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拓探索多元题材,丰富提升儿童剧创作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开拓探索多元题材,丰富提升儿童剧创作

来源:人民日报2022-08-25 09:49

  作者:冯 俐

  中国儿童戏剧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儿童戏剧节,是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于2011年创办的。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举办。25家剧院的45台优秀剧目在北京、常州、嘉兴、固安、成都接连上演,让孩子们在剧场里感受艺术的力量。如何创作更多符合大众期待的儿童剧,让更多孩子爱看戏、看好戏,是创作者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儿童剧既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又要满足寓教于乐的诉求,让孩子在接受艺术陶冶之时,培养健全的人格。近些年,儿童剧创作受到更多关注,品类与品质得以丰富和提升。

  亲子音乐剧《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剧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供图

  线上+线下扩大受众群

  儿童剧不可“儿戏”,儿童剧的创作也非“小儿科”。优秀的儿童剧会受到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欢迎。给孩子看的作品,要找到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和审美接受习惯的表达方式。对主题的认知高度、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和对儿童的深入了解,三者缺一不可。

  作为中国儿童戏剧史上颇具影响力的3部作品,《马兰花》《报童》《以革命的名义》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当年,同名戏剧电影的传播力令它们飞出剧场、飞向千家万户,在几代人心中留下了歌颂勤劳善良的口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在此次经典复排作品《马兰花》和《报童》的演出现场,一家三代观众同看演出的动人场景屡次出现,戏剧种子在他们心中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知识视野更为广阔,接受信息的渠道、形式和类别更为多元。儿童剧创作如果仅停留在编个童话故事、讲个简单道理的层面,已满足不了青少年受众的精神需求。对多元题材的开拓探索、从不同类型中采撷新意,已成为儿童剧创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近年来,创作者从思维观念、主题表达、舞台表现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开掘儿童剧题材的广度与深度。比如,传统文化题材儿童剧《三个和尚》,现实题材儿童剧《木又寸》《山羊不吃天堂草》《时间森林》,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剧《红缨》《火光中的繁星》《送不出去的情报》等。未来,如果这些作品也能插上电影电视或网络文艺的翅膀,相信它们会影响更多孩子,成为他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让更多孩子看儿童剧、喜欢儿童剧,是创作者共同的心愿。多年来,不少儿童剧院团坚持公益性演出。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例,我们常到各地进行公益性演出,但离开时仍心存遗憾。因为即使在学校操场上演出,一天演2场,连续演3天,每次也只能满足一个县几所学校的观看需求。

  因此,创作者不仅要在题材与主题的开掘中走向纵深,更要注重利用新的传播手段,让儿童剧的受众覆盖面更为广泛。近年来,线上直播和线上展演的探索持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引人注目。这两届中国儿童戏剧节连续举办“线上优秀儿童剧展演”,去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今年则以“新时代现实题材”为主题,每一场线上演播覆盖的观众,少则上万,多则百万,不少没有机会走进剧场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欣赏儿童剧。今年的“线上优秀儿童剧展演”剧目,既有反映青少年现实生活的儿童剧《小贝的书柜》《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和你一起长大》等,也有适合低年龄小观众观看的亲子音乐剧《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还有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剧《长征路上的少年军》《铁道小飞虎》等。这些作品不仅让小观众通过戏剧看到外面的世界,更通过戏剧种下信仰的种子、艺术的种子。

  注重儿童欣赏特点

  儿童剧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优质的原创剧目始终是市场刚需。近年来,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优质儿童剧接连涌现。这些作品思想立意不断深化,更加注重用艺术形象“说话”,儿童的欣赏特点以及戏剧的独特语汇愈发凸显。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送不出去的情报》,塑造出了既顶天立地又充满温情的杨靖宇将军。剧中,杨靖宇在危难之时,派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战士离开部队运送情报,目的是让这个孩子能够活下来,因为“你是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是我们无怨无悔牺牲的理由”。在这个“谜底”揭晓前,勇敢的抗联小战士与怯懦的敌人间峰回路转的戏剧冲突,令现场的小观众全神贯注也全情投入。全剧最后,抗联小战士在得知杨靖宇牺牲的消息后,理解了这份情报背后寄托的爱与希望,他擦干眼泪,再次奔赴战场。全剧没有说教的台词,却令小观众们情不自禁地生发这样的观后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杨靖宇将军和抗联战士们真伟大!”

  传统文化题材儿童剧《三个和尚》,相继收到世界各类重要儿童戏剧节邀请,5年内走遍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部戏将中国人熟悉的寓言故事,讲得温暖明媚、包容大方,在现代审美和戏剧思维中,巧妙融入了中国功夫、戏曲等大量充满美感的中国文化元素。该剧世界巡演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每当演出结束,剧场内外都会有不同肤色的小观众们学说中国话、学说这部戏的台词。每到此时,我们都会意识到,在这些孩子的心里,这部剧让他们拥有了对一个遥远国度的印象与向往。儿童剧可以成为友谊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

  作为儿童剧创作者,我们要真正走进孩子中间,站在他们的视角,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更丰富、更具想象力的艺术呈现方式,创作出走进他们内心的作品。

  (作者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