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锐
日前,一部58万余字(上下两卷)、以深圳一个移民家庭四代人的故事为切口,展现从抗战时期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长篇小说《寻》在穗首发。该书的作者杨黎光,作为多年来活跃于中国文坛的深圳作家之一,其作品中始终凝聚着浓厚的深圳特色、时代质感。在这部新作中,“寻”为主题首尾呼应,寓意“莫忘来时路并砥砺前行”。深圳特区报记者近日对杨黎光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书中的故事,和故事之外的创作思考。
长篇小说《寻》
找准移民城市特质,完成一次对芸芸众生的“写生”
从1992年算起,这已经是杨黎光来深的第31个年头,从媒体人到写作者,杨黎光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深圳的城市建设。“这一生,半辈子都在深圳,我把最黄金、精力最旺盛的时光留在了深圳,见证了改革开放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他所说,自己拥有的“不仅仅是对城市的感情,更是一种见证城市发展的独特感悟。”为深圳写一本文学“大书”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在他的心中扎下深根。用一部饱含自己在地生活经验和社会观察的长篇文学向这座城市献礼,成为了杨黎光最大的心愿。
然而,对于写什么、选取什么样的角度,杨黎光经过了慎重的考量。尽管多年来,他凭借多部重磅报告文学作品获得了业内外的关注与认可,但最终他选择以长篇小说这一既需要现实基础、又极富文学想象和叙事承载力的形式,描绘出时代浪潮席卷之下,城市与人民、家与国的变迁。
大体量的长篇小说,往往考验着创作者对文字和故事逻辑的组织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创作经验的成熟度。早在来深工作之前,杨黎光便已有两部长篇小说出版。来深圳后,他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后来入围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他看来,“小说,就是从小处去说故事。我过往的报告文学写作,例如‘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系列长篇报告文学等,大多以宏观的角度来记录时代进程,但这便难以顾及时代中的‘芸芸众生’。这次我终于有机会来一次‘写生’,落笔就是城市最小的社会细胞——家庭。”
这部分上下二卷、共58万余字的《寻》,讲述了深圳一个移民家庭四代人的故事。采访中,杨黎光格外细致地向记者讲述了书中四代人的人物设定,尤其是其所处的年代背景,因为在他看来,在深圳这座处于改革开放浪尖之上的城市,即便是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也能历经时代大潮的洗礼,拥有截然不同而值得回味的人生。
书中,生活在深圳猫颈田的这家人中,第一代马卫山出生于山东,是抗战时期东北抗联的老战士;第二代马小军出生于东北,是改革开放时代深圳开发的“拓荒牛”;第三代马立、马正出生于广州,在深圳成长,如今是建设经济特区的中坚力量;第四代马棽棽于美国出生,学成后毅然归来,与父亲马立一起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杨黎光强调“移民家庭”这样一个独特视角的切入。他认为自己笔下的马家四代人的故事,既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又具备了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摩登气质。他认为,这样一个移民家庭,是深圳这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真切缩影,而这一深圳特质的树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故事的价值。“纵观全世界,近代以来发展最快、最生机勃勃的国家,大多都是移民国家,因为这一群体产生的本质是寻找更美好的生活,其本身就有一股闯的精神。”杨黎光说。
时代光影投射现实主义质感,以责任书写深圳城市变迁
“历史苍茫,我们看到的是浩荡的世界潮流,俯首细看,都是芸芸众生。”杨黎光说,小说《寻》的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泛,也为写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其写作遵循的“并非就历史说历史,而是就现实说历史。”
从基于人物原型的深入走访和史料记载,对马卫山一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的详细书写,到为深圳城市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马家儿女的奋斗与挣扎,再到名字谐音深圳之“深”的曾孙女马棽棽毅然从美国回国,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杨黎光说,他希望将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带入深圳的城市发展,带入国家的大发展战略,并融入世界发展格局的眼光进行书写,以“一滴水映照太阳”的视角,反映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书中,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推动着故事展开。明线为马卫山临终前,嘱咐其子马小军找寻早年失踪的母亲赵兰兰的下落,从而串联起故事大纲的走向;暗线则是该书的主旨表达:无论个人抑或国家,都一直在寻找最适合、最具备价值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寻找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之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路,一个时代的精神也就在‘寻’的过程中渐渐明晰。”
书中,熟悉深圳的读者会发现,由猫颈田荒岗发展而来的景田烟火,当时还是市中心的罗湖区的国贸大厦、上海宾馆,再到市民身边的“水榭花都”住宅区,乃至杨黎光曾供职过的报社地址,凡此种种细节描写,老深圳人会在文中看见时光走过的光影,也包含着杨黎光对深圳的情感与记忆。
无论书写何种文体,杨黎光称,自己都秉承着一种责任感:记录历史。“这不仅仅是需要历史学家去做的事情,文学家同样有其责任。”他认为,“宜粗不宜细”的历史记录,描述的是历史的走向,而文学家则为历史的片段描绘出更为丰富的细节纹理,增添形象气韵。在文学内容的首创性方面,杨黎光表示,希望用一部讲述普通深圳家庭故事的作品,呈现中国人对故乡的回归,凝聚起深圳人的气质,把细腻感人的家庭故事放置于城市发展、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之下,在渐进式的演变中赋予作品以史诗性。该书一经问世,便获得了业内人士“广东版《人世间》”的评价。对此,杨黎光认为自己则更为看重作品中着大笔墨塑造的时代性,在时间跨度更广,更接近当代人生活经历中,营造共鸣。
据了解,长篇小说《寻》入选广东省“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活动重点项目。这项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启动的活动要义,便是深扎广东改革开放沃土,以本土重大现实题材为着力点,培养出一批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新时代“柳青”“路遥”式的广东作家,催生出一批新时代的扛鼎之作。杨黎光介绍,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历时2年基层驻点,并在1年多时间内完成创作。在确立主题内容之后,他便选择了与基建工程兵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天健集团作为深扎驻地。其间,他抽丝剥茧般地采访了多位老“拓荒牛”,查阅史料,并走访了祖国多地以保证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历史细节准确,在深扎工作中深入体验生活,做到“踏踏实实地写作”。
据悉,“改革开放再出发”深扎创作活动已转入创作成果宣传推介、转化运用阶段。面对新作的影视化改编,杨黎光表示,已有3家影视公司前来洽谈合作,其中不乏有很大诚意和决心、且具备一定实力的影视公司。但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是一个大工程,从愿望到成功,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对内容的呈现方面,他期望“在作品具备故事性的基础上,主旋律与市场性之间并不冲突,我期待能在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到来之际,能拍出一部高水准的献礼之作,但这只是我的愿望。”杨黎光说。(张锐)
【杨黎光简介】
高级记者、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连续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现为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兼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