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七人乐队》才不是挽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七人乐队》才不是挽歌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8-05 09:21

  作者:李勤余

  哀怨凄婉的音乐,细腻忧伤的风格,追念往事的主题……看了《七人乐队》的预告片,眼中满是已经渐渐远去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曾经风华正茂的香港电影代表人物。

  与本片有关的各种新闻也自带感伤的气息。本来《七人乐队》该有第八位导演,但吴宇森因为身体原因被迫退出,目前他正在与病魔斗争;林岭东导演还没等到电影上映就已经去世,本片成了他的遗作;七位导演全程用胶片进行拍摄,目的,当然是为了向过去的峥嵘岁月致敬。

  莫非,本片真如某些人所言,是写给香港电影的挽歌?

  事实并非如此。别看《七人乐队》的七位导演都不再年轻,但他们的创作力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减退,灵光乍现之间,香港电影的特殊魅力尽显无疑。不仅如此,本片还让导演们回归初心,拍出了久违的先锋感、实验感。

  和票房成绩一路飙升的《独行月球》相比,本片的商业前景恐怕不容乐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静下心来,感受一下香港新浪潮电影时期的浪漫,品味“菲林电影”独有的质感。香港电影也许不再辉煌,但它依然顽强地“活着”。

  香港导演们坚守的精神符号

  在《七人乐队》的七部短片里,最晦涩难懂的无疑是谭家明的《别夜》。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女方一家要移民海外,一对恋人不得不承受离别之苦。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被导演赋予极为复杂、丰富的隐喻——是这对青年男女在为找不到精神归宿而痛苦?还是他们正在为无法做出选择而纠结?

  如何解读其中意蕴,未必有一个标准答案。但令人欣喜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谭家明从未放弃“虐恋情深”的主题,一如他早年的《杀手蝴蝶梦》《爱杀》。尽管这部短片对观众来说并不友好,但恰恰说明,《七人乐队》绝非一部应景之作——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香港导演们始终在坚守自己的精神符号。

  这一点也体现在许鞍华的《校长》和杜琪峰的《遍地黄金》里。前者平淡、克制的叙述会让人联想到《桃姐》《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等电影,虽然故事几乎连一点波澜都没有,但导演还是在不动声色之中呈现了香港特有的人情味。

  后者更是惊喜。在篇幅和场景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杜琪峰竟然依靠三位人物的对话就营造出了惊心动魄的气氛和意想不到的转折。而短片的主题更是耐人寻味——在飞来横财的诱惑下,人们还能不能保持初心?尤其是还有没有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这不就是《夺命金》的复刻版?这些短片不光证明导演本人宝刀未老,还说明香港电影里的经典母题放在今天,依然可以常讲常新,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就拿洪金宝的《练功》来说,影片的显性内容非常简单,简单到让观众有了戛然而止的感觉。但身为功夫巨星的导演只讲年少时的一段练功往事,而不讲成名后的辉煌传奇显然是有深意的——在看得见的成功背后,总有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这不就是香港的“狮子山精神”么?尽管略显俗套,但这个主题不会过时,仍能触动观众的心。或许,这正是《七人乐队》继续坚守香港电影精神符号的意义所在。

  香港电影与时代的对话

  《七人乐队》不可避免地带有“怀旧”的标签,也会把镜头不自觉地对准已然逝去的记忆。但是,导演们没有沉溺在感伤的情绪里,反而用豁达和积极的态度展开与时代的对话,展望香港电影的未来。

  林岭东的《迷路》没有了枪林弹雨和兄弟情义,但不变的是他对香港真挚的情感。导演没有回避时代变迁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冲击。任达华饰演的父亲在香港街头迷路时,竟然是一位说普通话的路人为他指路;父亲不知道路该怎么走的时候,儿子给他发来的定位竟然是在微信上。这些十分明显的细节配合任达华手中的相机和老照片,要表达的当然是香港的“变”。

  但林岭东并不认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存续是一对无法化解的矛盾。对待儿子和其朋友们的“新潮”,他的回应很开明:“年轻人,将来是你们的世界,由你们做主。”短片中的车祸来得很突兀,但也引出了父子两代人对生活真谛的共同感悟:幸福的生活,本来就很简单。在短片里反复出现的渔村或许就是导演的隐喻——尽管一切都在变,但只要香港人在乎家庭和亲情的传统还在,就不必惧怕未知的未来。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袁和平的《回归》。短片没有正面描写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反倒花大力气去描写祖孙之间的深情。最后,孙女愿意向爷爷学习传统功夫,爷爷也承认了汉堡的美味,终于穿起了夏威夷花衬衫。看到这里,才明白八爷的用意——有差异不可怕,重要的是学会互相理解。一家人如此,香港电影也不例外——没必要过度感慨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这个时代。正如《迷路》里的任达华念叨着的,“不发展又怎会有进步呢?”

  徐老怪的《深度对话》确实够“怪”,天马行空到了偏题的地步。但他的洒脱和飘逸,也不失为对香港电影最好的祝福——谁在看,谁又在被看,我们或许本来就分不清,就好像电影该怎么拍,谁又能说得清?站在医院窗外的徐克和许鞍华正在用插科打诨提醒我们:香港电影的未来,不需要由谁来杞人忧天。在戏谑和欢乐的气氛中,《七人乐队》也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谁来接班“七人乐队”?

  如果说七位导演对香港电影的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那么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还是会让人产生一丝忧虑:谁能来接班“七人乐队”这一代电影人?

  七部短片里,最出彩的几位角色,无一不是由香港老演员担纲的。元华不靠功夫也能把一个爷爷的慈祥表现得淋漓尽致;吴镇宇演的校长会把最深沉的情感藏到深夜;更不用说张达明出场不过几分钟就让人过目难忘……

  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演员的集体拉跨。《迷路》里,饰演儿子的演员根本接不上龚慈恩和任达华的戏,成了实打实的背景板;谭家明的《别夜》很有点《花样年华》的味道,但两位主演生硬的表演实在很难和梁朝伟、张曼玉相提并论。

  想到不久前上映的《神探大战》,担纲主演的还是刘青云;之后上映的《明日战记》,也还是古天乐和刘青云那两张熟面孔。这两年,港片阵容的审美疲劳可谓有目共睹。不能说香港电影没有新一代人才,《浊水漂流》的导演李骏硕、《金都》的导演黄绮琳,都让人眼前一亮。但不得不承认,后来者和他们的前辈之间,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七人乐队”们共同书写的传奇,将永远铭刻在香港电影史里,但他们终究会潇洒转身、退出江湖,那么,之后的故事该如何续写,又由谁来续写,我们都在期待着答案。(李勤余)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