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2023年中国电影盘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12-23 09:40

  作者:韩浩月

  2023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行业的复苏,档期排片与票房的冷热不均,创作上的成就与缺憾,高票房电影的原创性提升,现实题材的“口碑与票房倒挂”,商业片的套路,文艺片的自得其乐,电影票的“票价贵”“代购乱象”“大数据杀熟乱象”……这些话题,都引起过广泛讨论。年终岁末,回顾一年来的中国电影,有收获,有期待,也有不足,但相信一直在路上的中国电影,会在观众的支持与鼓励下,于新的一年,继续朝着对的方向行进。

  哪部电影是2023的年度之选?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从公映初期市场反应的平平无奇,到剧组全国频繁路演后奇迹逆袭,《封神》本身也经历了一场“封神”的过程,虽然票房不是最高的,但《封神》对古典神话乃至传统文化的致敬和使用,使它经受住了口碑考验,并推动国产魔幻大片进入一个新的层阶。

  《满江红》是2023跑出来的第一批黑马,在春节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增加节日气氛的同时,直接带红了整个档期。影片以足够的娱乐性,引发观众好奇心,片尾的接连反转,成为影片最大亮点。张艺谋“老当益壮”,票房号召力通过该片得到提升。陈宇的剧本得到普遍肯定,演员雷佳音表现出色,《满江红》的综合实力不错。

  《流浪地球2》票房亮眼,但话题热度相比第一部下降不少,中国科幻大片急需更新的、更本土化的创意;《消失的她》话题营销开路,类型色彩浓厚,收获高关注度也带来较大争议性;《孤注一掷》,现实题材碰上缅北电诈末日的大环境,制造了高票房,教育意义大于娱乐价值;《长安三万里》与《深海》是“国漫之光”在2023的具体体现,而前者又因激活全年龄段观众的唐诗情怀而略胜一筹;《无名》把商业片与文艺片两个对立体无痕融合在一起,是2023个性最鲜明的大片;《宇宙探索编辑部》《永安镇故事集》《河边的错误》文艺气质浓郁,小众最爱;《三大队》年底压轴出场,后劲十足……

  2023中国电影的年度之选,上述电影因不同观众群、不同审美爱好等,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而将这些电影整体放在一个大的评价体系或者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判断的话,《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优胜几率会高一些。

  重视原创,商业大片与文艺电影的共同选择

  无论是头部电影,还是中小成本制作,包括文艺片,重视故事的文化起源,凸显主创的个性元素,关注与观众建立多元联系,成为2023诸多国产片不约而同的选择,此前被舆论呼吁多年的“重视原创”,在2023年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题材的跟风扎堆,翻拍风潮等有违“原创精神”的现象,收敛了许多。

  从中国历史文化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这大大提高了国产片的原创浓度,《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满江红》《长安三万里》,这三部电影,就足以支撑起2023国产片的原创格局,与过去一些电影喜欢从传统文化宝库寻找灵感但呈现出来却不尽人意不同,这三部电影可以看到以下鲜明特质:对故事戏剧性的萃取,更为直接;主创对原型故事的思考,更为深邃;影片与当代观众审美与价值观的贴合,更为紧密。这一迹象,让人对未来国产片向传统、向经典要故事的创作出路,充满乐观。

  文艺片在2023,虽然有“高票房”“强个性”的路线之分,但整体上对原创性重视是一致的,高票房的文艺片有《无名》《深海》《河边的错误》,这三部影片虽然在制作、营销等层面给人以商业片的印象,但本质上的“文艺片叙事”气质最终要消灭它们的商业片模式,这是多年来文艺片追求高票房的一个阶段性呈现,它的行进方向是,最终实现能与商业片票房相媲美的同时,还能够保障电影的文艺内核与形式,都不被商业味道摧毁。这三部影片当中,《河边的错误》算是一匹黑马,对于“犯罪类型”+“余华原著”+“新锐导演”+“演员表演”等多个有利因素的熟练使用,把它推上了一个票房收入快车道,使得故事本身的晦涩,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宇宙探索编辑部》主打的20世纪80年代“飞碟”情怀,以及对人物精神的精准描摹,很是吸引人;《永安镇故事集》主打的小镇生活、迷影文化(迷影是文化术语,指的是迷恋电影,以及影迷对电影有更专业的认知——编辑注)、行业喜剧“三合一”,荒诞又真实,充满别样的观赏性。这两部电影,“原创”的魅力十足,对于2023年的国产片来说,也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高产的现实题材,含混的现实主义

  2023年暑期档票房突破200亿元,三部暑期公映的现实题材电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不仅奠定了档期基调,也给全年影片铺下了鲜明的现实题材底色。此外,《学爸》《鹦鹉杀》《涉过愤怒的海》《三大队》《我本是高山》等现实题材或者主打现实主义的电影,也在不断强化2023年是现实题材电影大年的观感,但与“中国科幻”“中国历史”“中国神话”等题材取得普遍认同、没有多少争议不太一样,“中国现实”题材在扛起票房大梁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甚至批评,现实题材中的现实主义含量,或是引起争议与批评的缘由之一。

