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一代代人奋斗曲线里感受时代脉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在一代代人奋斗曲线里感受时代脉搏

来源:文汇报2023-02-28 09:59

  作者:王 彦

  考大学和出门闯荡,哪个才是人生更优解?今天的年轻人会调用各自的见识来证明奋进的时代容得下不同选项。但若时光倒退40多年呢?那一代人的奋斗路径并没多少可参考的答案之书,历史烙印、社会变革、时代发展甚至人情社会,个个都可能是变量。正在央视和优酷热播的《情满九道弯》就试图从年轻人的情感与奋斗故事里求解时代。

  《情满九道弯》试图从年轻人的情感与奋斗故事里求解时代。图为该剧海报。

  该剧由刘家成导演、王之理编剧。这两位主创的名字并置,熟悉国产剧的观众第一反应便是“京味儿大戏又上新了”。新剧的故事的确以北京东城区九道湾胡同为原型,不过这一回,被誉为“京味儿剧旗手”的创作者在保留京腔京韵的同时将更多笔墨落于时代:他们从老北京的胡同出发,勾勒一群年轻人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经历人生坎坷、情感流转、事业起伏的故事,在他们质朴的生活韵脚里打量时代的车辙。

  如果说亲历过那个岁月的观众能从剧中瞧见跨越40年的光景,回味爆米花机里的童年香气,感慨剧中人的经历也曾是“世另我”;那么《情满九道弯》与今天的年轻观众顺利对话,得益于个体故事背后的时代之风,风里蕴藏着随时代扶摇而上的人生启示录。就像刘家成所言:“我钟爱的京味儿其实就是烟火味,是百姓生活的味道。无数平凡家庭支撑起我们的国家,我拍千家万户奋力创造美好生活的风貌,是因为国家的进步与强大就体现在这些幸福中。”

  一群不完美的小人物,平添真实生活的“人气”

  故事主人公杨树茂是个妥妥的正能量青年,从一名错过高考的胡同青年,经商场历练后成长为一代企业家,敢闯敢拼并最终带领街坊共同奔向致富路。《情满九道弯》也反映着如今创作的一种潮流:从主角到配角几乎没有“完人”,至少没有观众“一致喜欢”的完美人设。

  返城知青杨树茂是家里的“老幺”,外号“傻茂”,一个“傻”字,既是他真性情的凸显,在有些视角也可能是“情商不在线”的外露。比如他为人热血又仗义,可从小到大没少惹祸,每次“路见不平”都得牵累父母哥姐道歉的道歉、赔偿的赔偿。男主身边,叶菲、史小娜、赵亚静三个女孩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性格类型,因先后和男主发生情感交集,她们的爱情观与价值观都成了今天观众品评的对象。出身书香门第的叶菲性格沉稳,但她前期对“情敌”的迂回试探、生子后对误会避而不谈,史小娜插队期间没少受杨树茂庇护,但当自家父亲不坦荡、不光彩地占有了杨树茂的商机,女孩在爱情与家族利益之间的倾向令网友颇有微词。赵亚静在商场上为男主角引路、与他并肩,姑娘干脆利落的个性很招人喜欢,但她对“单箭头”爱情的执迷不悔和凡事都能用利益明码标价的观念,引出观众不同看法。最让人意外的角色莫过于杨家母亲。艺术家萨日娜登场,一改往日作品里宽厚善良的中国母亲形象,既演出了“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亲情之爱,更把人物眼界有局限、为人好算计的市井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之谢志强、贾小樱、许大爷等角色,剧中人各有各的可爱与可叹。

  乍一看,不完美的小人物扎堆,打打闹闹地根本谈不上“情满”。可人无完人、五味杂陈本就是世间生活的真相。更重要的是,能帮这群平凡人趟过磨难、砥砺风雨的,终究是人性在闪光。杨树茂和谢老转他们的工程面临巨大危机时,许大爷出手,仰仗的便是人间正道。家里哥姐的生活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陷入困境时,“傻茂”施以援手,驱动他的最大力量一定是亲情。正因为这一个个平凡如你我他、对真善美向往如你我他的角色在胡同里与命运交锋,平添真实生活的“人气”,荧屏前的观众才感同身受,怀想自己磕磕碰碰度过的岁月。就像《情满九道弯》剧名的双关,“九道湾”是北京东城实实在在的一条老胡同,“九道弯”更是40年间人生的沟沟坎坎、爱情的兜兜转转、事业的起起落落。

