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莫斯科行动》:动作戏癫狂,文戏略薄弱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莫斯科行动》:动作戏癫狂,文戏略薄弱

来源:澎湃新闻2023-10-02 08:49

  作者:曾于里

  《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下文简称《莫斯科行动》)是邱礼涛导演今年继《扫毒3:人在天涯》《暗杀风暴》《绝地追击》之后的第四部电影了。拍片速度极快是邱礼涛的特色,也不可避免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鉴于此前三部作品的平均口碑不算太理想(虽然也不至于太拉垮),《莫斯科行动》难免让人隐隐担忧。又鉴于《莫斯科行动》是刘德华联合监制的作品,刘德华本人也是特别主演,而邱礼涛与刘德华合作的作品口碑都还不错(比如《拆弹专家》),《莫斯科行动》也大有可能是邱礼涛比较用心、发挥也比较好的作品。事实证明,确是如此。

  《莫斯科行动》海报

  《莫斯科行动》改编自真实犯罪案件。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经济曾短暂陷入失序状态,物资极度匮乏。这也就在国内催生了一批“倒爷”,将物资贩卖到俄罗斯,在国内很便宜的东西在俄罗斯一倒手,价格可能就翻了好几倍。

  从北京开往莫斯科、耗时6天6夜的K3次国际列车,既是“倒爷”通往财富之路,也是劫匪的犯罪天堂。1993年的5月26日至31日,K3次国际列车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列车大劫案,前后共有四个犯罪团伙利用车上治安空虚的时机,轮番疯狂洗劫前往莫斯科淘金的中国商人,犯下抢劫、强奸和杀人等滔天罪行。中国警方迅速组成专案组,前往俄罗斯进行跨国缉匪。

  在电影中,悍匪集团以苗青山(黄轩 饰)为首,成员包括苗青山的弟弟苗子文(谷嘉诚 饰),苗子文的女友真真(文咏珊饰)等人;中国派往俄罗斯缉匪的警察团队,由崔振海(张涵予 饰)带领。在警匪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华人通”瓦西里(刘德华饰)身份神秘、立场游移,他是黑是白?

  犯罪的外壳下,“动作”才是《莫斯科行动》最大的卖点。这也是邱礼涛动作电影的惯常操作——一旦找到一个与动作戏相匹配的故事,邱礼涛就会将“尽是过火、尽是癫狂”的动作戏发挥到极致。《莫斯科行动》的动作戏占据非常重要的篇幅,电影前后至少有四个大场面的动作戏。

  一上来的火车打劫,美女负责踩点,有人持斧砸门,之后有恃无恐地掠夺,分工明确、一气呵成。火车的空间逼仄狭窄,劫匪的斧头寒光闪闪,令人颤栗,乘客手无寸铁,惊恐无助……“开胃小菜”的动作戏,已经将悍匪的猖獗狠戾体现得淋漓尽致。

  抵达莫斯科后,莫斯科地下水宫的摩托车追捕戏,是少见的新颖又过瘾的动作戏。电影一比一复刻了莫斯科从沙皇时期就开始修建的下水道,它是一个开阔与封闭兼具的地下空间,三回九转又四通八达,这给动作设计带来了比较大的发挥余地。摩托车的引擎声、水声、枪声交织,摩托车疾驰的速度感、警匪追逐的速度感、地下水开闸倾泻的速度感共振,一切又都在发生在处处是障碍处处有生机的地下空间中,惊险刺激也进一步浓缩。

  接着就是火箭基地的大战。三方势力的枪战打头阵,汽车拦截战斗机的场面大开眼界,电影直接炸掉了一架1:1还原的cy-27战斗机。邱礼涛的动作戏尤爱爆炸戏,《莫斯科行动》果然没缺席,火箭基地大战中大炸特炸。只是爆炸场面对特效要求更高,《莫斯科行动》的特效称不上高配,有时越炸越露馅。

  本以为电影的动作戏到此为止,在押送劫匪回国的火车中,还有一场重磅的火车劫囚动作戏。由于俄罗斯与我国的火车轨道不同,所以在火车入境的关口必须进行两个小时的换轨。这个换轨的档口,苗子文等亡命之徒为救苗青山,先是炸火车劫火车,之后与警方展开肉搏与枪战,最后有命悬一线的人质劫持……虽然首尾两场动作戏均发生在火车上,但目的不同,设计也截然不同。

