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许进雄
起源于图绘的中国古文字,是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笔一画中,隐含了先民言语的符号。象形的文字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活环境、使用的工具、生活的方式,甚至是处理事务的方法和思想观念。以分析古文字来探求古代社会的具体状况,可以解读古文明的重要信息。
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中,作者许进雄精心撷取421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古文字,涵盖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破除当代对于上古时期诸多礼俗、习惯、思想的误解,真实、有趣地呈现中国古代社会的全景图卷。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骨头占卜不是简单的事
今天人类已能往返月球,探测千万里外的星球,对很多现象都能给予科学性的解释,知识较之古人不知要渊博多少,但是很多人的心态还是和古人相去不远。譬如说,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去回避灾难或获得幸福,因此有人观察茶叶浮沉的情况或砂土上爪迹,以为吉凶预示之机。中国古人也因同样的目的而向甲骨的神灵请教。
甲骨的占卜,是利用火烧灼龟甲或兽骨使骨甲破裂成纹,从而以骨甲上呈现兆纹的角度作为判断吉凶的卜问方法。甲骨文的“卜”字,作火烧灼甲骨后呈现分裂的兆纹形状。从兆纹所形成的角度可以得知问题的答案,故甲骨文的“占”字,作卜骨上兆纹的形状及一张嘴之形,表示以兆纹说话,即以兆纹呈现神灵旨意之意。根据发掘的材料,中国于5400多年前已有骨卜的习俗,但到七八百年之后的龙山时代才较普遍。商代之前施行用卜骨的地域甚广,包括现今的山东、江苏、河北、辽宁、吉林、河南、陕西、山西、四川、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从发现的频度看,占卜比较常见于东方的文化传统。商代以前占卜所使用的是牛、羊、猪、鹿等大型哺乳动物的骨头。龟壳板虽见于其前的墓葬,但比较可能是种装饰品或宗教仪式的用具,并不是占卜的材料。大致到了商代,人们才使用龟甲问卜,并有其比骨卜更受到信任的倾向,而且使用的动物骨头几乎都是牛的肩胛骨。
用骨头占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是材料的价格。骨头虽是肉食的废物利用,但在有史时期,人们只有在庆会祭祀时才屠宰大型的家畜,牛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宰杀的。而且一头牛只有两块肩胛骨。骨头要经过很多道修整的手续,包括锯、磋、挖、刻等等。以商代所用青铜工具的效率而言,一人一天恐怕完成不了多少片。有人实验,一天差不多只完成一板而已。很多人烧灼不得法,一天的时间也烧不出一个兆纹来。有一位材料科学专家发现,要把原料浸泡在水中几个小时,让骨胶原溶解流失,才能改变骨的骨质结构,而在一分钟烧出一个兆来。骨卜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施行的,这不但增加其神秘性,也建立了巫者的权威性。
古人认为骨有神灵,有预知未来的本事,能帮助人们解决困难。但骨头是不会说话的,从商代甲骨上的纹路角度与答案的统计知道,甲骨上的吉兆与兆纹形状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若要确定兆纹所代表的吉凶意义,就得通过另外的手续。从《史记·龟策列传》等后世的文献,参照后世少数民族的骨卜习惯,占卜咨询的步骤大致如下:在使用火烧灼前,首先与骨的神灵作口头的约定,以什么样形状的兆纹表示什么样的意思。譬如说,约定兆的横纹向上走表示肯定,向下走表示否定。相反的约定也可以。骨一经火的烧灼,立刻就可以显现纹路而得到答案是肯定或否定了。如此一来,如果能够控制兆纹剥裂的方向,就可以通过控制兆纹的角度,达到控制问卜人行动的目的。同样的,问卜的人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使神灵同意自己的意愿,以推行自己的政策,达到神权控制政治的目的。
教育是天生的赋性
把经验传给下一代是动物天生的赋性,故不管是原始或进步的社会,都会把教学之事纳入组织,差别只是规模的大小及精细的程度而已。到了适当的时候,社会就会要求父母把子女送到学校,接受能自立于世间的必要技能与知识。人类初生时没有分别,成长后却各具不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的文化,主要就在于经过了这一过程中不同内容的影响。
人类成长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各社会的教育程序也大概一致。在儿童入学之前,家庭要先教以语言,使其能表达思想,了解别人的意思。到了学校后,人就学习主要的三件事,即发展智力的认知性学习,确立价值观的情感性学习,以及发展操作技能的心理运动性学习。至于参与社会活动,作为行为准则的礼仪,则是高一层的知识,属于后一阶段的学习。那么,学习的概念是如何表现在我们的语言上呢?
