到一起。他们相濡以沫,抵御苦难,忠于善良,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正当生活越来越向好时,命运无常,贵英意外溺水而亡,有铁抛家弃地而去。

  苦难是高贵者的试金石

  马有铁与曹贵英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苦难面前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首先是惊人的贫困。他们衣食无着,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贵英遮盖尿湿裤子的大衣是借款购置的;时常饥肠辘辘,每顿能啃上馍馍已是万幸;就连遮风挡雨的房子也没有,只好四处借住闲置危房,屡次搬迁,居无定所。唯一的财产就是那头任劳任怨的驴子,一直帮他们干活谋生。

  其次是繁重的劳作。为能养活自己,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辛苦地耕耘,犁地、除草、播种、灌溉、收割、脱粒,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原始的铁犁驴耕,都要人畜并用,全力以赴……尤其是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里,他们为了保护盖房用的土坯,奋不顾身地加盖雨布,两人一次次跌倒在地上,浑身沾满泥浆,直到躺在泥汤汤的地上站不起身来。

  最后还有邻人的冷落鄙视。贵英因疾不能生育,可喜爱孩子的母性没有泯灭。她见到村头的孩子,自然俯下身来嘘寒问暖,但家长马上拉着孩子逃之夭夭,简直像逃避瘟疫一样。贵英随有铁到邻居家看电视,离开时身不由己尿湿裤子,也尿湿了凳子,招致人家一顿嫌弃。有铁匆忙掏出纸巾擦拭,但无言的尿渍成为他们怎么也洗刷不净的耻辱。

  面对苦难,与其唉声叹气、自甘堕落,不如临难不恐、爬坡迈坎。有铁与贵英从麦子里看到自己,坦然接受人生的境遇:“对镰,麦子能说什么?对来啄食它的麻雀,麦子能说什么?对磨,麦子能说什么?如果它有幸成为了种子,麦子又能说什么?啥人有啥人的命数,麦子也一样,还是到夏天,被割掉了。”他们逆来顺受,苦中作乐,不断磨炼意志,勤奋地用双手耕耘土地、饲养家禽、抟土造屋,相信阳光终有一天会照到自己身上。

  卑微者蕴藏着善良

  有铁和贵英在世人眼里素有无法治愈的痼疾,常被冷落鄙视厌恶,但他们内心依然有善,仍会凭着纯粹的本能去呵护更加弱小的生命。小时候村里有个疯子,十个孩子里有九个都冲他扔石头,贵英给他一个馍,被家里人打得好几天下不来床。有铁不小心从河里舀上蝌蚪时,会小心翼翼地再捧回溪里。他在推土机即将开拆房子时,急忙撵走檐下还在窝里的雏燕,等自己盖好新房,又觉得燕子认窝,把旧房的燕子窝捡回来,安置在屋檐下面。他喝汤面的时候,忍不住挑出几根面条,怜惜地喂给鸡吃。他视毛驴为伴,慷慨地喂它苞米棒子,最终家散人去之时,特地把它牵到野外,放生这个像自己一样唯命是从的伙伴。

  马有铁信奉“一码归一码”的人生准则,他不计较别人欠他的,却不允许自己欠别人的,人格里始终隐藏着尊严和高贵。在张永福急需“熊猫血”续命的时候,马有铁毅然无偿献血,即便整天劳动、营养缺乏,仍一次又一次进城输血,只盼着张永福早日康复,他儿子能结清村里人的欠款。张永福的儿子为感谢他,替贵英买了两件大衣,但他坚持说这是借的,等秋后结算粮食收成时,让其当面扣掉费用。他会把赊欠的种子、肥料的账单都记在日历上,等卖掉粮食后立马还上。他买芨芨草造房子时,主人只要偿还一袋半土豆就行,但他承诺要还两袋,及至秋收后去答谢,主人不在,照样在空无一人的草场小屋前,留下两袋土豆。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不分富有与贫穷,但穷人的善良往往经受着经济的考验,受制于政治文化层面的约束,更加来之不易。有铁和贵英坚守心中的道德自律,他们做人诚实,待人诚恳,守约有信,并把这种发自内心的善良推己及人及物,更加具有人性人情人味,不仅是受人尊重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典范。