  “京味文化”能常拍常新,归根结底源自真实的力量

  采访中,刘家成对“京味文化”的情结贯穿始终。事实上,在《情满九道弯》之前,他创作的《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芝麻胡同》等反映北京人生活的作品都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阻隔,赢得观众认可。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刘家成说,京味儿其实就是百姓生活的味道。

  拍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事、真情感,是这位“京味儿剧旗手”的创作法则。而“京味文化”能常拍常新,乃至海派、东北、粤式等等地域流派可以穿透时空“留得住”,归根结底依然源自真实的力量。

  刘家成说:“作为一部献给百姓的年代剧,大框架要立得住,细节上也不能含糊,否则就失了生活的真实。”剧中,当年生活的各种细节,从三轮运输车、推小孩的竹车、窗式空调、蜂窝煤到煤炉子上烤焦的馒头等,创作者都尽力呈现;比照胡同当年的风貌,剧组搭建了近两万平方米的实景建筑;道具用的亦是真材实料。饰演杨家父母的毕彦君、萨日娜还给剧组带来额外的触动,他们随身带着蝈蝈、鸟笼、老北京菜谱进剧组,富含浓郁年代感的老物件儿和两位艺术家对人物情感状态细腻的把握相辅相成,一对传统父母的爱与罚跃然荧屏。

  当然,“硬件”真实之外,“软件”可信度也会左右人们的观感。初始剧本里有个情节,杨树茂生意失败,最潦倒时哥姐凑了五万块钱给他。后经演员提议,这事儿改到了母亲身上。“儿子人生最低谷时,她不会说好听话,却能直接拿出一个旧报纸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几万块钱。”一位看起来“掉钱眼里”的人物,究其内心不过是个以宽厚胸膛为子女筑后盾的母亲。

  更进一步的真实,还在乎家与国。刘家成的作品序列里,《情满四合院》傻柱的路之所以越走越宽,《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的小店之所以有声有色,《情满九道弯》杨家的生活之所以越来越有奔头,都因为好日子是从烟火中熏出来的。创作者说:“无数平凡家庭支撑起我们的国家,我拍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因为国家的进步与强大,就体现在这些幸福中。”

  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蕴藏在时代发展的每一页中

  《情满九道弯》的开篇镜头,村口大喇叭的广播将人们思绪拉回到1979年初:知青返城,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以杨树茂他们为代表的北京青年就要回到胡同,参加高考、进工厂端“铁饭碗”、去南方经商,不同的道路铺展在年轻人面前。20集过后,风云流转,时代进入了“南巡讲话”后的日子,更深刻的变革和更深入的现代化建设已启航。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国涛从近年来一批现实题材佳作中提取到了“时代”这一公因数,即“以小人物凸显大时代,也让时代之光照进普通人的生活”。以登陆优酷平台的现实题材剧为例,去年的爆款剧《幸福到万家》里,“敢姐”何幸福追求勤劳致富、公平公正,带领全村奔向幸福生活;《请叫我总监》里,秘书宁檬坚韧又独立,从小角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投资人,让人刮目相看;《我们这十年》更是把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年轻奋斗者群像推送到观众面前,每个单元都能激荡剧里剧外的同频共振;还有反映公检法战线守护公平正义的《风雨送春归》《冰雨火》《庭外》等作品,所有这些现实题材剧能引发共鸣、激励人心,因为剧中反映的质朴生活和世事变迁里,时代的高度耀目可见。2023年将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的纪念,聚焦中医传承的《后浪》、丁黑导演新作《鸣龙少年》等众多现实题材大剧也将先后上线。同时,刘家成与优酷合作打造的“情满”系列剧最新篇《情满簋街》也已进入了筹备期。

  一直以来,“时代说书人”是观众赠予中国电视剧的美誉,社会的发展变化就是影视创作的重要财富。身处大时代,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蕴藏在时代发展的每一页中。(王彦)

[ 责编:陈凡玉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