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复刻式翻拍为何仍翻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复刻式翻拍为何仍翻车?

来源:文汇报2023-09-06 09:04

  作者:黄启哲

  他们还是对古装偶像剧的“鼻祖”下手了!

  翻拍自《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剧集《花轿喜事》,一开播,就被网友“嘲”上热搜。这一次,不知该说是主创学乖了——终于不再肆意“魔改”剧情;还是该说主创更懒了——不仅情节场景完全照搬,连主角的台词也几乎是复制黏贴。可就是这样的“复刻式翻拍”,与原版一对比,仍是从选角形象气质,到表演运镜,再到服装置景,全方位地露了怯。难怪网友吐槽:“抄都抄不明白!”

  照理说,“复刻式翻拍”虽难成为惊艳观众的“爆款”,但多少算是能够保证品质及格线的保守策略。首先,剧情铺排上“有本可依”。改编自席绢言情小说“花嫁系列”的《上错花轿嫁对郎》,把多部小说融于一炉,集纳精华情节和几组人物,边疆沙场与商贾之家双线叙事,情节紧凑而不失轻松诙谐。进而,青年演员表演“有章可循”。在导演调教、雅致妆造的加持下,两位女主演黄奕与李琳演绎的扬州美人,一个娇憨烂漫、一个典雅雍容,真可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让人百看不厌。再加上灵动的运镜、考究的服饰等等,即便放在20多年后的今天,也能让Z世代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有了前人成熟的探索,结合当下更充沛的投资、拍摄、场景等硬件条件,本来该有更完满的呈现。

  只可惜,《花轿喜事》扑面而来的,是“东施效颦”的草率与笨拙。选角上,抛开颜值比较,原本为大户人家的闺秀杜冰雁,偏偏找了一位皮肤偏黑的瓜子脸女演员。原本出身商贾、韬光养晦的男主角齐天磊,生生给演出了几分反派的阴气。而久经沙场的大将军袁不屈,生得粉面却表现木讷。这些演员集体被吐槽“辣眼睛”。而“依样画葫芦”的大小情节里,新版主创为数不多的“自由发挥”,也暴露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苍白与粗糙。就拿一切姻缘伊始的“上错花轿”这部分来说,原版突出的是一个“巧”字,虽有从主角到丫鬟媒婆对白的辅助解释,但主要依靠关键时间、突发因素、嫁妆信物与角色行为选择的阴差阳错,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到了新版《花轿喜事》,仿佛生怕观众看不懂,表面上每一个角色都在不停强调“一定不会错”,可从出嫁日期到盖头信物错换等等情节的强化,都像是一场事前张扬的“调包”。让影像叙事功能完全丧失,更让中国民间文学传统里“无巧不成书”的那份独有韵味丧失殆尽。

  “翻拍”一定是流水线炮制文娱产品的结果吗?不尽然。从前的改编经典、翻拍热门,不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超越、颠覆前人的抱负,多少也带着旁逸斜出、旧瓶新酒的自觉与旨趣。从《新龙门客栈》到《青蛇》,徐克正是靠着一批改编经典,树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影像美学风格,更为经典文本与家喻户晓的人物带来更丰富的解读空间。也正是因为一代人开一代之生面,所以每每翻拍金庸武侠,光是“杨过”“王语嫣”等人气角色的选角,就能掀起全民级话题。与角色贴不贴、是不是众望所归,都是民众津津乐道的。

  可到了这两年,不止《上错花轿嫁对郎》“惨遭”翻拍,但凡稍有热度名气的影视剧,都成为影视制作方的实验田。影视主创何以顶着网友的骂声屡拍屡败,越翻越烂?“翻拍”似乎成了制作方影视选题策划会上创意枯竭的“救命稻草”,应付投资方平台的“安全牌”。在拿不到超级IP、攒不出顶流局时,“翻拍”仿佛沦为保障资本逻辑生产线不停摆的过渡产品。因而,接到这类项目的主创,似乎也是抱着“反正怎样都会被骂”的消极心态,只把“翻拍”当成是行活儿——凑合凑合得了。可是,在影视资源全面网络化的今天,观众可以轻易收看经典和原版,倘若翻拍毫无新意甚至水平倒退,又有何存在的必要?不过是又一次在残酷对比下,徒留观众忆往昔的嗟叹,不过是在又一次的营销热搜里,令影视产品再一次成为流量演员、爱豆专供粉丝的“周边产品”。(黄启哲)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铁军:AI重塑电影未来

  • 在社会加速运行背景下,如何重构消亡的北漂爱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