  渺小的生命也有相爱的权利

  马有铁与曹贵英两个被世界嫌弃的人将就到一起,他们开始时别扭冷淡,进而默默忍受,容纳对方,慢慢地在迁徙流浪中理解,在田间地头中劳作,在忙于一日三餐的生计中牵肠挂肚,不离不弃,相互拯救,不知不觉闪现出爱的光芒。有铁与贵英凑合着结婚了,墙上贴着大红的“囍”字,每一次搬家都会把那个“囍”字带上。有铁贴“囍”字,总要贵英看看高低,直到贴得平整端正为止。有铁冬天进城拉东西,很晚才回来,贵英在村头提着手电筒,蜷缩着身子等候,怀里还焐着一瓶热水,那瓶水冷了三回,热了三回,只为他在寒冬里喝上一口热水。他虽然埋怨她不该天冷在此久等,但接过热水瓶,喝上一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忍不住握住她不停颤抖的手。他们借邻居10个鸡蛋,装进镂空的箱子里,点上电灯,孵出小鸡。他宽慰着不能生育的她,说这些小鸡没有妈妈,出生后看见谁,谁就是妈妈。鸡长大,下了鸡蛋,有铁舍不得吃,让生病的贵英第一次吃上了自家鸡下的蛋。

  马有铁与曹贵英的爱情不是建立在生育的基础上,而是基于他们对大地的深情,对生命的热爱:“啥不是土里生的,啥不是土里长的。土壤不嫌弃咱,咱还嫌弃它啥?”他们满腔热情地爱着土地,一起耕地,播种麦苗,播下生活的希望,播下爱情的种子。他在前面吆喝赶驴,她坐在犁车上耙地;他在松土,她在除草;他在收割金黄的麦子,她紧跟后面捡拾拉下的麦穗;他用驴车运送麦子,她坐在驴车上压麦;他在空地上晒麦碾麦,她把没晒到碾到的麦子拢过来;他去脱粒打面,她和面做馍……艰苦的劳动让他们的心挨得越来越近,爱情的花朵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绽放。在麦秸堆旁,他们将麦粒拼成一朵花瓣的模样,按压在彼此手背上,一朵梅花便“种”在爱人的心里:“我给你种了个花儿,做了个记号,你跑到哪里都丢不掉了。”在夏天的夜里,两人睡在亲手搭建的屋顶上,有铁担心贵英翻滚下去,就用一根裤腰带把她与自己系在一起:“我把你拴住些吧,别睡到半夜滚下房顶去了。”有铁望着丰收的麦子,笑着允诺贵英以后再不用忍饥挨饿,可以放开吃了,她莞尔一笑说,人再怎么吃,也只有一个肚子呀。

  住进新盖的房子后,贵英发烧了,在给有铁送饭的途中,不小心晕倒掉进水沟里。有铁奋不顾身跳下去,高高地托起她的身躯,但为时已晚……贵英的意外去世幻灭了马有铁对未来的希望,终结了农耕时代爱情的甜蜜走向。有人劝他:“你不要太伤心,你现在房子、粮食都有了,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但无所归依的马有铁旋即卖掉粮食,还清债务,推倒遮风挡雨的土房,从此隐入尘烟。

  一切来自于尘土,又终将归入尘土。土里从无到有,会长出庄稼、房子类的物质,也会长出思想、情感类的精神……等它们蓬勃发展,生生不息,又会一波三折地从高潮中跌落,回到更高的起点,重新开始循环往复的运动。无数个马有铁、曹贵英吃苦耐劳,挣扎奋斗,如大地般善良,如麦子般质朴,虽然悲怆的生活里仅存着微弱的幸福,瞬间即被雨打风吹去,但仍然满怀着高贵的人格,点燃了爱,点燃了希望和诚信的火光。

  作为一个从苍凉的土地里长出来的故事,电影《隐入尘烟》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代言,为逐渐遁去的农耕文明悲悯,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诉说。它让人们从中看到弱者活过痛过爱过的痕迹,领悟到受难者精神的光芒。

  (作者系江苏省文联艺术部主任、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