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每一粒谷物都藏着历史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每一粒谷物都藏着历史

来源:北京晚报2022-11-26 10:28

  作者:何书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截至今年11月15日,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达到了80亿,从70亿到80亿仅仅用了12年时间。人口创纪录增长,不由得让人想到“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几何级增长的同时,粮食只能线性增长,会造成饥荒、战争等社会问题。尤其现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问题显得愈发紧迫。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粮食问题就是米面粮油够不够吃的问题。那么,米面粮油如何一步步成为人类食物的基础,又如何形成了今天的主食格局呢?近期由上海三联书店推出的《谷物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可以解答上述问题的视角。

  《谷物的故事》从谷物的起源说起,铺陈了水稻、小麦、玉米、土豆、大豆等作物的历史,勾连了环境、气候、人文的变化,并且以作物为切入点,条分缕析地梳理了当今世界主粮格局的由来。解读了谷物在一万年来的人类文明史进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正如其前言的标题《以谷物的视角,看人类的历史》。

  通读全书,“吃饱饭”问题是一个动态演进的问题,人口增加带来粮食紧张,但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物种的交换流通,动态解决“马尔萨斯陷阱”,二者之间循环往复。如此一来,可以发现“用占世界8%面积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8%人口”的中国奇迹,就是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不断迭代,在当代达成的理想状态,洋溢着大国自信,也是给全世界的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水稻,源头到源头的交流史

  中国作物和耕作技术是如何影响世界的呢?拿水稻来说,水稻起源于中国,在上万年的种植发展史中,经历着向外传播再被反哺的复杂演进过程。

  按照学者崔凯的描述,水稻演化传播从长江流域起步,5000年前北传黄河流域,向西南进入巴蜀地区。4200年前,由于气候变冷,水稻分化出粳稻,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与此同时,喜热的水稻品种一路向南迁徙,到达东南亚。“南下的中国粳稻还沿着横断山脉一路向西南,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的恒河流域。在那里,中国粳稻与印度籼稻的祖先杂交,分化出现现代籼稻品种。大约在2000年前,籼稻品种又传播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相同的源头,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品种,也形成了不同的餐饮文化,比如印度人喜欢在生米中拌入各种香料,煮熟的米饭颜色也会变得红红黄黄,成为著名的“印度香饭”。而中国人主要吃的是不添加任何辅料的白米饭,煮熟再搭配着菜吃。

  古代中国粮食问题在封建王朝比现在困扰要大得多。北宋真宗年间,气候异常,粮食歉收。皇帝一筹莫展之际,听说福建一带的占城稻长得快还抗旱,“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为了推广,皇帝亲自在皇宫种植占城稻。占城稻很快在全国的水稻主产区推广开来。占城籼稻生长期只需要100天,比其他品种短一个多月。虽然口感不佳,但遇到青黄不接的年景,它能够拯救一方饥民,解决宋朝的缺粮难题。苏轼的“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陶弼的“商夸合浦珠胎贱,民乐占城稻谷丰。”都是记述占城稻引种以后的盛况。

  以水稻的故事来说,充满着文化层面的交流,既有为世界贡献的智慧,也有拿来主义的勇气。直到现在,也是如此,以袁隆平先生为例,他早年也曾受到苏联的李森科理论的影响,以至于育种研究,走了不少弯路。所幸他在1962年接触到现代遗传学理论,开启了杂交水稻研究。多年之后回顾研究历程,他感叹:“幸亏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拴死在一棵树上,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享誉世界,自1979年中方首次对外提供杂交水稻种子以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

  正因为有了交流融合,我们的土地产出才越来越多,秦朝时期,水稻亩产80斤,到了北宋时期,尤其引入占城稻以后,亩产达到了269斤,明代进一步增产到353斤,清代达到了巅峰,亩产405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种子产业的大规模投入,水稻产量有了飞跃,2021年亩产达到948斤,袁隆平生前试验中的杂交双季稻2020年就达到了每亩3000斤的产量。

  大豆,话语权的流转

  与水稻一样,大豆也是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国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河南舞阳有世界上最早的野生大豆遗存,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到了四千年前,驯化的大豆已经和现在的大豆一般无二了。古代典籍中的“菽”,就是大豆,《诗经》中就有大量的记载,“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

  不过由于大豆容易胀气,先秦时期,大豆一直是平民食物,青黄不接的时候度饥荒。直到两汉以后,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磨盘的传入,大豆开启华丽“豆”生,豆腐、大酱、豆芽、酱油、腐竹、豆油等豆制品次第登场。宋元时期,先人发现大豆与其他作物间作,可以增产并且涵养土地,也就是近代科技发现的大豆根瘤菌的作用。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又发现榨完油以后的豆粕可以做饲料和肥料。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就全面认识到了大豆的价值,完成了对大豆的开发,随着地理大发现和中西交通,为大豆登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1863年,大豆开始对外出口,1873年,大豆走进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引起全世界的注意。一战以后,德国为了打破英国对传统油脂原料的垄断,大量进口大豆。1919年,德国人波尔曼设计出一套浸出制油工艺,让大豆出油率从传统压榨法的50%提高到90%,商业价值进一步开发,大豆、豆油和豆饼成为世界性的商品,中国大豆成了傲视全球的战略物资。“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大豆产品仅占中国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6%,1931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1%,大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当时中国东北大豆产量也占到了世界的70%。

  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大豆还创造了拯救美国的奇迹。美国植物资源并不丰富,1898年开始,美国农业部专门成立机构开始在全世界采集新作物品种,其中,中国大豆是重中之重。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多次来东亚考察,学习大豆栽培和加工技术,前后采集了2.3万份野生和栽培大豆材料,丰富程度仅次于中国。

  由于过度垦殖,美国大平原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以至于在1934年酿成了一个高达3400米、南北宽约1440公里、东西长约2400公里的巨大风暴带,仅仅3天就从地面卷起了约3亿吨的肥沃土壤送进了大西洋,给遭受巨大经济危机的美国雪上加霜。为了恢复地力,美国干旱区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利用根瘤的固氮功能,涵养土地。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大豆产量占世界比重就从6%快速增长到30%,一举两得。美国的《玛莎·斯图尔特生活》杂志曾发出感叹:“美国慢慢地摆脱了大萧条。在某种程度上要感谢5000多年来令人惊叹的大豆。”

  二战后,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大豆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大豆产量、加工技术突飞猛进,主导世界大豆市场;中国成了大豆第一大进口国,产量却先后被巴西、阿根廷超越,成了世界第四,且大豆市场的话语权旁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作为最大买家,如何用海量的需求增加话语权,逐步在世界上主导大豆市场,是未来中国粮食安全亟须破局的问题。

  中国对世界农业的贡献,绝不仅仅水稻、大豆、小米等源生作物,还有经过改良的玉米、小麦、土豆等输入作物,在可见的物质背后,我们的轮作方式、耕作技术、育种技术都曾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将饭碗安稳地端住,是一个需要抚今追昔综合考虑的宏观问题,我们不但要将饭碗端在手里,还要思索如何根据我们的优势,发扬古人的智慧,利用科学理念,为全人类的饭碗都能端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何书)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