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下长河》为久违的历史题材剧提供借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天下长河》为久违的历史题材剧提供借鉴

来源:文汇报2022-11-15 09:23

  作者:王彦

  靳辅与陈潢,一个安徽巡抚,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他们相识相知在朝堂,因治河理念契合而成知己,终其一生为治理黄河水患奔波,为百姓感念称颂。这两位清康熙年间的治河能臣,是历史题材剧《天下长河》里的主要角色。该剧由张挺任总导演兼编剧,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等主演。

  《天下长河》剧照。黄志忠饰演靳辅

  《天下长河》剧照。 尹昉饰演陈潢

  开播即受关注,《天下长河》不仅登上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率榜首,更将“历史剧”三字焕新。曾几何时,历史剧是站在国产剧高地的一类题材,《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无不是兼具收视和口碑的经典国剧。但随着一批披着历史外衣的古装偶像剧走红市场,历史题材、历史正剧不复辉煌。正因此,当《天下长河》在看似多见的清代背景里打开了渐被淡忘的历史——关于黄河安澜、海晏河清的理想,关于自古读书人的志向,关于封建皇权的局限性等——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历史剧的气息。

  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看来,该剧有和传统历史剧相似的历史真实之基,有如今创新古装剧善于讲故事的戏味,还有符合今天价值判断的历史表达。“它为如今的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启示——在剥离了宫闱秘史、庙堂权谋、后宫争宠之后,封建社会的高层叙事依然有缺口可以打开,打开后另有一番值得展示的开阔天地。”

  大事不虚,拍出了历史题材的“良心”

  “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史。”电视剧开宗明义,用一场硬核的护堤向观众展示何为“黄龙”凶猛。康熙十五年,暴雨连绵,黄河下游成为一片泽国。河工们以人力筑堤,奈何浑浊的黄河水咆哮而至,吞噬一切。粮道中断,清军和吴三桂军队激战正酣。埙声起,旷远悲凉,暴雨如注中,康熙冒雨登临祠堂,祈天下安澜……百姓、军队、帝王,三个维度展开治河之于古代的必要、艰苦与悲怆。

  有网友评价这部剧的开篇,“没有古偶浪漫,只有滚滚历史”。有真实的历史朝代、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以三大真实为基础,《天下长河》守住了历史题材大事不虚的“良心”。

  事实上,该剧从一开始便与真实密切相关。总导演张挺是山东人,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小时候,黄河给我的印象就是庞大泥泞。我见过汛期警备,那种恐怖感,声音大得人对着喊话都听不清,洪峰过境完全没规律,防守的人只能等待”。一次偶然机会,河神庙里的两尊铜像将张挺引向那段历史。大量史料阅读后,他为靳辅、陈潢二人为治河奉献一生的故事深深打动,决意撰写剧本,“为我们民族作过巨大贡献的水利大师,他们值得被记住”。

  到了拍摄前期,主创又沿着黄河故道逆流而上,一直到鄂尔多斯、青海。张挺说:“有一种穿越感,不是见帝王将相,而是见到了古代工程,见到了那段历程和苦痛。”为了准确还原古代治河场景,主创在剧本创作阶段请教水利专家、清史专家,并搜看了清代遗留下来的大量工程图。根据资料与专业人员的指导,几乎复原了一段段堤体,以及垒木、灰泥、凿石、大埽等几十项传统工艺。为了拍好水戏,剧组还在横店用五个月时间生挖了一条“黄河”,再通过造浪机人造洪峰,制造出黄河奔腾的效果。

  在人的命运、历史的浩渺中开掘“戏味”

  于许多从未亲身经历水患的观众而言,“治河”是个颇具疏离感的概念。对于习惯传统历史剧着力刻画帝王将相的观众来说,它也并非具有吸引力的“戏眼”。《天下长河》要拍出历史传奇,又不能过于戏说,成败关键在于讲故事,讲谁的故事、怎么讲。

  区别于帝王第一叙事主线的传统历史剧,《天下长河》将主线聚焦靳辅与陈潢。他们一个是封建社会清廉正直且一心为民的官吏,一个是希望以己之才实现黄河安澜理想的读书人。电视剧以他们的人生抱负和人生经历为坐标轴凝望历史,又发挥对历史的想象力,将治河与中国古代读书人要实现个人志向但受到历史条件制约的人生悲剧融为一体。

  剧中给了靳辅与陈潢浓墨重彩的出场戏。黄河边,眼看守堤不成,河工们纷纷溃散逃命。危急关头,安徽巡抚靳辅冒雨前来。他顶风冒雨亲上“前线”,一个不问前程、只为苍生的好官成了定海神针。也是黄河边。陈潢怀抱大石沉入水底,惹得靳辅与押解他的于振甲都以为这读书人自寻短见。画风一转,陈潢自称河伯转世,能看风向预测汛情,堪称行走的人形气象监测仪,下水不过是要测试水的流速。

  两个奇才相遇,成为知己,一同为天下苍生的治河事业奋斗终身。历史上有记载,陈潢去世前,曾给靳辅写信,引用了当年苏东坡写给弟弟的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靳辅临终前写了一个奏折,言及陈潢引用了李白诗句“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张挺说:“单是这两首诗,就能深深感受知己惺惺相惜,彼此支持与天斗、与人斗、与朝堂的不公而斗,舍掉前程也要守住理想的传承。我想写出的‘戏’,就是这种在人的命运、历史的浩渺中依然生生不息的感觉。”

  以大历史观,弘扬“虽九死亦犹未悔”的天下情怀

  《天下长河》讲治河,又不仅仅是治河。已播的十集,治河与朝堂各表一枝。李京盛认为:“写靳辅与陈潢治水,是绕不开帝王的。但写康熙的哪一面,《天下长河》显示了‘功其功,过其过’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态度,也在戏剧比重上作出了符合今天大历史观与价值判断的取舍。”

  这些年,创作者们都觉得历史剧难工。李京盛说,封建社会的权谋政治本是文化糟粕,一些编剧过多地把故事的兴奋点集中在这方面,显然无法达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向价值取向的弘扬。《天下长河》突破了传统历史剧的史学趣味,它写治河能臣、写古代读书人的命运、写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当它站在民间立场,以人生作为、天下胸怀等古今认知相一致的价值追求为主线内容,而让帝王、权臣仅仅成为历史背景和戏剧的点缀,这部剧对历史价值的开掘有了今天的高度。”

  第七集,康熙与陈潢河边相遇,后者准确预测了秋汛时间,赢了一千两,也得到了实现一生抱负的机会。但当康熙问他想要什么,他唯一做的,是双膝跪地,为萍水相逢的“罪臣”靳辅讨一个清白。是夜,他又走进靳辅住的仓底,二人彻夜谈论治河理想。夜色暗淡,靳辅命运莫测,但那一刻,两人却眼神炯炯,长夜如昼。也是那一刻,观众读懂了他们的心思。治河,不为帝王、不为个人功名,而是无论朝代更替都必须要做的泽被后世之事。

  张挺说,他定下《天下长河》的剧名,便有这样的意味在其中。长河是母亲河黄河;长河也是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华民族太多像陈潢、靳辅那样“虽九死亦犹未悔”的人。(王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