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诗画中国》:用融合创新展现中华大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诗画中国》:用融合创新展现中华大美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11-20 09:27

  作者:程 楠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与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最近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和唯美大气的形式,夺得了“亚广联”电视娱乐节目奖。在2022年播出时,这档节目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此奖可谓实至名归。自《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以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抢眼,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过程中,使多艺术门类在荧屏邂逅,多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

  就《诗画中国》这档节目而言,让传统“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特点。它运用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让诗画动起来,无论是《溪山行旅图》中自由穿行于山水笔墨间的人物,还是《山海百灵图》奔腾咆哮的百兽,都令观众叹为观止。丰富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虽能让人耳目一新,但节目并未止步于“技术秀”,荧屏上最吸引观众的,并非一个个技术奇观,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文化底色和精神内核。中国诗画本身就饱含动态美,无论是宋朝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感,还是清代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中隐藏的“大型京城纪录片”,都在静默的文字与画作中流淌着动态的美。 《诗画中国》正是抓住了中国审美特质,无论是山水园林移步异景的舞台设计,还是开卷、入卷、品卷、合卷的节目编排,以及保留绘画本色的质感和诗歌流韵的意境,都尽显“气韵生动”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艺术门类本就相通,如同“诗、书、画、印”在中国画中相映生辉,戏剧与书画、书画与音乐、音乐与舞蹈等亦形同姊妹,多种艺术叙事手段的结合,让早已凝结在历史长河中的笔墨跃出纸外。这些本就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方式,以“动”的形态展现在舞台上、荧幕中,加深了传统与当代的内在联系,完成了一场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梦幻联动”。在科技文化融合越发深入之际,科技赋能确实为艺术创新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使一些过去难以实现的设想不仅得以实现,而且激发了审美想象的无限可能。

  让当代观众“走进去”,是这档节目的又一重要特点。文化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传统文化往往经过漫长积累、世事变迁才逐渐形成;同时,它始终是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体验的产物,是“时间”“地点”“人物”合作的结果。在《诗画中国》中,嘉宾经常成为画中人,使观众也如同置身画中,体味那时那刻的山川俊美、人生百态,在琴声玉珠走盘、书画笔随心动之间,达成文化共情。嘉宾的解读和重构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丰富的叙事手段使“置身事内”的观众与历史一同完成文化记忆的建构,使传统文化成为今天的、时代的。

  一些文化节目,也不断地突破艺术边界,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比如,《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将“小剧场”纳入节目主体,活现数千年前的文物、文学与文化历史,以故事形式将晦涩难懂的历史娓娓道来,戏剧表演结构的历史人文性与电视剪辑所赋予的传播功能性彼此融合,使得历史的“在场感”打破时空壁垒,“飞入寻常百姓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跨门类、跨媒介的交汇融合,始终贯通强调着“人”和“人”的感受,始终在情感温度中去传播真的知识、去感召美的体验、去激发善的思索。《典籍里的中国》拓宽主持人职能,扮演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主动打破历史与当代的“第四堵墙”,带领观众一同开启古今对话,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国家宝藏》通过对历史的戏剧演绎,使典籍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在现代语境中找到意义载体,引发观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思考,给予古老文化以当代意识的回应,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诸如此类的手法,在《诗画中国》中也有非常丰富的表现,邀请开卷人、品卷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多维读解,将个人的情感记忆、画作的历史渊源、技法的审美特征进行有层次的表达,并以文化品位作为支点,较好地平衡了大众传播与高雅品位的不同需求。

  目前看来,大多数综艺节目对于传统文化的读解更多是轻量化、快节奏的,其所承载的主要职能仍然是为观众撬动一扇欣赏艺术、感受文化之门。但是,不管是从何种意义上,像《诗画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这一类文化类综艺节目,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管是对于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对于融合创新语境下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乃至孵化形成新的业态,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程楠)

  原标题:用融合创新展现中华大美 ——从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海外获奖说开去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花 晖:讲述守正创新、美美与共的传统文化故事

  • 詹 丹:改编传统文化名著的前提是理解文化特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