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四张机》到《庭前》:话剧九人的探索与追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从《四张机》到《庭前》:话剧九人的探索与追问

来源:北京日报2023-10-10 10:29

  作者:曹雪盟

  这个9月,话剧九人新作《庭前》与观众见面。

  一座威严的建筑矗立舞台之上,时而是法庭,时而是客厅,时而是工作室,时而是庭院。所有的故事,都在这“庭前”展开。剧中男女主角郎世飖与尤胜男便相识于这法庭之上,从惺惺相惜的郑重承诺,到联合创立律师事务所的并肩作战,再到分道扬镳、覆水难收……岁月流转,二人的悲欢离合,映照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这是话剧九人至今体量最大的作品——演出时长近200分钟、剧作时间跨度近30年,60余个角色、十数桩案件汇聚在这方寸“庭前”,尝试于光阴流转间映见世事明灭、人情冷暖,借角色之口探讨法律与情理、理想与现实、坚守与妥协等议题。

  这个9月,话剧九人迎来创建12年。《庭前》则成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的收官之作。在这部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前作《四张机》和《双枰记》中诸多故人的命运发展、故事结局。或是再度登场,或是出现在台词中,又或是成为新故事的主角,《庭前》给出了一些彩蛋、补全了一些意难平,也画上了一些圆满或不够圆满的句号,让那些在这片“民国知识分子宇宙”中出现、相遇、分离的人物,实现了独立时空中的生长。

  从2012年5月,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在南京大学首演后爆红,到话剧九人接连推出5部作品,每逢演出,所到之处一票难求、粉丝追捧的盛况,都展现着民国知识分子题材戏剧正逐渐走向大众。创作者对时代的回望、对严肃议题的关注、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局的探讨等,让作品具有了独特气质和鲜明品格。

  纵观话剧九人的5部作品,其“民国知识分子系列”戏剧的基本风格一以贯之。文人情怀、思想争鸣,以语言为主要推进方式,对白密集高频、用典隐喻繁复,将故事置于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以几个人物的经历遭遇或人生命运切入,力图见微知著,呈现四两拨千斤之感。

  《四张机》发生于救亡图存的民族历史关键时刻。作品严格遵循古典的“三一律”结构,以“三位教授面对四张试卷的招生理念之争”,直面新旧文化、教育公平、性别平权等诸多议题。四张考卷、一夜辩论,录取与不录取的唇枪舌剑背后,是一场关于家国命运的求索。拉开“民国知识分子系列”大幕的《四张机》,以20世纪初发生在北大的一则“轶事”为灵感,撬动有关知识分子在新世界的潮水势不可挡涌来之时,怎样寻找出路、选择道路的思考。

  第二部《春逝》则取材自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以及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顾静徽。历史上,这对物理学双姝的人生曾在一年间短暂交汇,又再度分离。《春逝》便于此处起笔,在一场指向离别的相逢里,绘出一幅有关理想、信念、女性等话题的温柔画卷。这一次,剧作高扬女性意识,思索与挣扎仍在,却无尖锐凌厉之色。

  及至2021年的《双枰记》,尽管舞台与人物仍是与《四张机》相近的“三个教授一台戏”,台词也充满激辩交锋,但却如编剧、导演朱虹璇所言,“割舍了《四张机》里的热血和书生意气,变得更沉郁、容忍。”这部作品,少了文人式的想象和技巧,多了沉静、复杂和厚重。《双枰记》的剧情在不眠夜的谈话中戛然而止,并无意于结果如何。

  相较于前三部作品,2022年首演的《对称性破缺》显得颇为不同。故事的主人公以叶启孙、吴大猷和吴健雄这三位对中国物理学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为原型,由3名演员分饰几十个角色,时间跨度80载,地理空间横越数千里,在舞台上将那一段“群星闪耀时”娓娓道来。创作者将“对称性破缺”由物理概念转变为一种意象,将历史真实、物理理论与艺术表达熔于一炉,带着科学的浪漫和诗意成为人物命运的隐喻。而三位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也由此及彼,照见那许许多多在时代车轮和历史洪流中参差不同、令人唏嘘的人生,也照见一代又一代人追问真理的不止步伐和追问意义的不停奔跑。

  在《庭前》中,创作者延续了前作对更长时间跨度、更广空间维度内容的关注,并进一步尝试与更广泛人群和真实世界建立深远联系。《对称性破缺》呈现3个个体与时代的狭路相逢,《庭前》则将故事结构在一对人物关系中,以二人的情感变化折射历史的印痕、社会的变迁、观念的转变。一面是家、一面是国,一面是小我、一面是大我,两相对照、双线并行固然会增加作品的厚度与广度,但也对处理千头万绪、枝蔓细节带来更高要求。

  作为系列的收官之作,《庭前》勾连起前作中诸位“故人”,写完了后半部文章。但要将这些人物恰当地一一置入新作之中,必然离不开精巧的设计和衔接,在丰满剧情的同时也难免一再扩大作品体量,过于驳杂、分散焦点。同时,与前作联动是话剧九人独有的特点,但倘若观众未曾看过前几部作品,不了解“卢泊安”“程无右”为何人,则不免影响理解,难以与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剧情产生共情。

  故事的结尾,一切尘埃落定,尤胜男来到渡口,即将踏上新的旅途。轮渡售票员代她求了一枚签,签上写道“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不远处,成为私塾先生的郎世飖正在教学生《太真外传》。两人相对伫立,回头望去,一片静默中,他们之间,是走过一生的烟波。

  这样的结尾,令人看到与《对称性破缺》相近的韵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称性破缺》打动人心的力量,在留白、在内敛、在克制,在于“退步原来是向前”般的别开生面。但《庭前》高潮段落大量的辩论呼喊、锐意争锋,则仍呈现出一种较为直给的输出和情绪满溢之感。当观众必得以大量精力分辨台词、梳理逻辑,期待中那如一枚橄榄般反复咀嚼的余韵便难免弱化逸散。

  无论是不断打磨调整的《春逝》,还是今年春天以新卡司、新角色、新剧本、新舞台再度上演的《四张机》,话剧九人能够赢得市场与口碑长红,离不开不断的向内审视与自我更新。走到《庭前》,一段故事就此收束,新的路途也自此展开。前路漫漫,期待话剧九人不畏崎路、不停追问,如《四张机》主题曲《知我》唱的那样:“待到多年以后,文章气节莫白头。”

  (作者为青年艺评人、媒体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