学和教是一事的两个层面,甲骨文的“学”和“教”字都有共同的部分“爻”。“爻”字在后代的意义是卦爻,因此有人以为“爻”是交错的算筹形状。但是以算筹演算数学是很进步的事,其发展应不早于春秋时代。至于更为高深复杂的卦爻神道,更非孩童所能懂得的学问。原始教育的特点是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关系密切,因此“爻”所表现的该是一种一般入学儿童所能学和做的事,而非专职人员的专门知识。
起初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在社团中过生活。在以谋取食物为日常主要活动的古代,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制造工具、打猎或耕地等必要的技术。但当社会出现了阶级后,有些人就要多学当统治阶级的必要内容。《礼记·内则》说自帝舜至周代,教学的人分别有国老和庶老。商代以前的已不能征验,但至少反映学有阶级之分的后代观念。甲骨卜辞有“大学”的名称,可知商代不但孩童入学,一定也有为成人而设的高层次教学。卜辞有“教戍”“学马”“王学众伐于免方”,应是有关军事的训练;还有关于“多”入学的卜问,职责与举行礼仪时乐舞的演奏有关。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们可以理解商代高级的教学主要为祭祀与军事服务。负责教学的人自周代以来被称为师,师在商周时代是一种军衔。《周礼·地官》言师氏掌教育贵族子弟及王家侍卫,不但渊源自商代,也表明军事为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王朝的信史时代
中国古史中当阶级已确立,国家制度化,个人对于社会的义务强化,且已有文字的记载,即已进入信史的时代。此阶段的成熟期可以夏、商、周三代的王朝为代表。这时期掌握政治上最高权力的人被称为王。就目前的材料看,王的名称虽是商人首先使用的,但它很可能承继自夏代。王权虽是种颇为抽象的概念,却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或国家所必须有的制度。一旦有了文字,人们一定要想办法用文字去表达其权威与地位。如此抽象的概念,不外用音读的假借或与王权有关的事物去表达。“王”字的创造是否借用什么事物去表达?是否和其时的社会结构有关呢?
“王”的甲骨文字形很简略,较早字形作高窄的三角形上有一短横,很难看出其创意。或以为它像火炎形、牡性器形、斧钺形、君王端坐或冠冕形。它们都可以与王的权威取得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果不以之与其他字形和字义相近的字进行比较,就很难确定何种说法较接近原来的创意。甲骨文及金文的“皇”,不论在字形、字义、字音上都和“王”字相近,宜于进行比较的研究。“皇”字或以为像火辉煌、王戴冠冕,或冠冕之形。“弁”字的小篆有三形:一作人戴冠形,冠上有三岐突出的装饰。甲骨文及金文的“弁”即可能是此形的前身。“弁”字第二及第三形则分别像双手捧一顶三角形及穹顶之帽形。如以“皇”字与之比较,“皇”字应是“弁”字的人所戴之有三岐突出的帽子形。金文有一形作人加冠形,冠亦作三角形。也许是巧合,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君王也作和甲骨文的“王”字同形状,作三角形之上有二短横。王权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所必须有的制度,为什么古代的人会以帽子去表示?应也是值得探寻的。
冠冕可能在衣制中最不具实际效用,但却是很多民族的权威象征。人们往往因过度夸张其象征作用而有损其实用性。帽子的效用,我们可以想象,第一是增加美感。因此甲骨文的“美”字就作一人的头上装饰高耸弯曲的羽毛或类似的头饰状,来表示美丽、美好等意义。
最先,政治上最具权威者叫王,神仙世界最具威力者叫帝。到了商代末期,某些王于死后也被尊称为帝。周人克商后沿用王的称号以称在世或去世的王。东周时王室衰微,有些诸侯的实力远较王室为强,大概认为应该拥有比周王更具威风的名号。秦与齐曾一度采用帝号。也许因此人们兴起以帝号命名传说的古帝王。后来,慕古的人更以伟大、辉煌等形容意义的“皇”字,称呼传说比黄帝更早的三皇。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他认为自己的威权和统辖的领域,超过所有古来的政治人物,乃采用“皇帝”合一的名号。此后的当政者,不管其能力及疆域的大小,都无愧地承继这个最伟大的皇帝名号。王就成为次一级政治人物的称号了。(许进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