  《消失的她》取得“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授权,被认为颇具警醒意义,但随着影片票房高企,有关该片吃“两性矛盾”红利、搞“男女性别对立”的批评声四起,也被认为,电影对于社交热议话题的迎合,使它的热映期过后,影片迅速降温。高话题性对于《消失的她》是双刃剑,带来高票房收益的同时,无形中也消耗了人们严肃面对影片价值内核的耐心。这部电影成为“情绪消费”的代表作,开分7.5,目前6.2,这一口碑下坠过程,也意味着其现实主义元素不足或者被严重遮蔽带来的后果。

  《孤注一掷》的现实题材风格,比《消失的她》更为强烈,如果说《消失的她》的虚构情节,使得作品充满戏剧性的话,那么《孤注一掷》与缅北电信诈骗细节的高度贴合,以及随之而来打击缅北电信诈骗成为全民关注点,更使得这部影片具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意义,被认为是2023年最“惊艳”的现实题材电影。与《消失的她》相比,《孤注一掷》的现实主义含量更足,但影片的叙事短板、情节BUG、角色扁平化等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显露出来,最后仍难免被认为也是一种“情绪消费”产品,质量不过硬带来的后果是,观众对紧随其后的同题材电影《鹦鹉杀》抱有排斥态度,认为《鹦鹉杀》在蹭“反诈”的热度。

  改编自凉山“格斗孤儿”事件的《八角笼中》,因导演王宝强执导这一现实题材而备受关注,但该片最后留下的成果,落脚在王宝强个人的转型与人生成就方面,故事本身并未触发公众对社会的更多思考,因而《八角笼中》的现实主义,被过多地归纳成了“励志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的工具化使用,让《八角笼中》难以被观众更长久地记得与讨论。

  现实题材电影的高产,源自各方面的鼓励,以及观众对这一类型电影的支持,而在《我不是药神》创造了现实题材电影的“神话”之后,很难再有同类影片与其比肩,且这一类型电影在创作上走上一种含混的倾向。行业养成了一个喜欢在“现实主义”前面冠以新的定语的习惯,比如大行其道的“温暖现实主义”,也有了把都市、家庭、情感题材装进现实主义这个筐的做法,这其实是一种“贴牌现实主义”,削弱了现实题材的真实与震撼、警醒与启迪价值。去除现实主义中的“伪”“悬空”,尤其不要将商业利益置于现实题材的前面,这或是此类电影目前最需要正视的问题。

  档期冷热不均,繁荣中见隐忧

  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的78.42亿元,位居中国影史同期票房第二名;“五一”档(4月29日至5月3日)5天票房15.19亿元,仅次于2019年和2021年同期;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票房206.2亿元,创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新高;国庆档(9月29日至10月6日)电影总票房达27.34亿元,退回到2017年水平,且无爆款出现,票房冠军电影口碑不理想,成为近5年唯一没有一部单片票房过10亿的国庆档。

  综合今年几个重要档期的状况来看,除了国庆档,其他档期都可以用“繁荣”来形容,但繁荣中也可见隐忧,伴随着档期的热闹,“票价贵”“代购乱象”“大数据杀熟”等投诉也频繁被提起,包括最红火的暑期档,被认为如果中小成本在这个档期毫无存在感,仅靠头部电影“冲锋陷阵”,也是不健康的,如果市场只剩大片,那么投资者与创作者将会更加专注于盈利目的,这将会导致影片类型趋于单一,风格趋于雷同,甚至会催生几家巨无霸企业,形成制作与话语权等方面的垄断。同时,中小成本长期缺乏存在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包括:新人导演的入行门槛会被不断抬高,致使行业缺少后备人才;缺乏必要的鼓励与回报,促使创作者视野收窄,才华与能力打折……

  国庆档的冷清,暴露了一些问题,国产片在这个档期被打回原形,电影究竟是不是观众的刚需,成为这个档期被热议的话题。过去国庆档的辉煌,为何没法再重演,成为行业需要严肃对待的状况。国庆档主打的战争片和动画片类型,一个不再被热烈追捧,一个集体哑火,这意味着排片类型的单一化,会影响到观影积极性,也标志着缺乏创意与创新的同题材作品,很容易被观众识别并放弃。这提醒电影行业,并非黄金档期就一定会制造高票房,好的档期还需要好的作品来激发,而一旦一个档期给人留下不佳印象,那么片商与观众对其的双重闪躲,更容易让未来的这个档期变得无人问津。

  2023年电影档期已进入贺岁档月余,从目前状况来看,还缺乏有力的爆款来引领档期,随之而来的春节档成绩,会归于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在不温不火的状况下告别2023,虽然整体上不太影响国产片的全年表现,但确实2023年的电影也留下一个若有所失的尾巴。早在11月13日,中国电影票房便已经突破500亿元,这是不错的成绩,值得高兴但还应以此为动力,把目标放到2024乃至更长远,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