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澄明世界的精神探险

来源:文艺报2023-04-11 09:41

  作者:罗振亚

  在文坛口水四溢、写诗犹如说话的时节,我读到了耿相新作风先锐、姿态硬朗而又颇具写作难度的诗集《复眼的世界》,心里不禁为之一振;并且愈发相信诗之美正介于直白与晦涩、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老妪能解虽是一种审美境界,但并不值得极力推崇,许多人更渴望通过形神俱佳的理想文本,触摸到智慧的“塔尖”。

  以传统的阅读经验考察《复眼的世界》,必将遭遇到强烈的审美“惊颤”。穿过《确定》《存在》《超现实》《夸父》《刑天》《盘古》《重量》《秩序·量子态》《知识图谱》《二,还是一》《对角线》《“算法”》《暗物质》《快闪》《虫洞》《惊蛰》等铺就的题目小径,会惊喜地发现耿相新的视野是阔达的,从渺渺心河到悠悠苍天,从蝼蚁之微到宇宙之大,诗人仿佛在以一颗诗心与整个世界“对话”,世间万物已无诗性与非诗性之分,时间与空间、庄严与琐屑、新与旧、虚与实、雅与俗等对立互补的因素,都被纳为观照对象。只是它迥异于流行的或大众的趣味,甚至基本屏蔽了自然、爱情、乡土等常见母题,开辟出学人诗歌的题材“新大陆”,指向着哲学、科学、神话、语言、历史典籍、宇宙秩序等诗歌中少见的陌生空间。如“这个世界让我惊讶,包括我自己/在街心,向东西南北奔走的人,竟然/由难以计数的原子,堆砌而成,肉体/而原子的核,又被质子和中子控制/质子和中子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它们的命运是无序/正是这些无序构成了有序的原子/理性的根深扎于非理性,这就是/物质世界,一个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世界”(《秩序·原子》)。诗显然在揭示原子的构造原理及运行规律,指认其抗争努力的徒劳,只能以诸多的无序与整体的有序达成矛盾的统一,进而提出物质世界的不能自主性,洞悉了人存在的某种悲剧性本质,文本更近科学道理的阐释。耿相新以学者身份构筑的新异陌生视域,从特殊的“窗口”具现世界的本相,拓宽了诗歌的题材疆域,对于看惯传统诗歌的读者,接受起来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不可能那么顺畅与直接,更别企望一目十行地浏览,或者说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感知颠踬;并且它的相对专业性与个人化色彩,和一些读者不可通约,难于共情,只有具备充分的知识积累和阅读修养者,不断调试解读心境、视角和方法,方能深入其堂奥。

  《复眼的世界》是诗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一气呵成”,速度之快容易给人造成一种现实翻版或情绪宣泄的错觉,其实不然。不可否认,诗集中有情绪的舞蹈、事物的写真,但很少,而且多把情绪、事物沉淀为背景,揭示某种思想和经验,传达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使情绪、事物成为耿占春在序言中所说的“论域”,包孕着特有的理性“思”之内涵。如“他喜欢,种植文字/黑夜给它浇水/阳光给它施肥……难道思想的花,一定会/结出果?他的树,倔强/摇摇头,上面结满了红灯笼//文字会朽烂吗?或许/他时常冲动,幻想,成为/化石,供思想考古者,把玩//然而,这个想法实现了,速朽/虚空,终会统治一切,一切”(《虚空》)。推动诗思运行的起伏的情绪节奏,已经让位于节制的智慧节奏,精神劳动的过程漫长艰难,却也是美好的,思想与文字的结晶有时能穿越历史,影响广远;但是在永恒的历史面前,它们终究会朽败,蹈向虚空,真正的学者甚至连不朽的贪念都不该产生,不同于传统的感人肺腑,该诗给人的主要是启人心智的艺术效果。又如“两个孩子,在黄昏深处,比赛尖叫/那不是胜利者的炫耀,更像/弱者对未知恐惧”,“一个成人,在漆黑的夜晚,在原野/在大地的小径上,吹口哨/给自己壮胆”,“一切的未知,面露獠牙/悬挂在一切人的门楣上,嬉笑”(《未知的》)。孩子在黄昏与大人在黑夜的“声音”并置对比,敦促诗走向了人类隐秘心理世界的经验发现,不论是谁,对未知的一切都是既渴盼又恐惧,想破解它的神秘,又担心它可怕得不好把握;可在未知的世界和事物面前却极力掩饰,故作镇定从容。按传统观念,诗乃主情的艺术,尚情也是中国诗的一大特色;只是随着人类知觉能力的强化,世界上有太多的抽象精神命题需要回答,诗是情感抒发、生活反映、感觉状写的狭窄认识必然受到挑战,在冯至、卞之琳、穆旦、郑敏、北岛等主知诗人那里,有些诗就逐渐成为提纯、升华的经验和主客契合的情绪哲学。耿相新的丰富人生阅历与知识分子思考底色遇合,所带来的“思”之诗歌异质性因素的大面积介入,虽然可能个别“尚情”的读者不一定习惯和适应,其“思”的趣味、高度与深度也并非所有读者都能企及;但它在垫高新诗的审美思维层次、增强诗歌的情感钙质同时,也对传统诗歌本体观念内涵构成了某种必要的补充。

