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眼中的这一切 仿佛新“城南旧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我”眼中的这一切 仿佛新“城南旧事”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11-07 09:35

  作者:沈芸

  4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午后百无聊赖。窗外的知了声“咂……咂……”一刻不停。

  暴怒的骄阳,似火!我的情绪跟树上被晒蔫的叶子似的,被热浪逼回了房间,打开空调,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

  小伙伴的一个长长的电话煲,让我心情平顺了起来。我俩聊起了“民国”,长袍马褂、留着胡须的男人,梳着发髻的女人……突然,“郎中”这个很有年代感的称谓从脑子里跳了出来,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小时候居住在老胡同里遇见的各色人等,说者的我,和听者的对方都很入戏,说着说着……我似乎已经穿越回了遥远的1976年前的时光。

  对方果断地把我拉回现实:“你为什么不把这个人物写出来?别犹豫,写吧!”

  从那一刻起,我被带了节奏,坐在电脑前一发不可收拾。整整一个月,室外的高温和晴雨,跟我都没有了关系。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胡同,回到了那个曾经的大杂院。

  随着一个一个章节的展开,我的思绪里不断地蹦出老院子的场景,各屋的老邻居们形形色色,他们似乎在我的脑子里长住了下来,不曾离开,尽管我已经有几十年没想起来过了。

  这一切太神奇了,原来世上有很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这或许就是禀赋吧。这一切,我的猫儿子沈胖胖是最知道的,那些日子,“他”每天睡在我的电脑旁边,斜视一眼或用尾巴扫一扫,跟进着写作的速度。

  有趣的是,一向占据我笔下主角位置的爷爷,和我们永恒的“家”,这次成为了后景。周遭发生的一切都是通过一个小女孩儿的眼睛看到的:心机缜密的“郎中”、顺势而为的翟大妈、大病初愈苦苦挣扎的魏家人、劫难之后战战兢兢的奶奶、被摧毁的老院儿、藏匿在角落里的牡丹花,还有屋顶上自由自在、睥睨人类的猫。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一个“南竹竿胡同113号”的院子里,一个小女孩儿在长大,一个饱经磨难的家庭在复苏,一个莫测万千的时代在变化。

  “我”眼中的这一切,被读到的人评价为:新“城南旧事”。很意外,我没有想到。

  秋风一起,我落笔成文。

  稿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我结识了《花城》主编朱燕玲,她读后与责编许泽红的意见是一致的,决定在2019年第4期上发表。我信手写来,没有考虑过《南竹竿胡同113号》应该归于何种文体,朱老师赏识,她们定位为“散文随笔”。对此,我很高兴,我爷爷很早以前就说过,我是比较适合写散文、随笔的。这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契合。

  同年底,《花城》杂志通知我,这篇文字获得了《十月》杂志第4届琦君散文奖。在12月6日温州瓯海的颁奖活动上,我见到母刊《花城》杂志的副主编李倩倩,我瞬间感到,那是一个“杨门女将”式的编辑部,谁说女子不如男?

  “琦君奖”给了我很隆重的颁奖词:

  《南竹竿胡同113号》是一个历史时期的见证和缩影。沈芸的文字,柔韧有力,从容沉静,用亲历者的身份回望往事,切入历史的微观层面,将反思隐匿于日常叙述和人物命运之中,于生活幽暗处展现民生智慧,于困厄中觉悟生命的乐观,用个体记忆镜照时代,并从父祖辈的尊严中感知自己的血脉流淌,以文观史,以史鉴心,引人正视且心怀悲悯。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沈芸的《南竹竿胡同113号》第4届“琦君散文奖·作品奖”。

  我的用心和努力,编辑们和评委们都看到了。

  我们家的很多故旧也在文章中找到了他们的影子,大家的议论让我愈发觉得,记忆是有生命力的。

  这次,《南竹竿胡同113号》独立结集出版,我又特别选加了另外五篇文学性偏重的散文,一并配发:《老派》《大六部口街14号的来访者》《亲爱的凡尔赛奶奶》《西城猫爷》《同事G先生》。我们这个家族的生活,始终都是一出京沪两地的“双城记”。而周围老友记又聚集着同样是“北京户口,上海胃口”的一群人,大家住着胡同四合院,讲着上海话,吃着南方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很希望能描绘这一群体的双重生活。

  我请黄田来题写书名是有所考虑的,她很年轻,还在英国读书。我跟她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孙女。我俩都幸福地拥有一位伟大而长寿的爷爷,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来自祖父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和塑造。不仅如此,等她到了我这个年纪逐渐能体会到,在巨大的光环之下,想要做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个中滋味,只有在长途跋涉中慢慢去感受啦。

  我不喜欢肤浅的脂粉气,黄田的字里没有,但又不失女性的娟秀,这是大家闺秀不同于小家碧玉的气质。

  感谢徐时霖先生的助力,他介绍我认识了“微言”。

  感谢“微言”的小伙伴们:周青丰夫妇、李志卿和项玮。我们的合作正赶上一场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这给其中的过程增添了很多变数,好事多磨。

  相信阴霾散去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沈芸)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