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500人团队7年打造“五彩深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1500人团队7年打造“五彩深海”

来源:北京晚报2023-01-27 10:54

  作者:袁云儿

  由田晓鹏执导的春节档动画电影《深海》正在热映中。这部北京出品的影片将传统水墨与三维动画相结合,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想象力的深海世界。影片由将近1500人的主创团队耗时七年打造,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

  大胆开发原创现代故事

  谁也没想到,《深海》一做就是七年。影片制片人、光线彩条屋影业CEO王竞坦言,在此期间,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人都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家相信导演田晓鹏。“这种相信是来自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因为田导基本上一个人做了十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如果没有这部作品,后面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可能要花更长时间去探索。田导在前边用十年闯出了这条路,我们后面的项目才能站在他的肩膀上做得更快。”

  一般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约为三年左右,《深海》之所以做了这么久,在于投入了大量研发时间,“不管是内容、技术、美学,各个领域我们都在做创新和突破,很多环节都是从0到1的过程。”题材上,影片放弃了神话故事这一近几年动画电影的“流量密码”,大胆开发原创现代题材小人物故事;制作体量上,该片有上千个极致唯美的特效镜头,占全片近70%,而一般电影约为50%,其中一个将近一分钟的镜头,由16名动画师共同完成;影片光是配音就历时五年,最初给主角参宿配音的小女孩张籽沐后来因长大而声线变化,剧组又重新海选配音演员……

  “田导跟我说过,‘大圣’的成功让他收获了更多资源,他想做一些新的突破,既让观众看到动画的更多可能,也为以后的年轻导演提供经验和启发。可能这就是我们这么坚定的原因吧,哪怕中间遇到过不被看好或者一些误解,我们也从不怀疑,我们就应该去做这样的事情。”王竞说。

  打造五彩斑斓的深海

  对海洋题材的喜爱和痴迷,也许是田晓鹏创作《深海》最初的灵感。王竞透露,田晓鹏基本不做任何社交。“他非常喜欢海洋类故事,包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大概七八年前,他就说过要做一个关于深海的作品。他没有什么商业算计,就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好好感受,看完电影后能够主动去发现一些光亮的、美好的瞬间。”

  田晓鹏数年前曾经买过一幅自闭症儿童的画作,他发现自闭症孩子在绘画上的色彩特别鲜艳丰富。因此,他决定在《深海》中打造一个五彩斑斓的、极致艳丽的深海世界,打破大众对深海“幽暗”的认知。王竞回忆,当她第一次看到“彩色深海”的视觉效果时,发现原来这么多颜色汇聚在一起,竟然完全不突兀,而是非常好看,“第一次看片子的3D效果,我都伸出手去摸电脑屏幕了!非常震撼。我感觉田导仿佛把我梦境里的画面拍出来了。”

  《深海》首创的粒子水墨,是对中国传统水墨动画三维化的一次尝试。“做粒子的很多,做水墨的也很多,但把二者融合起来的很少,把它做成100多分钟的长片,从来没有过。”王竞透露,因为这种风格史无前例、无从参考,光是让第一张概念图“动起来”,主创团队就花了两年。为模拟水墨的色彩流动,团队找来洗洁精、丙烯、食用色素等各种材料,进行了一百多次实验,看看哪些材料混合的流动效果最好看。为还原水墨画的飘逸与颗粒感,团队用无数粒子堆积成水墨形状,以此打破三维物体的硬轮廓。片中的“劈海”镜头,单镜头粒子特效达100余层,粒子数量高达几十亿,负责该镜头的特效师原计划三天完成的工作却足足用了十五个月。

  “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值得向全世界推广,我们希望通过粒子水墨让中国动画再向前走一步,被世界看到。”王竞说。

  角色丰富国产动画少见

  片中,造型华丽复杂的潜水艇“深海号”不仅外表好看,内部齐全的各种功能也让人惊叹,还有上百只奇幻萌物。为了让这艘大船真实可信,团队耗费了大量时间填充细节:潜艇外壳有2000至3000株样式各异的珊瑚;船上餐厅供应的菜品有一百多道;一个镜头里同时出现80多只海獭、200多条蝠鲼……角色数量之丰富,在国产动画中极为少见。

  “比如电影里那些小海獭,每一只都要单独做毛发,而海獭是全世界毛发最多的动物之一,难度相当大。我们的动画师不仅为海獭设计了外层毛发、下层茸毛、参差不齐的胡须,而且每根毛的方向都不尽相同,甚至可以看到风中被吹落的根根毛发。”王竞说,“深海号”是田晓鹏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船舱内的各个分区及功能都是他慢慢添加完善的,甚至直到上映前夕,田晓鹏还在说,是不是可以加一个设计进去。“深海号”在片中相当于一个安全屋,主人公觉得孤独时,这艘船能起到治愈和救赎的作用。

  为了让角色动起来时自然生动,主创团队不仅请来“外援”做参照,还常常“戏精附体”。王竞笑言,主创团队在办公室里收养了不少流浪猫,电影里一些角色的动作、声音,便来自这群“喵星人”的参照。“电影里那些小海獭拖地、端着盘子出菜的场景,我们找来自己还有朋友的孩子,让他们模仿这些动作,找找参考。有时候动画师自己上阵,发挥想象做无实物表演,目的就是达到又真实又可爱的动画效果。”(袁云儿)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詹 丹:一本生活与心灵之书的作文年选

  • 闫 伟 李慧敏:一堂“大语文课”的进阶之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