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部摹写当代学人风仪与襟抱的用功之作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一部摹写当代学人风仪与襟抱的用功之作

来源:北京日报2022-08-23 10:21

  作者:张鹏禹

  在文学报道领域,舒晋瑜的名字是一块响亮的招牌。宁宗一说他会不由自主地追随舒晋瑜的名字阅读,刘庆邦评价她是“作家的知音”。的确,从业二十多年来,舒晋瑜坚守在文学现场,与作家、诗人、学者交心,同时又如猫头鹰般冷静而敏锐地洞察着文坛冷暖,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特写、深度访谈和新闻报道。继《深度对话茅奖作家》《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后,她又把视线从作家延展到学者这一更具写作难度的对象上,描摹还原出周有光、马识途、钱谷融、许渊冲等29位名家大家的人生旅痕、思想历程与文化情怀,结集成《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下称“《风骨》”),为读者留下了一份人文精神的珍贵记录。

  《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舒晋瑜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写人难,写学者、作家更难。舒晋瑜面临的挑战有三:他们的著述体大思精,如何理清其中脉络,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呈现?除了早年的曲折经历,他们的生活多是静态的书斋求索,如何写得生动可感?不同于对话体的你来我往,作为单篇文章,人、事、思想、情怀等如何在叙述中有机呈现,让各种要素如盐入水?这些都考验着作者的叙事艺术。

  在《风骨》中,舒晋瑜通过精准地点题、巧妙地设置篇章体例、合理地剪裁写作素材,克服了这些困难。拿到书后翻看目录,一眼可见的不仅是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字,更有名字后舒晋瑜颇费思量的标题。如“我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写出了百岁老人周有光“苟日新,日日新”的特点;“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写出了马识途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战士;“即使像蚂蚁爬,也要写下去”,凸显宗璞对写作《野葫芦引》的执著不弃;“全天候的诗歌爱好者和习作者”,强调邵燕祥与诗歌的须臾不可分离;“‘大侠’的精神世界”,点出学者严家炎治学与为人的侠气……作者没有从写作对象的学术成就和创作实绩入手,而是从他们的性格特质和精神气质入手,这就把离普通人颇有距离的名家大家拉到了读者面前。

  在每一章开头,作者用采访手记的形式记叙了自己与采访对象的交往,并以第一视角呈现出对其特质的观察。如在“草婴:像小草,更像战士”一章的采访手记中,舒晋瑜写2015年8月自己冒雨到上海华东医院看望草婴:“他正熟睡,面容苍白平静。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握住老人露在薄被外的双手。正是这双手,自1942年起陆续为中国读者介绍了众多苏俄作品,从肖洛霍夫到托尔斯泰,这双手,为中国读者推开了俄罗斯文学的窗户。”短短几句话,勾勒出时间的景深,一位饱经沧桑的俄罗斯文学盗火者的形象呼之欲出。又如“任溶溶:我生下来应该是干这一行的”一章中,作者写她有一次见到任溶溶,老人竟和自己说了一句韩语,原来是在商店看到韩国点心,想知道上面的韩文怎么回事,便学起了韩文。“他就是这么一个任何时候都充满好奇、充满兴趣的率真的人。”作者通过一件小事,写出了儿童文学大家任溶溶的“童真”,而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让他得以在漫长的岁月中,葆有对孩子赤诚的爱。《风骨》中涉及的主人公有29位,如何执牛耳而抓要害,写出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舒晋瑜恐怕是受到《世说新语》的启发。书中记载,人问顾恺之,为何画人不点睛?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而章节的标题和采访手记,正是《风骨》一书的点睛之笔。

  在编织素材和记述行文上,舒晋瑜做到了三重“互见”,一是同异互见,二是文史互见,三是生熟互见。所谓“同异互见”,是说书中人物的刻画摹写是于同中见异,于异中见同。譬如都是写翻译家,许渊冲、草婴、任溶溶、屠岸等人,在作者笔下,既有个性,又有相同的一面。许渊冲的特点是追求极致、有个性,对自己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三化”(深化、浅化、等化)翻译原则笃信终身;草婴的特点是经历坎坷,富于人道主义情怀,强调对译作中的人物饱含感情;任溶溶的特点是谦逊平和,觉得“自己是代替外国人用中国话讲他要讲的故事”;屠岸的特点是强调不同批评观的碰撞阐发,要有“闻过则喜”的精神。但他们又都以真善美为最高的价值追求,都把翻译作为自己的终身志业,都秉持独立之精神,有着共同的知识分子气质。