  除了这几场重点动作戏外,电影中发生于莫斯科的汽车追踪与反追踪,广场上的汽车追杀等动作戏,也有出色的设计与调度。

  =  《莫斯科行动》的动作戏颇为癫狂,让人印象深刻。与杜琪峰、陈木胜、林岭东、邱礼涛等导演合作多次的金像奖动作指导李忠志,为电影的动作戏加分不少。

  但坦诚地说,跟精彩的动作戏相比,电影的文戏还是比较薄弱。

  崔振海代表的正面角色,发挥空间比较有限。崔振海很有魅力,一方面来自张涵予自身的气场,另一方面来自主旋律作品中对于我国警方正面形象的烘托,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英勇无畏地与亡命之徒展开殊死搏斗。电影给崔振海设置了小洁癖和强迫症的性格,让这个角色多了一丝个性化的“人味”,并在破案中发挥了作用。只是仅凭这一点,不足以让人物丰满起来。

  事实上,由于我国警方在俄罗斯并没有执法权,也不能持枪,当时两个国家之间也没有引渡协议,中国警方如何在人生地不熟、尤其是当时处于失序状态下的莫斯科查询罪犯的踪迹,与罪犯斗智斗勇,还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都是文戏可以发挥的空间——虽然操作难度也很大。电影没有突破这一难关,比如关键证据的获取,主要还是来自嫌疑人的“内讧”,以及嫌疑人提供的口供。

  如果说崔振海是绝对的“白”,那么,苗青山就是绝对的“黑”,这是一个很纯粹很彻底的邪恶之人。在音乐会上被人提醒不要大声喧哗,苗青山人模狗样地道歉,但音乐会结束,马上跟踪此人到他家,对方开门后直接抓住他的头一下下砸向门框……这个小细节就将苗青山的反社会人格给立住了。

  电影给苗青山的一些设计,凸显这个邪恶之人的反差感,比如他在音乐上有很高的天赋,尤其热爱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比如他智商极高,在警方的布控之下,还是堂而皇之地从音乐厅逃离……电影请来带有强烈文青气质、并且几乎都是演好人的黄轩来出演苗青山,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反差感。

  瓦西里的人性颜色是“灰”,他游走于善恶之间,这让角色有比较大的表现空间。瓦西里原名刘玉虎,他很聪明也懂技术,只是在贪欲下走了弯路,通过走私赚了第一桶金,也因此入狱。苗青山曾是瓦西里团伙中的一员,是瓦西里的徒弟。当年为了能够见刚出生的女儿一面,瓦西里供出苗青山,苗青山入狱,从此他对瓦西里耿耿于怀,并变相让瓦西里的妻女成为他的“人质”,瓦西里由此不知道女儿的下落。如今的瓦西里在莫斯科混得风生水起,但妻女始终是他的软肋。苗青山以女儿的安全威胁瓦西里,要瓦西里跟他干一票大的。

  瓦西里良知未泯,也许也想做个好人,但他的选择空间有限。一边是苗青山的威胁,一边是崔振海的人心攻势,以及“回头是岸”的平淡人生的召唤,瓦西里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就电影中瓦西里的人设来说,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有可能,只要谁能让他见到女儿,他可以选择白,也可以选择黑。电影还是没能给出一个足以一锤定音的理由——为什么最后关头在火车上的瓦西里,会毫不犹豫站在警方这一边?当然,瓦西里的结局处理也着实微妙。一直渴望见到女儿的瓦西里,如愿“见到”了女儿,却也“见不到”女儿。

  电影的几个主演角色都选得不错,适配度也很高,但他们也确实与那种经典化的人物形象有距离。因为电影的落脚点是主旋律,所以哪怕编剧很努力要去深挖苗青山与瓦西里的犯罪动机,也只能在很安全的领域里说一说。比如苗青山的父亲曾是小提琴手,苗青山有很幸福的童年,但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给酒鬼后,他的人生开始出错。苗青山的童年经历很不幸,这种“不幸”也很个人化,丝毫不敢去说点时代的不是。瓦西里亦然,他的出错仿佛也只是个人的一时贪婪而已。

  但其实,1990年代我国也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一些矛盾突出,国内也发生了很多轰动一时的重大案件。国际大案的发生与当时国内的氛围或许也有所关联。电影对此只字不提,倒是不避讳地揭了苏联解体后莫斯科一片混乱的老底。

  总的来说,《莫斯科行动》的文戏只是就事论事把事情给交待了,对时代几乎没什么有效的延伸性解读(依靠观众的过度阐释不算)。但如果观众是动作戏爱好者,那么《莫斯科行动》或带来又燃又爽的观影体验。(曾于里)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