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程 楠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与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最近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和唯美大气的形式,夺得了“亚广联”电视娱乐节目奖。在2022年播出时,这档节目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此奖可谓实至名归。自《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以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抢眼,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过程中,使多艺术门类在荧屏邂逅,多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
就《诗画中国》这档节目而言,让传统“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特点。它运用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让诗画动起来,无论是《溪山行旅图》中自由穿行于山水笔墨间的人物,还是《山海百灵图》奔腾咆哮的百兽,都令观众叹为观止。丰富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虽能让人耳目一新,但节目并未止步于“技术秀”,荧屏上最吸引观众的,并非一个个技术奇观,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文化底色和精神内核。中国诗画本身就饱含动态美,无论是宋朝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感,还是清代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中隐藏的“大型京城纪录片”,都在静默的文字与画作中流淌着动态的美。 《诗画中国》正是抓住了中国审美特质,无论是山水园林移步异景的舞台设计,还是开卷、入卷、品卷、合卷的节目编排,以及保留绘画本色的质感和诗歌流韵的意境,都尽显“气韵生动”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艺术门类本就相通,如同“诗、书、画、印”在中国画中相映生辉,戏剧与书画、书画与音乐、音乐与舞蹈等亦形同姊妹,多种艺术叙事手段的结合,让早已凝结在历史长河中的笔墨跃出纸外。这些本就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方式,以“动”的形态展现在舞台上、荧幕中,加深了传统与当代的内在联系,完成了一场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梦幻联动”。在科技文化融合越发深入之际,科技赋能确实为艺术创新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使一些过去难以实现的设想不仅得以实现,而且激发了审美想象的无限可能。
让当代观众“走进去”,是这档节目的又一重要特点。文化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传统文化往往经过漫长积累、世事变迁才逐渐形成;同时,它始终是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体验的产物,是“时间”“地点”“人物”合作的结果。在《诗画中国》中,嘉宾经常成为画中人,使观众也如同置身画中,体味那时那刻的山川俊美、人生百态,在琴声玉珠走盘、书画笔随心动之间,达成文化共情。嘉宾的解读和重构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丰富的叙事手段使“置身事内”的观众与历史一同完成文化记忆的建构,使传统文化成为今天的、时代的。
一些文化节目,也不断地突破艺术边界,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比如,《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将“小剧场”纳入节目主体,活现数千年前的文物、文学与文化历史,以故事形式将晦涩难懂的历史娓娓道来,戏剧表演结构的历史人文性与电视剪辑所赋予的传播功能性彼此融合,使得历史的“在场感”打破时空壁垒,“飞入寻常百姓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跨门类、跨媒介的交汇融合,始终贯通强调着“人”和“人”的感受,始终在情感温度中去传播真的知识、去感召美的体验、去激发善的思索。《典籍里的中国》拓宽主持人职能,扮演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主动打破历史与当代的“第四堵墙”,带领观众一同开启古今对话,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国家宝藏》通过对历史的戏剧演绎,使典籍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在现代语境中找到意义载体,引发观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思考,给予古老文化以当代意识的回应,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诸如此类的手法,在《诗画中国》中也有非常丰富的表现,邀请开卷人、品卷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多维读解,将个人的情感记忆、画作的历史渊源、技法的审美特征进行有层次的表达,并以文化品位作为支点,较好地平衡了大众传播与高雅品位的不同需求。
目前看来,大多数综艺节目对于传统文化的读解更多是轻量化、快节奏的,其所承载的主要职能仍然是为观众撬动一扇欣赏艺术、感受文化之门。但是,不管是从何种意义上,像《诗画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这一类文化类综艺节目,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管是对于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对于融合创新语境下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乃至孵化形成新的业态,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程楠)
原标题:用融合创新展现中华大美 ——从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海外获奖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