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零的“小书”:小文章也是组成一个大学问家不可缺少的部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李零的“小书”:小文章也是组成一个大学问家不可缺少的部分

来源:北京晚报2023-04-29 09:56

  作者:林颐

  《我们的中国》《我们的经典》端坐书柜,好几年了,没拆封。我买这两套书,出自对学问的崇仰,它们的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这种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论著,对读者的知识素养很有要求,普通读者难以进入。幸好,学问做得好的人,学问往往与生活难分难解,学问即生活,生活即学问。如果在学术之外,还写些生活类的杂文,那么,读者就能通过这些杂文去认识作者和他做学问的一些较浅显的常识,算得一桩幸事。

  李零爱写杂文。“杂文的特点是‘杂’,不用板着面孔用学术讲话,我喜欢。”他说的。继《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何枝可依》《鸟儿歌唱》之后,暌违杂文出版领域九年,李零近期出版了《我的天地国亲师》《蟋蟀在堂》两部杂文集。

  《我的天地国亲师》,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部怀人忆旧集,汇集了李零近三十年所写的怀念亲友、师长,以及记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蟋蟀在堂》,取自古典文化中步入岁暮之意,人生晚年,回顾拾遗,收录李零看重的一些发言、访谈、读书心得和随感,横跨二十年(2001-2021)。这些都是杂文,不仅杂,而且碎片化、散漫随意,但可以渐渐拼得一些轮廓,在学问家之外,李零也是一位生活家。

  我经常感觉,真正学问好的人,因为有足够的人生底蕴在里头,他们写的散文随笔,气度雍容,从淡平和,不刻意显摆学问和交游,在平淡如水的叙述里自有一种内敛的光华。

  《母也天只(短札三则)》,三则短札加一起,大约两千字,写得实在好。家人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李零躺在床上,泪流满面,想,拼命想,追寻记忆中的母亲,寥寥数百字,速写白描,这就是母亲的一生,以及她对子女的、带着乡土气息的爱,动物式的爱。在记忆的深处,浮现了一把银勺,这是特写的镜头。这把银勺的形状、颜色和由来,一点一点,被仔细地描摹,它连系着吃下的每一口“妈妈饭”,也指向妈妈给他念过的书,说过的话。最后,是文化血脉的共鸣。《诗·鄘风·柏舟》有言,“母也天只”,相当于现代东北话里的“哎哟我的妈”,这一刻的丧亲之痛,只能用这样呼天抢地的方式喊出来啊,千古皆同,人同此心。

  李零生于1948年,老家山西武乡县,一岁时跟随父母进京。他的成长岁月,正逢风云激荡的年头,好好念书基本就是妄谈,从李零的文章来看,他向来就不安分,打架闹事是家常便饭。幸运的是,北京是好地方,是有些风水气场的,《天地悠悠》写得长,是集子里最长的,空间在时间里移换,住过的胡同,上过的学校,斗转星移,记录了这个叫“李零”的人的生涯。《我的老师梦》里,少年李零开始喜欢读书,他说,读书不仅可以帮他消愁解闷,治病疗伤,还可以遏制暴力倾向,后来,站在教坛上的李零,对“老师梦”的想法有了很大不同。李零还遇到了一些帮助他的贵人,《三位贵人》写的是程德清、侯大谦、常任侠,他们的帮助,让他铭感终身。

  李零的学问很杂,有个原因,是他的师承杂。李零说:“我见过很多老先生,这是我的福分。”李零列举了引他迈进学术之门的各位老师:俞伟超、高明、严文明、马克垚、王世民、李学勤、朱德熙、裘锡圭……这些回忆文章,涉及一些秘闻,比如“陈梦家之死”。更多的,还是对各位先生人品、学问的评价,比如《我心中的张光直先生》。李零说张光直恬淡冲虚、谦和待人,他讲述了两人之间的交往,围绕着楚帛书研究、商丘考古、“五大发现”、史语所工作、中西文明的交流等,这些记叙非常珍贵,既是对张光直先生的人生侧写,也是中华学人学术交际的重要见证。这些学者之间的惺惺相惜,是学问,也是人品的交相辉映。

  如果说《我的天地国亲师》呈现了李零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温良恭俭让的品格,那么,《蟋蟀在堂》就犀利得像一支长矛。李零“出圈”,引起公众瞩目的事件,是他对“国学热”的严厉批评。《蟋蟀在堂》分作三辑:第一辑,说话要说大实话;第二辑,我的读书生活;第三辑,历史、考古与学问。第一辑首篇《传统为什么这样红》有个副标题,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什么“怪现状”呢?就是“论语热”、“孔子热”等“国学热”现象。李零说“国粹多是国渣”,孔子是“丧家狗”,这些大胆言论是否如批评者所言的“哗众取辱”呢?至少,不同声音的存在,引起的辩论与思考,是我们的社会,是真正弘扬传统文化所需要的。

  我喜欢读学者的散文随笔,可以在这些文章里梳理他们的读书轨迹,这是我作为一个野生书蠹的乐趣。考古、汉学、军事等无须多说,李零就是研究这些的,简牍帛书典籍材料,当然要翻个遍。《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是妙文,李零把中国名士分作八类:上古揖让型(纯属幻想);以死明志或逃隐山林型(最难做到);佯狂避世型(也难);隐士隐朝型(打折扣的名士);酒色财气型(晚近名士之一种);琴棋书画型(晚近名士之另一种);附庸风雅型(假名士之一种);太公钓鱼型(假名士之另一种)。诙谐有趣,以后但凡说到名士,这篇就是很好的谈资啊。《百年高罗佩》是关于《中国古代房内考》的书评,这本书我有一部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的,高罗佩的这部传世之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开创性的。李零的文章关于该书的概要和高罗佩事迹都是我已知的,我的收获在于,李零提及高罗佩的研究,主要是追随近代学者叶德辉,高罗佩从叶德辉《双梅景暗丛书》中辑录了许多古籍。这样一来,于我个人的读书见闻,就又拉长了一条延展的路径。

  《我的天地国亲师》《蟋蟀在堂》,不是李零的大作,只是他的小书,这些小文章也是组成一个大学问家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作为人的生活的部分。(林颐)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