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方寸之间,精神秘史

来源:海南日报2023-04-17 10:04

  作者:陈羽茜

  在这个讲究速度的时代,慢工细活显得尤为可贵。翻开赵勤的随笔集《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时间似在不经意间放缓了脚步,书中的人、物与事于记忆中逐渐清晰,在作者不加雕琢的叙述中呈现出不竭生命力。

  本书借“手艺”之名,却不聚焦于细致烦琐的手艺制作过程,而是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记录当下手艺人的个体生存境况。酿酒、编织、做琴、开脸、捏泥、厨艺、美甲……作者将自己多年来游历各地的经历与见闻穿针引线,缀句成文,精心收录十八门手艺及其背后的十八位手艺人触动人心的故事,使读者思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生活在方寸世界里的手艺人该何去何从。

  真实,是此书撰写的主基调。全书约19万字,共18篇,不长的篇幅下,赵勤以一颗细腻、虔诚的心还原了人物出神入化的手艺——竹器大师李淑芳老成持重又不失活泼灵动的编制手法,“乐器王”艾依提·依明洞悉木头选材的超凡眼力,足疗技师阿霞刮、拔、按、捏时使用的巧劲,侗妹一手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的纳鞋底针线功夫,开脸师傅阿洁在毛线扯开、合拢间娴熟的绞脸毛技艺……凡此种种,无不折射出作者对传承、步骤、难度、材料的质地等工艺情况事无巨细的关注。在描摹具体的制作场景时,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如《建平的泥塑世界》中写捏泥艺人建平用双手“左捏一下,右捏一下,上边抻一下,下边拉一下,再挨着捏一圈”,一条京巴狗狗的轮廓豁然显现。质朴的语言,繁复的工序,既道出了手艺人的讲究和细致,也侧面彰显出采访者的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装帧形式上亦体现了“手艺”之妙。封面和封底以沉静蓝热熔纸精心压印图案,似雕刻般呈现手艺人的劳作场景;内页八幅专为此书而作的黑白线描画生动刻画了书中手艺人;线装技术更是在细节处传达了精益求精、艺无止境的手艺精神,使全书具有一定观赏性与收藏性。

  当然,手艺吸引人的,不只有高超的技艺与精致的物件,还有历尽千辛的学艺经过;手艺人做成的,也不只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器物,更是承载着制作者情绪、温度以及内心隐秘的珍贵物件。正如赵勤在后记中所言:“刚开始,我更关注手艺本身……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知道了他们的困惑、开心、难过以及种种复杂的人生滋味。”

  作者寻访手艺人的过程中,采撷了他们曲折动人的生命体验和灵魂跋涉的心路历程,并将自身认知与感受融入其中,令人动容。在《你懂那双布鞋吗?》一文中,侗妹向男子送出的手艺精巧的布鞋,是侗族姑娘表达爱意的含蓄方式;再如《带刀的老范》一篇,开烧烤店的老范身后,藏着二去“鬼门关”的传奇经历和不堪往事;还有《手工调色,不简单的刷》一篇中,油漆匠李浩勇曾经疯狂迷恋辅导员欧老师,闹得人尽皆知……一桩桩、一件件掺杂着过往喜怒哀乐的人生故事汇成纸上烟岚,领着读者走上街头集市、草原田间,了解书中手艺人的过往、迷惘与思索,在与他们同悲同喜的历程中传递出中华传统技艺历久弥新的厚重底蕴,洞见一代代手艺人持之以恒的初心坚守,就像《安顺的回家路》中师父常对安顺说的那样,酿好一坛酒需要靠心性,守住一门技艺也需入心、入情。窃以为,作者写下这些个人际遇时,必是怀着恬淡平和的心情,将方寸天地间的不凡人生淋漓尽致地呈现。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不仅是一部简约丰富的民间手艺史,还是一部关于作者心灵成长的精神秘史。它以作者自己对手艺人生存状态的独特观察,为传统手工艺提供了一种全新认知方式,同时,它也是当下一部礼赞平凡而闪亮的民间精神的生动画卷。(陈羽茜)

[ 责编:陈凡玉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典林:用轻盈的方式讲述厚重的历史

  • 《在人间》:形式狂欢下的叙事崩塌与共鸣消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