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汪 洋
由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咏春》,在国内外成功巡演之后,回到自己创作的起点——深圳,迎来了自己第100场的华丽演出。深圳观众用欢呼和掌声庆祝《咏春》的回归,并引以为傲。这部口碑和票房取得双丰收的舞台作品,汇聚了诸多深圳标签,满足了人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期待。
与深圳及国内外诸多舞台艺术作品相比,《咏春》之所以脱颖而出并备受瞩目,不仅是因为其由内及外浸润着独特的深圳气质,甚至可以说构成了对这座城市的精神隐喻和文化象征。
《咏春》是舞台与影像两大视觉语言的集大成者。图为《咏春》剧照。 深圳特区报记者 耿超逸 摄
个体奋斗故事与时代社会风貌的结合
《咏春》取材于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命运故事,抛去剧中当代视角的另一条叙事线索外,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当下的岭南人对叶问耳熟能详,前半生长居广东佛山,家庭生活富足,武艺威名远扬;后半生闯荡香港,赤手空拳,授业开馆,饱尝世道冷暖,终成一代宗师。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甄子丹《叶问》三部曲皆有详尽展示,虽多有演绎成分,然不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学宗旨。
《咏春》一剧独辟蹊径,只选取叶问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闯荡香港的一段故事,提纯舞台元素,简化人物关系,将武林传奇改写为叶问在他乡的奋斗成长故事,这正是从主题立意层面删繁就简、以小见大的巧妙构思。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千千万万深圳人都有着背井离乡来深圳闯荡、创业、追求梦想的人生经历。所以,即使舍弃剧中当代视角的另一条叙事线索,仅仅关注叶问闯荡香港这一段故事,就足以激起深圳人的普遍共鸣。
当然,仅仅停留于对主角命运故事的描述,难以成就一部信息真实、情感丰沛的作品。《咏春》几场格外动人的段落,恰是以叶问的行动轨迹来牵引舞台视点,借助舞美灯光等综合艺术手段向观众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和岭南的时代场景。诸如“七十二家房客”和“香云纱群舞”等集体舞蹈的巧妙设定,则生动鲜活地呈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从而赋予了这个武侠故事以人间烟火、生活温度。
应该说,《咏春》的整体立意和故事构思,既是一种对现有故事框架的创新和突破,又是一种具有文化意味的拓展和探索。深圳和香港是两座唇齿相依的城市,联系紧密;该剧不吝笔墨展开以深港为代表的岭南市井生活,正是激起人们对历史的情感记忆,从而让情节简单的舞台剧,有了社会性的真实细腻和富有时代感的丰富广阔。
精妙舞蹈艺术与酷炫舞台技术的结合
当然,《咏春》目前选择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是因为舞剧这种表现形式更利于传递情绪和印象,而非展开观念和思考。在《咏春》的演出过程中,屡屡打动观众之处的主要是那些舞台化的视听语言,但观众为什么会觉得震撼,情绪备受感染,更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该剧由韩真、周莉亚两位女性导演共同执导,本身就为这样一个传统男性题材的武侠故事带来了细腻和精妙的女性视角。两位女性导演不负众望,运用精准到位的节奏控制和细节设计,将舞蹈艺术和舞台技术完美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奇观。
从宏观的视觉语言来说,《咏春》沿袭了《只此青绿》和《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独特的舞台表达风格,主要是运用“移动、造型、写意”等手法,大移动中有小移动,大色块中有小造型,大写实中亦有大写意,综合利用舞美设计、舞台装置、灯光调度等手段将“移动、造型和写意”强调到极致,所以才形成了自身风格鲜明的舞台美学。
从微观的舞台呈现来看,《咏春》是舞台与影像两大视觉语言的集大成者,两位导演深谙王家卫所开创的“慢格摄影、变速移动、视点轮换”等镜头美学,却又别具匠心地将影视语言运用于舞台。剧中对舞蹈动作“慢速、定格、交错”的使用具有开创性,“慢速”才能凸显“移动”,“定格”才能强调“造型”,“交错”实现了对舞台节奏和观众情绪的控制,达到大开大合和微妙呼吸相融洽的写意效果。
上述围绕艺术理念的讨论,在许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都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撑和配合才能有效而准确地实现。深圳是一座不给思维设定边界的城市,推崇艺术与技术的碰撞、聚变,激发创新的可能性。让艺术特质和技术优势深度巧妙的结合正是典型的深圳思维,《咏春》的价值并非只是创造了一个优秀的舞台作品,更是打造了一个深圳版本的现代舞台工业4.0。
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叙事语言的结合
什么是传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传统,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统,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传统。朱维铮先生曾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进行过区分:传统文化“习指所谓纯属历史文化的传统”,文化传统则“习指现代生活中那些所谓活文化的传统”。岭南的“传统文化”一直保存较为完好,可以说是中国最现代又最传统的地域之一。深圳虽然年轻,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自身“文化传统”的挖掘传播都非常重视。近年来,有王国猛、许石林、申晓力、南兆旭、王国华等学者、作家,从传统文化、城市历史、自然生态、市民生活等角度进行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在培养市民的文化意识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咏春》则进一步激发了深圳市民了解“传统文化”、关注“文化传统”的热情。
客观地说,中国传统武术日渐凋零,相较于琴棋书画等更易普及的传统文化,显得越来越小众。武术对打的场景如果不是保留在京剧等传统戏曲舞台上,就是出现在电影电视节目里,往往经过了夸张化处理。舞剧《咏春》最有价值之处也是最具创新之处,就是通过精巧的舞蹈造型设计,第一次将武术和舞蹈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且真实直观地呈现在了舞台上。剧中关于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螳螂拳、咏春拳等拳种荡气回肠的展示,既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武术“攻防技击”的气势,又张扬了舞蹈艺术优雅舒展的肢体美感,这是最有价值的文化传播,也是将传统文化有效激活的国际化叙事,所以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深圳名片。
推崇开拓、进取、坚韧、奋斗的个体精神,张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英雄情怀,鼓励创新创意,勇于突破艺术与技术的思维边界,用最国际化的叙事演绎和传播最传统的文化,从而呼应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这正是深圳这座城市赋予《咏春》的精神价值,也是《咏春》所展示出的“深圳气质”!
(作者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