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半生心血泪 一部《大宅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半生心血泪 一部《大宅门》

来源:北京晚报2023-10-14 10:47

  作者:邱伟 王金跃 路艳霞 王润

  以电视剧《大宅门》闻名全国的著名导演郭宝昌,10月11日在京病逝,享年83岁。惊悉噩耗,曾受郭宝昌关照提携过的张艺谋、陈凯歌纷纷发布悼文追忆。参演《大宅门》的演员刘佩琦、何赛飞都通过微博表达对郭导的不舍之情。根据本人及家属意愿,郭宝昌导演的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郭宝昌的家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他身前交代,不想因为这事麻烦大家。”

  半生心血写就一部《大宅门》

  郭宝昌1940年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2年,郭宝昌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1980年导演了刑侦电影《神女峰的迷雾》,受到关注。1991年,郭宝昌执导了由张丰毅、石维坚、施京明等主演的历史剧集《淮阴侯韩信》,1994年拍摄了由姬麒麟、柳格格、鲁继先等主演的电视剧《大老板程长庚》,1997年执导了由斯琴高娃、刘若英、邱心志、朱旭、雷恪生、黄海冰等主演的历史剧《日落紫禁城》。

  在郭宝昌执导的影视作品中,最为观众熟知的是他编剧并执导,讲述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恩怨的家族剧《大宅门》。2001年,由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何赛飞等主演的《大宅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当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大宅门》是郭宝昌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他一生经历坎坷,自幼丧父,儿时两次被卖,后被同仁堂乐家乐四老爷收为养子。电视剧《大宅门》中主角白景琦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养父,李香秀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养母。《大宅门》的剧本倾注了郭宝昌半生心血,创作历经四十载。他16岁就开始动手写家族题材小说《大宅门》,小说写了一半,郭宝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老师的支持下创作《大宅门》的电影文学剧本。后来郭宝昌被下放,文稿被查抄。多年后冤案平反,但《大宅门》手稿因离婚等原因被毁。

  拍摄电视剧时,郭宝昌已是花甲之年,历经数稿写成的《大宅门》,宛如清末民初微缩版的红楼传奇,复活了几经沉浮的宅门往事,呈现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郭宝昌坦言剧本三分虚七分实,肚里还有一大把的故事没有说尽。

  第五代导演的兄长和朋友

  郭宝昌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伯乐。1983年,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职的郭宝昌突破了传统的论资排辈大力扶植新人,在他的支持下,张艺谋、陈凯歌推出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第五代导演代表作品。十多年后,郭宝昌拍摄《大宅门》时,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何群等导演也在剧中集体“跑龙套”客串出演。

  惊悉郭宝昌逝世,张艺谋发文悼念“不胜哀伤”:“82年毕业分到广西厂,初来乍到的几个年轻人,得到‘郭爷’的举荐和欣赏,感恩之心至今铭记。几个人凡去他家蹭饭时,回回听他聊‘大宅门’梦,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令人唏嘘。郭宝昌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仍有大宅门……”

  陈凯歌发布亲笔悼文追忆郭宝昌:“宝昌宝爷是我的师兄、朋友和老师,在我拍第一部电影时给过我很大的帮助,至今难忘。宝爷的血脉和北京联系在一起,他因此才拍出了《大宅门》这样的经典作品,北京也因此而记住了宝昌的名字。回想他的音容,心中满是眷恋,愿他的在天之灵永远属于北京。”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真的非常难过,这是影视界重大的损失。”电影《开国大典》的导演之一肖桂云难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肖桂云回忆,郭宝昌是59届导演系的,而自己是60届的,“我们的老师都是田风。” 1959年,19岁的郭宝昌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风的力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老师的支持下,他动笔创作《大宅门》文学剧本。“《大宅门》的创作经过非常坎坷,上学期间郭宝昌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期间稿子被焚烧了多次,但他一直坚持着。恢复工作后,马上就投入到创作中去。他的导演才华有目共睹,大宅门的故事也深入人心,这是对他努力最好的回报。”肖桂云说。

  2007年,肖桂云和丈夫李前宽一起执导了电视剧《苍天圣土》,邀请郭宝昌在剧中饰演一个正义人物冯老枪。在肖桂云看来,生活中的郭宝昌是一个敢说敢干、是非分明的人,“我和李前宽导演以前经常和他一起去看望师娘,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惊悉郭宝昌导演仙逝不敢信,经核实后内心无比悲痛,太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前几天给我发微信说10月21日发布小说《大宅门》,我还说又能见到宝爷了,没想到……就差10天。”在电视剧《大宅门》中饰演“白三爷”的演员刘佩琦通过微博发文悼念,“回忆我与宝爷合作的点点滴滴不禁泪流满面,人走了可宝爷在我心中树起的那座丰碑永远不会走,永远封存在我心中,愿宝爷一路走好,在极乐世界里再续辉煌,用你写的台词说:‘人人都能看得见’,宝爷您西鹤平安,刘佩琦永远怀念您!”

