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仕林
距离《牛皮》和《牛皮2》的问世,刘伽茵再执导筒拍摄《不虚此行》,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四年的时间。由此也存在了一种可能性,即在长时间的思考摸索中,让刘伽茵得以不断地做加减法:增加电影的思想厚度,减少冗杂的视听技巧后,呈现出了闻善这一“掉队”编剧在偶然机会下为他人写悼词谋生的生命历程。电影中的闻善与各色普通人相遇并慰藉他们,他对他人生命旅途故事的书写,也照见了自己并找寻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
《不虚此行》剧照
“洗耳恭听”的闻善
《不虚此行》事实上安排了双重的“聆听”:第一重来自于闻善,将他的名字反过来便是“善闻”,即善于倾听的人——既是他在写悼词的调研中要倾听他人的讲述,也是他的内向的性格使然,人群中的他本身就是倾听者;第二重来自于该片的英文片名“All Ears”,中文翻译为“洗耳恭听”,这种全神贯注的倾听状态,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电影角色的,还是导演刘伽茵和观众的。作为电影的主要创作者,刘伽茵要在创作中不断地倾听他人的讲述,不断地倾听自我,正如闻善在倾听自我时所投射出的小尹。当《不虚此行》在银幕上开始演绎,观众便不仅仅是放映场域中的“观看者”了,而是在电影人物与自我阅历的比较中,完成了个人叙事的对照。
电影中的闻善是编剧,也是悼词写作者。作为编剧,他要去观察生活;而作为悼词写作者,则要聆听逝者家属的叙述。为了写出好的现实主义剧本,闻善选择在殡仪馆观察,潘聪聪发现了他的“才华”并让他成为写悼词的人,而写悼词又影响他再次走上剧本写作的路途。不过,作为普通人的闻善,也指向了处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无论是电影中去世的亲朋好友,还是银幕前的观众,每个人都不断地倾听过他人的故事,但也有可能错过了太多可以倾听的机会,以至于会懊悔、会埋怨,乃至歇斯底里、胡搅蛮缠,却又在“洗耳恭听”后照见自己并修正着日常生活的轨迹。
他人即自我镜像
在路演或采访中,刘伽茵多次表示《不虚此行》中的闻善是她的自我投射。如观众所见,电影中的小尹也是闻善对自己剧本中角色的投射。这里的“投射”,更多展现的是作为文学艺术创作者视角上的角色想象。但不止如此,闻善在为别人写悼词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个困境也是他的困境,这种来自他人对自我的观照,于观众更能产生共鸣。
电影几乎是在闻善的视角中展开。忙碌的王先生不仅失去了陪伴父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机会,孩子也得在生病的情况下才能“马上”顾及;万晓梅不停诘问悼词的准确性,不过是对自己在兄长身上的愧疚感觉不安;老陆非亲非故的伙伴虽突然离去,他却将逝者当作将事业进行到底的精神支柱;方阿姨带着癌症努力生活,在回忆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悼词;业余做配音视频的甘敬,已经离世很久却仍有人找上门来怀念。老陆、方阿姨等人在与闻善沟通时,总会或多或少地以镜子、窗户玻璃等镜像的方式出现,细细咀嚼,这何尝不是电影创作者的巧思,隐晦地传达着他人与自我关系的思考。
从宏大历史来看,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所谓的“普通人”,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情境里。闻善也一样,他与自己的父母虽联系却也沟通较少,与身边的朋友、师长似乎都处在隔膜之中,他所见的每一位需要被悼念的人,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己的影子,也正印证了这句话: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因而,闻善以及电影之外的刘伽茵,其实是在他人的旅途参照中进行着自我书写。
芸芸众生的一击
细看主创团队,很容易便能发现《不虚此行》是典型的“学院派”作品,整体的视听手法看起来稳重而简洁,却也能发现其在高度参与电影叙事方面的追求。《不虚此行》并没有使用复杂的摄影调度,甚至可以发现电影中几乎大面积使用的是对称构图的固定机位,角色都框定在了矩形的窗户、门庭等内部景框中。电影故事发生在被中轴线平分的北京,对称而平衡的构图方式,其实在画面上为故事的地理乃至于社会状态做出了注脚。同样,电影也为观众提供了观察北京这座城市的别样视角——闻善和他要面对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北京的“平凡人”,而他们所面对或背对的门窗之外,也是与他们相似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在匆忙着行走,就像电影中的闻善和邵金穗从地铁站出来,拥挤在人群中难被发现。
可贵的是,《不虚此行》通过影像构建闻善对自我价值认识的转变过程也是隐秘而克制的。在邵金穗出现之前,作为倾听者的闻善不仅总是背着窗户,所有可以顾及到他面部的光源也总是处于关闭状态。在画面中,闻善也是长期处在画面的二分之一以下,摄影机居高临下的姿态中隐含的正是这个人物的不起眼之处。电影后半部,与其说邵金穗是闯入者,不如说她是闻善人生的必然经历——长时间的悼词写作已然让他忘却了自己生存的价值,但对自我的召唤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如果说召唤有着内外之别,那么小尹是内部的,而邵金穗则来自于外界。由此,闻善不再只有倾听,而是成为了甘敬和他自己故事的讲述者。此时,电影中的光线逐渐移到他的面部,他在画面中所占据的面积也越来越大,直到片尾骑单车段落,他的面部特写的出现,聚光灯下,寓含着普通人在自己周遭的世界已成为主角。
《不虚此行》将殡仪馆作为故事切入的角度,总会让人以为这是关于沉甸甸的死亡议题的电影,但细看之后会发现,哪怕是普通人的死亡,都不是为了死亡而存在。所谓向死而生,更多指涉着还处在生活中的人。由此,也就得以解释,影片中的闻善从开始对自己平淡人生的“第二幕”处处绝望,到经历过无数普通人的生命旅途为他带来的心灵击打,并非传统电影叙事转折点上的重重锤击,而是水滴石穿式的,在“洗耳恭听”的量变中引起质变,“顿悟”后重新上路,即便只有一个人怀念,那样的人生也是不虚此行。
(作者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