  在讲述书中人物的生活史、学术史、创作史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穿插一段历史史实,时而引用一段传主原话,时而穿插一段轶闻趣事,时而点缀一段亲历见闻,既有历史还原,又有散文、小说之笔法,具有一般人物特写所没有的文学性,可视作“文史互见”。譬如写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如何养成“听其自然”的性格,作者回溯到人物少时在贵州大学所在地花溪山环水抱的生活,“父亲买了一小片地,就地取材,依山傍水,用青石和松木在高高的石基上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房子,走下七层台阶,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周围镶着石板小路,路和草地之间,是一圈色彩鲜艳的蝴蝶花和落地梅。”之所以要言不烦地用散文笔法描写乐黛云的成长环境,显然与她在这里接受了最初的文学启蒙有关。再如写“改革文学”的旗手蒋子龙,作者并未平铺直叙,从他的少年时代讲起,而是如异峰突起般上来先讲了1975年《机电局长的一天》发表后遭遇的“检查风波”,蒋子龙固持己见的“硬骨头”风格如溢目前。还有写马识途接受美洲华人作家协会为其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时,竟然说自己的一生没有什么终身成就,只有终身遗憾。原来,作者先抑后扬,这遗憾正是作家一直忙于革命、建设,而罕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

  《风骨》中收录的名家大家,多是读者如雷贯耳的大人物,很多都在报刊网络中高频率出现过,如何于熟悉中见陌生,考验作者的功力;而对于那些默默求索,社会知名度并没那么高的人物,又要于陌生中见熟悉。这重“生熟互见”也是舒晋瑜的叙事特色之一。譬如冯其庸是著名红学家,主持《红楼梦》的校注工作,新校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畅销几十年。读者印象里,冯是以红学家名世,但舒晋瑜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挖掘了他在考证玄奘东归古道、多次深入甘肃和新疆的戈壁沙漠进行学术调查的经历。从已知到未知,看似跨度很大的研究,却都与冯其庸“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挖掘的新资料”的研究方法有关,彰显了他重实践的学风。又如温儒敏,以学者和语文教育家闻名,但作者还写到了他担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时,一般人不了解的业绩,将人物的“冲劲儿”和勇于担当、改革创新的精神侧面描画出来。而对一般读者不熟悉的人物,作者常从熟悉处落笔,比如彭荆风,他的名字可能很多读者都已陌生,但当年的一篇《驿路梨花》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于是作者就先从这篇优美的课文讲起。

  舒晋瑜为写作本书所进行的所有精心设计,都是为着一个目标服务,那就是通过再现这些当代学人的风仪与襟抱,延传他们的人文精神与高尚情怀,让当代读者对他们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对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学术经历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舒晋瑜眼中,概括书中人物人品文品最恰当的词汇就是本书的题名——“风骨”,尽管各色人物的生卒年月不同,从事领域、生平经历、性格特质都天差地别,但他们的为文为人都以“风清骨峻”为共性。具体来说,可以用真诚、耿介、独立、有情来阐发。譬如钱谷融倡导“治学的道理和做人是一致的,首先必须真诚……我什么主义都不管,就是凭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真心话……真正的批评家应该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不会因为私人感情不讲真话。”吴小如被人称作“学术警察”,眼里容不得沙子,尽管“每以直言嫉恶贾祸”,也坚持“不说违背良心的话,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林非强调学术研究和做人都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对鲁迅提到的《铸剑》中的“油滑”,我们完全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一个会思考的民族才会产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冯骥才搁下自己最钟爱的文学,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所以投入文化遗产抢救,是中国文化的那种博大深邃、灿烂辉煌感动了我,文化里包含的丰富的感情感动了我”。

  在舒晋瑜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当代学人的思想地形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循人见精神,尽管书中的不少老人已经作古,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的讲述中,听到他们留下的空谷足音,看见中华文脉传承中的风光霁月。(张鹏禹)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功夫熊猫4》:失意的江湖与失落的“我”

  • 《雪豹》:雪山的精灵与凡间的超越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