  在《大宅门》中饰演“杨九红”的演员何赛飞通过微博发文悼念:“我们尊敬的郭宝昌导演谢世了,当年和郭导拍《大宅门》时的情景一涌而上,您洪亮的声音犹如在昨天,您亲切的笑容好似就在眼前。想着眼泪又不住地流。我们会想念您的,亲爱的郭导!”演员马思纯也在微博发文悼念:“宝昌导演一路走好,儿时能和您合作参演《大宅门》,是我永远的荣幸。”

  毕生热爱京剧 倾心研究国粹

  郭宝昌以自己26年宅门生涯写就的《大宅门》于2001年问世,剧中90%的情节均有据可查,作品同他本人一样命运多舛,四写四毁,却依然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直至成为传世之作。《大宅门》是郭宝昌生命的全部,晚年,这部作品相继搬上话剧和京剧的舞台。

  演员朱媛媛曾在话剧《大宅门》的发布会上透露,郭宝昌太爱这个戏了,排练过程中,他每天都早早就到排练场,风雪无阻,“他给我们讲戏,讲老北京的市井人情,也讲他的生活。看我们排练,他都会掉眼泪,让我都惊着了!”

  郭宝昌曾经说过,“我这辈子没结识过什么大人物,在小人物的河流中蹚来蹚去。”在2021年出版的自传体散文《都是大角色》中,郭宝昌写的生命中结识的重要人物,奶奶、王师傅、猴三儿、女张飞、琴人、钱儿爷、小伙计、大哥、杜伯伯,还有大宅门里头的两位小姐雯和芹。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宝爷”眼里,他们都是大角色。应该说,《都是大角色》是大宅门里“小人物”的传记,也是他的自传,郭宝昌用这些各赋异禀的“小人物”串联起自己八十余年曲折人生路上的雪泥鸿爪,继续讲述《大宅门》里的故事。

  郭宝昌晚年创作的另一本书《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同样惹人关注。这是热爱和研究了京剧一辈子的郭宝昌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共同完成的。郭宝昌懂戏,堪称活的京剧百科辞典,多年来,他把京剧艺术总结为“芜杂万象,千奇百怪,流光溢彩,游戏心态”——这“游戏”二字正是郭宝昌数十年思考总结,交给大家用来打开京剧艺术大门的钥匙。

  得知郭宝昌去世的消息,曾经和他合作过京剧《大宅门》的青年导演李卓群哭诉道:“我们几个人之前还在商量,大家已经快有一年没有见到郭老师了,打算21日左右跟郭老师一起聚聚,为他的新书搞一个庆祝的仪式。正在这个时候,突然看到师娘发这个信息,心里特别难受。刚才何赛飞老师打电话时也是一直在哭。”

  李卓群回忆,她和郭宝昌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2016年,“当时他为京剧《大宅门》寻找合作者,别人推荐他看了我们《惜·姣》的彩排录像,影像其实非常粗糙,但他觉得我们这个小团队非常有年轻人的创新气息,他说‘京剧是人创的,也是人创新的’。还跟我们说,千万不要在乎别人对新编戏的态度,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部老戏、经典戏,当年都是新编戏,《大宅门》也是从无到有的。”

  李卓群坦言:“郭老师跟我合作其实是顶着很大压力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论资排辈的,而我就是一个做小剧场京剧的小导演,认识郭老师的时候还不到30岁。所以他对我真是知遇之恩了!而且老爷子把我们这个特别年轻的团队带到了一个高度,他跟大家的交流,对我们提升非常快。”

  “郭老师平时经常给我们发信息打电话,关心我们的创作。今年我的新戏官宣时,他也特别关心我们的创作情况和进展。我还跟他讲,北京曲剧团也非常渴望能把《大宅门》曲剧版搬上舞台,老爷子非常开心。”

  李卓群特别感慨,“老爷子从没跟我们提过自己生病的事,但他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说:‘想到什么事儿就赶紧去做。’他以前不是这么跟我们说话的。他还说,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每一个戏都当成最后一个戏,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所以每一个戏,我们都会尽全力去完成的!”(邱伟 王金跃 路艳霞 王润)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