  如果单凭理性去认识智慧成分,《复眼的世界》的魅力将大打折扣。它的可贵之处在于选择了一条非逻辑性的感性的诗之路线,而其意象的非常态组合、思维的自由悟性,无疑加大了文本解读的难度系数,读者不可能一下子即抵达诗歌的本质根部。意象尤其是象征性意象自身就含有相当的理性色彩,意象寄情已不无含蓄的倾向;而神话、科学文化的浸透,更为耿相新诗歌罩上了一层镜花水月的朦胧蕴藉。如“因为写字,探入古代的肌肉拉伤/书写的疼痛,蔓延在/操纵工具的臂上,像思想刺青//拥挤于平面的喜怒哀乐/于无声处,迁徙/曾经的歌,在另一端,对口型//纸上的噪音,摇摇欲坠/一切的符号,被吹进生命/复活的孤独依旧孤独,换一个姿势/静立。我从象形的字里行间飞升/结束秦时明月的约会,带上/青铜酒爵上的唇痕,与今天重叠”(《一种拉伤》)。诗人本意是表现深入古代历史书法文化时的生命痛感与亘古孤独,这个话题连小说家、散文家都感到棘手,但肌肉、拉伤、刺青、口型、噪音、象形、青铜酒爵、唇痕等一系列意象的启用,却将之传达得举重若轻,潇洒自如,仿佛使痛感与孤独获得了重量、形状和声音;而“探入古代的肌肉拉伤”、“曾经的歌”“对口型”等戏谑、调侃手段的穿插,则令诗机智活泼,亲切自然。当然,阅读者也许会惊叹诗人想象的别致,却不容易把握想象背后的意图,可以隐约感觉到诗里流动的“痛”之氛围,又无法把“痛”的表现说得非常真切,凭借阅读与情感经验去“悟”,“悟”之多少、深浅乃至对错的朦胧也就萌生了。

  诗人将诗集命名为《复眼的世界》,是因为他曾经艳羡复眼的感光、成像点多,反应快速,但在诗集《跋》中他却坦言,复眼底色“模糊不清”,“并不能赋予世界清晰”,而唯有诗歌可以解放生命,帮助人类思索,“在雾中感知光明”,澄明、认清庞大复杂的世界。事实上,《复眼的世界》的确让读者看到了一片迥异于传统、流行诗歌的“风景”,感知到许多事物的清晰纹理与内里实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它对浅白诗风的对抗与写作难度的坚守,更在呼吁若干年前诗坛提出的“诗人学者化”问题,不应仅仅停浮于一种口号,而要落到实处。至于说诗集并非从熙熙攘攘的大路抵达的智慧“高地”,可能会将一些读者挡在欣赏大门之外,也是一切精神探险必须付出的代价,只要目标达到,一切都是值得的。(罗振亚

[ 责编:陈凡玉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去有风的地方》对温暖现实题材创作的启示

  • 《城中之城》:灰色人物的人性斑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