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追忆似谁的年华

来源:文艺报2022-08-10 09:27

  作者:唐 伟

  如果不从头至尾看完全书,我也许会简单地认为,《北风南枝》无非是我那同门不同代的师兄刘一秀回顾他这些年来“行过的千山万水,走遍的大江南北”留下的纸上印记而已——少时省城求学,青年南下深圳,从北上广深到纽约芝加哥,跨越山河、远渡重洋,当然其中更多还是他无数个夜晚在东北遥望家乡皖南的心绪和情思。

  而当我读罢全书的时候,好像被一种难以莫名的情绪所笼罩,这情绪挥之不去,却又真的“不明觉厉”。在修辞的意义上,一秀师兄坦承《北风南枝》是“写着玩,消磨时光的,没作其他非分想”,就篇章布局来说,作者也自称“没那些斯文讲究”。而事实上,作为科班出身的文学博士、曾经的《万卷》主编,他的文笔借《北风南枝》序者所言“真龙归藏,九星流转”其实并不为过。

  但我清楚地知道,将我所淹没的这股情绪,绝非该书的文字功夫所致,更不是因作者跟我是亲师兄弟关系而起。我在想,书中这些《逃学》《夜奔》《拉架》《寻钓》的追忆,那些讲述《小渔船的老板娘》《洗澡的胖子》《滴滴司机》的故事,以及不断闪现的《猫狗》《猪蹄》《卤鸭》《宵夜》,怎么就让我掩卷深思了呢?是我为赋新词强说愁,故作深沉?真没那个必要。

  一秀师兄是“60后”,我是“80后”,他籍贯皖南,我老家湘南。他在书中回忆的安徽农村往事,于我可以说是既陌生也熟悉,陌生是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熟悉则是源于似曾相识的异代同感。我们都亲身经历了南方农村的贫穷落后,也都经由高考考上师范大学,一定程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如今他在盛京执掌一家人文社科出版社,而我则在北京打拼。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异乡人。

  《北风南枝》念家乡,忆故人,叙往事,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回忆本身也是一种极具仪式意味的抵抗,它既是一种对乡愁的肯认,实际也是明知已经回不去的告别。换句话说,一个异乡人对生活的期许,渐渐自觉不自觉地演变成在此地的扎根,回忆故乡也即是告别故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北风南枝》触及到这个时代最大的隐痛,有着数以亿万计的人,都再也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乡村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告别故乡之后的无家可归,几乎成了所有进城者的一种宿命。毫不夸张地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城乡面貌,改变了包括一秀师兄和我在内的无数农家子弟的命运。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经历,都有构成微型时代精神史个案的可能,也不是任何一个离乡者都能获得异乡人的情感共鸣,这既需要个人的经历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同时也需要个人成长经历裹挟时代精神的症候。而从读研时候的美学热,到择业时的深圳热,一秀师兄是典型的“追着时代跑”,从七八十年代跑到新世纪,从安徽农村跑进东北城里,他一直奔跑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至此,我们再回到《北风南枝》所呈现的内容,那些很多看似零散的“追忆”和“故事”之间,以及在书中所载的“人间烟火”和“历史典故”之间,也就有了内在的隐秘勾连和整全的总体意味。比如,他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进城者,对现代城市那种与生俱来的欲迎还拒:“来往的车,都一律闭着窗,像他们紧绷着的精薄刻薄的唇,没人拿正眼瞅你片刻,哪怕是乜斜”,这种农村人进城之后仍保有的近乎顽固的敏感和自尊,与其说是一种外乡人如影相随的漂泊感所致,还不如说是以城市化为表征的现代化所落下的心理后遗症。这就跟他在东北看见连片的玉米地,“正好有微风拂过,掠动繁茂宽大肥厚的玉米叶,发出轻轻的响动,仿佛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揉搓满是老茧的粗粝的大手。这声响,渐次传开去,成哗哗哗的浪涌浪奔的阵势,冲天而起。眼里,就有些冲动,止不住咸热的泪,不老实地流出来,不由自主地顺着眼角淌下来”,实际是一体两面。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造就了无数像一秀师兄这样成功走出家乡的异乡人,他们都分享着“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同一情感结构。

  称《北风南枝》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备忘录,并不是刻意以时代奔跑者的身份来为作者托大,在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著者那种经常性的顾左右而言他。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钓鱼,却引来其关于东北文化的敏锐洞察:“气候改变或决定历史。而首先改变的,是人。但凡外地来东北的,再生猛神威的主,日子一久,就无师自通地乖乖袖手猫起来,开始打蔫,懈怠散漫,沉迷于催情的火炕与暧昧的暖气,提不起精气神实在郁闷得寡淡,于是,嗑毛嗑,玩纸牌,搓麻将,侃大山,哼小曲,吹唢呐,扭秧歌,唱二人转,大锅炖酸菜,盘腿炕桌喝大酒。室外隆冬,屋里串烟,于苦寒之境,自得乐融融,可谓慵懒的自由。”而即便是一次口腹之欲,著者通过“铁锅炖大鹅”和“蜜汁烧鹅”的对比,竟然也能附会出对经济发展的独到思考。与其说这种旁逸斜出是一种不符常理的逻辑跳跃,不如说是其惯有思维模式的一种显形,它在提示我们著者作为一个生活观察者和时代思考者的角色常态。而这种思维模式的深浅对错我们姑且不说,至少从他和他遭遇的那些引车卖浆者流或密或疏的故事中看到,从他和他几十年都难以忘怀的师朋亲友的交往中看到,这个已然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外省人,其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依然不脱乡土中国的那种仁义底色。

  当然,一秀师兄或许并没有以个人经历来呈现微观时代史的自觉和雄心,但当著者真诚地把“私密个人的经历”和盘托出时,一个时代的回响竟不期然变得有迹可循。他回不去他的家乡,我也回不去我的家乡,或许,你也是吧。(唐 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