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蘑菇狂人的治愈之旅

来源:北京晚报2022-12-11 09:30

  作者:禾 刀

  人生遭遇挫折在所难免,只要没有选择沉沦,一切皆可治愈,比如像本书作者龙·利特·伍恩所经历的那样:在遭遇丧夫之痛后,选择做一个说走就走,寻径林间的蘑菇狂人。

  《寻径林间:关于蘑菇和悲伤》〔挪威〕龙·利特·伍恩 著 傅力译 商务印书馆

  伍恩是挪威人类学家,丈夫的突然逝世令她一度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直到无意间发现了树林间奇妙的蘑菇世界。伍恩对真菌和户外世界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洞察,书中包含关于蘑菇的多样性、饮食文化及现有误区等知识,就像是一部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蘑菇指南。

  阅读本书也勾起了笔者的回忆。打小时就记得有首歌《采蘑菇的小姑娘》,那时的玩伴大都能哼上几句。对许多在乡下有过生活经历的人来说,蘑菇算不上新鲜,春夏雨后天气,在田埂、山坡的草丛里偶尔会碰到一夜间突然冒出的蘑菇。乡间的蘑菇其实并不少,但真正被拿来食用的并不多。所谓见怪不怪,似乎也没人去深究那些蘑菇为什么没人吃,直到阅读本书时才似乎有了点答案——被人们视而不见的那些蘑菇大都颜色非常鲜艳,或许人们觉得蘑菇太过“香艳”有毒。当然或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这类蘑菇多与动物粪便相伴,人们采摘食用可能有失大雅吧。

  在阅读本书时,笔者特地去附近的菜市场转了转,发现那里有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等不下十来种蘑菇,当然无一例外来自于人工种植。蘑菇倒是家里日常的菜肴之一,做法很多,也挺招家人喜爱,只是从来未曾设想过,蘑菇有朝一日会被人视为治疗心理创伤的“神丹妙药”。伍恩的这种治愈,更像是将原来对丈夫的爱移情于蘑菇,从而找到了新的生活动力。

  作为人类学家,伍恩把原本干涩的科普知识,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之中。她的文字充满灵动和生气,那些本不起眼的蘑菇经她雕琢,反倒像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报道,全世界目前发现的蘑菇有36000余种,具备医用价值的700余种,可食用的2000余种。伍恩从自身生活角度入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蘑菇世界。在这里,伍恩向读者展现了地表上最大的蘑菇——非洲的巨大蚁巢伞,菌盖可以长到一米多宽;还有地表最大的真菌,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覆盖了4平方英里(约10平方千米),年龄在2000岁到8000岁之间。蘑菇原来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不起眼。

  伍恩特别指出,蘑菇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物种,除了不需要光照外,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一点与大多数植物恰恰相反。还有,许多菌类还是药物的重要来源,比如青霉素。在这里,伍恩不止一次提到中国——在中国古代,灵芝被视为治疗百病的“神药”,常常成为文学作品中以命相搏的珍奇。

  在伍恩看来,自从“恋”上蘑菇,每次寻找就像是一次次踏上神秘的探寻之旅。在伍恩生活的挪威,那里有着独特的蘑菇发烧友文化,伍恩自己后来也成为蘑菇认证协会的会员。每每有“菇友”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蘑菇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也乐于分享寻找蘑菇的乐趣。为了找到特别的蘑菇,“菇友”们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比如用全球定位系统为自己独特的发现标记位置,有的不惜驱车数十公里只是为蘑菇浇水。这点倒是与我个人小时候经历有所不同,那时玩伴们发现的蘑菇存在太多的偶然性,地理位置并不确定,特别是那些可以食用的蘑菇,很难见到采摘后重复生长的现象。生活并不缺乐趣,缺的只是我们发现的慧眼。

  就人们对蘑菇是否有毒的疑虑,伍恩进行了重点解读。蘑菇确实并非总是美好的,打小时候起就从大人口中得知,有的蘑菇有毒,而几乎每年总能从新闻上看到有人因食用蘑菇中毒身亡的消息。历史上也不乏记录,如“公元54年,古罗马皇帝提比略·克劳迪亚斯被自己的妻子阿格里皮娜用蘑菇毒死了”。毒蘑菇的存在,让人们对蘑菇心存恐惧。但在伍恩看来,蘑菇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恐怖,只要掌握识别知识,许多蘑菇完全可以变成我们的美味佳肴。

  为此,伍恩帮读者消除蘑菇恐慌症。她指出,有的蘑菇虽然有毒,但经过烹饪后也会失去毒性。也并非所有色泽鲜艳的蘑菇都有毒,当然也并非所有白色肥壮蘑菇均可食用,“毒”名鼎鼎的鳞柄白鹅膏就浑身雪白,“秀色可餐”。不过,对蘑菇是否可以食用存在国别文化认知差异,大紫蘑菇在挪威被授予食用的“三星最高等级”,而在法国却被建议不要食用;“小而漂亮的紫蜡蘑,在挪威是可以吃的,但瑞典人认为它含有砷而拒绝食用”。

  人们对蘑菇的认知,其实也是自身文化的投射。除了前面提到中国人对灵芝的“高看”,日本对松口蘑(松茸)的崇拜就充分彰显了日本生殖文化崇拜的地域特征。由于松口蘑的日本俚语与男性生殖器相同,导致这一蘑菇被日本人赋予了生殖崇拜的别样内涵,乃至他们采摘这类蘑菇时会戴着棉质手套,仪式感满满。

  最后,伍恩分享了一些蘑菇美食的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蘑菇加入了食谱的行列,但不得不说的是,走上餐桌的蘑菇大都来自于人工种植。作为一位蘑菇狂人,伍恩对蘑菇的“生存环境”表示出深深地忧虑,“由于人们猖獗地砍伐树木和暴力地使用推土机,珍贵的采集点遭到了破坏”,“菇友”们每每分享到这样的信息,虽然有些失望,但在伍恩看来,这样“与志同道合的灵魂分享你的失望是一种治愈,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损失”。

  伍恩在书中不止一次袒露,是蘑菇帮她治愈了失夫之痛的心理创伤。倒是觉得,与其说蘑菇是一剂心理妙药,不如说是伍恩对蘑菇乃至生态的热爱,帮她驱走了心头的雾霾。(禾刀)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铁军:AI重塑电影未来

  • 在社会加速运行背景下,如何重构消亡的北漂爱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