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剧情推进全靠“梗” 电影哪能这么拍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剧情推进全靠“梗” 电影哪能这么拍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12-09 10:18

  作者:杨鑫宇

  上个周末,我去看了忻钰坤执导的,周冬雨、宋洋、袁弘等人主演的新片《热搜》。自从上大学时,被制片成本仅170万元的《心迷宫》震撼以来,我就成了忻导的忠实粉丝。然而,当我看完这部两个小时的新片走出电影院时,心中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热搜》的情节不难理解,正如片名所示,讲的是正邪双方利用网络热搜背后的大众心理展开舆论攻防的故事。但是,我没想明白的是,一贯善于表现人性幽微之处、情节伏笔设计精妙的忻导,拿着这么深刻的题材,怎么就拍出了一部“10万+网络爆梗大百科”?

  片中,周冬雨和宋洋饰演的新媒体大佬,就像教小白做运营的培训讲师,每隔几分钟就要抛出一段讲解,告诉观众如何操作就能引导舆论、吸引网友眼球,然后通过情节发展证实他们说得没错。对于熟悉新媒体套路的观众而言,片中的所有桥段,都超不出既有认知的范畴,有的甚至能明显看出取材自哪几起社会事件。

  所以,尽管电影的节奏十分紧张,其剧情发展却几乎完全可以预测,以至于失去了让观众惊喜的能力。与我开场前的期待相比,《热搜》固然不是一无是处,但着实令人有些失望。片中,一个赛一个耸动的推文标题,一次比一次极端的舆论反转,就像古早8点档肥皂剧里用来推高收视率的“耳光”——观众清楚下个耳光早晚要扇出来,也知道大概会怎么扇,但只要扇响了,剧情就能往下推进,收视率也能随之攀上新高。

  在这种纯粹的“多巴胺刺激”模式下,影视创作变得简单。而且这么拍出来的片子,虽说很难成为精品,但也能让一部分观众买账。于是,最近几年,我们不断看到有创作者“照方抓药”,把一个个套路桥段——或者说“梗”,粘在一起,拼凑出一部电影。

  最早沦为“梗片”重灾区的,是本来就要用“梗”逗笑观众的喜剧片,只是这股风潮很快就扩散到了其他领域。在这类作品中,每个桥段被单拎出来,都可谓精心打磨,专为观众的“爽点”“痛点”“笑点”“泪点”量身定做。但是,在“梗”与“梗”之间,本应作为电影主线的情节脉络,却常常被草草勾勒,面目模糊。

  这样的电影,未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烂片,有些电影因为“梗”的质量还算不错,加上演员演技的加持,也能取得尚可的口碑与较高的票房。但从本质上看,这样的创作方式,无疑是创作上的偷懒。对观众而言,欣赏这样的“梗片”能得到的收获,和用手机上网刷短视频没什么区别。对电影这门艺术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种“梗片”刚出现时,固然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越强的刺激越容易使人麻木,观众迟早会感到疲劳、厌倦。今年以来,已经有几部电影——主要是喜剧片——因为这一原因遭人诟病,在口碑上翻车,如《超能一家人》《交换人生》。而在其他类型中,除了《热搜》,主打温情催泪的《再见,李可乐》、都市爱情片《前任4:英年早婚》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堆砌桥段、情节俗套的问题。

  对这样的现象,有网友说:“ChatGPT终于进军编剧界了。”编剧们可能还不至于用AI写剧本,但如果一部电影剧情完全靠“梗”推进,这活儿恐怕确实可以交给AI来干。一部电影要在情节设计上下足功夫,先把这些地基打好,才能再去谈如何锦上添花的问题。

  事实上,或搞笑、或催泪、或勾连社会议题的那些“梗”,本身并不是坏东西。但它们就像是烹饪中的调味品,适当添加可以增加香气,不加节制地投入,企图用它们的味道掩盖故事本身的平淡,只会让人觉得“齁得慌”。

  靠“梗”来推进的电影,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勾住观众的注意力,却难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不可能成为经典。殷切盼望有才华、有能力的电影工作者,能够摆脱“偷懒”赚快钱的诱惑,沉下心来好好想想,如何用故事打动观众,端出真正色香味俱全的一出好戏。(杨鑫宇)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