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豆子芝麻里的人间絮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豆子芝麻里的人间絮叨

来源:北京晚报2024-01-06 10:12

  作者:张玉瑶

《豆子芝麻茶》杨本芬 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

  电话拨到南昌,杨本芬奶奶接起来,一口绵绵的湖南话。讲起故事和写作,连绵说到动情处,她时而忽地又顿住,细心问道:“小张,你能听得清吗?我说的是塑料普通话喏。”

  说实话,隔着电话,一开始听得是略有点费劲,脑子跟不上耳朵,但当渐渐进入她所讲述的语境,每句每字却像施了魔法般,清晰地活起来。83岁的杨本芬感到欣慰,“只要脚不疼,我是个非常健康的人,说话也清楚,脑子也还清醒”。她今年刚刚出了她的第四本书。前三本《秋园》《浮木》《我本芬芳》,每一部出来,都引起堪称现象级的讨论。她被叫做“厨房作家”“素人作家”,60岁开始写作,80岁上以写作获得声名,“大器晚成”这个词之于她都显得有些年轻了。

  前三本写杨家父母、手足和自己的婚姻,都是“素人”讲素人,新书《豆子芝麻茶》还是素人。上篇“过去的婚姻”写了三个真实女性的故事,下篇“伤心的极限”回忆了妈妈和胞兄,与《秋园》一脉相承。封面上,大小黄豆芝麻如落雨。豆子芝麻茶是杨本芬的老家湖南岳阳湘阴一带的特色茶饮,炒香的黄豆和芝麻,配上一撮茶叶和姜盐,滚水一沏,香气四溢。去谁家里做客,主人家的堂客若是不热情奉上这样一杯豆子芝麻茶来招待,会被人背后指点的。杨本芬此前几本书中,它也作为日常生活的点缀不时出现,许多人记得,外出读书工作的哥哥每每回家,母亲都会先给他泡一杯豆子芝麻茶。

  作为书名的“豆子芝麻茶”,在杨本芬眼里,便可用作这日常生活的指代,是“家家都可能有的那点子事情”。在人来人往的世间,算不得什么,却在每一家都这样那样地发生上演着,顽石一样压着普通人的脊背。杨本芬起笔所写的家庭和己身像一个线轴,末端又牵系起更多的人们,人群中沉浮的那些面孔,常有触动到她的,她试着继续把他们写下来。这一篇篇素朴又动人的民间“非虚构”(杨本芬如今习得了这个时髦的词)先是从笔底,又是从Ipad上被讲述着,你把它们连缀起来读,豆子芝麻的阴影里分明是一代人的挣扎与过活。

  婚姻的运气

  上篇“过去的婚姻”的女主人公之一叫湘君,人物原型是杨本芬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读书时的同学。几十年过去,这个女同学的清丽洒脱模样还在杨本芬眼前清晰地浮动着:“好看,皮肤细腻,个子高挑,扎两个小辫子,常常吹着口哨。”这样一个湘君,却接连遭到两位爱人的背叛和放弃,最后和学校的体育老师好了,怀了孕,双双被开除,回到男方的农村老家。体育老师待她好,但贫贱夫妻百事哀,丈夫为家庭累病而死,湘君拖着几个孩子,灵秀聪慧渐被粗粝和贫困磋磨殆尽。许多年后,有人来杨本芬工作的汽车运输公司找她,“是一个身条粗壮的农村大妈”,她怔了一晌,认出是湘君,两副模样怎么也叠不到一起。那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之后失去了联系,再也不知湘君后来怎样了。“想起她,我就想哭,那样活泼的一个女孩子,结局是这个样子。”杨本芬当时所住的县城离湘君只有70公里,“她老让我去她家,我一直没有去,好后悔。”时间久了,那张面孔却愈发挥之不去,“想她,非常想她”。为了这想念,她提笔写了湘君的故事。

  湘君的爱人不在了,但好歹有过爱情。另一篇里的冬莲,是杨本芬中年时的好友,遭受严重的家暴,经常鼻青脸肿来上班。冬莲忍耐多年后终于下决心离婚,可是离婚后前夫仍不断骚扰,寻求复合。人性中的软弱与一时糊涂让冬莲妥协了,最后她又与前夫住在一起,比离之前还万念俱灰——因为连离婚这条路也没了。起首一篇的秦老太的原型倒是最晚结识的,照杨本芬的话说,是个“撞到她笔头的故事”。秦老太在小区拾荒,杨本芬遛狗时认识她,熟络起来,才知道她的坎坷平生:爹不疼娘不爱,少女时被父亲在后腰踢出一个坑,又被随便打发嫁到山里。她带着孩子逃走,再嫁人,对方性亢奋,又怀着孩子逃走。第三次嫁人,丈夫得了生殖器癌,她从31岁起开始守活寡,一直守到老伴去世。

  三个人,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相同的都是枷在“过去婚姻”中的女性。传统婚姻像拆盲盒,女人一生的命运完全是系于“运气”,用杨本芬的白话来说,“嫁得好就好,嫁得不好一辈子都很难”。三个故事里贯通着同一声叹息,俨然又像是远远从上一本《我本芬芳》里贯通下来的——那本书里有许多她本人婚姻的影子,她自认为是“婚姻上的失败者”,婚姻给了她三个孩子,却没有给予温情,她与丈夫性格上很不投合,杨本芬伤心地哭过许多次,但“生活就是鸡毛蒜皮,磕磕绊绊”,也一直过了下来。

  磕磕绊绊,常常被作为对祖辈婚姻的标准概括。回头细品,才会体味到这四个字里包含多少忍耐、痛苦、委曲求全。《我本芬芳》的评论区,不少读者问,“惠才为什么不离开吕?”杨本芬自己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离婚”两个字,她从来没想过,“脑子中过都没过一下”。在她那一代人,组建家庭是人生轨道上的必经一站,一旦结婚便车门紧闭,绝不轻易下车,离婚是如“死过一场”一样的事。尤其是女性,婚后牵挂的事情太多,她们从此做选择的一切基点变成维护家庭、为了孩子,主动离开婚姻几乎是个不存在的选项。她不敢想象如果她当初离婚,三个孩子会过什么样的日子,起码,“不可能都考上大学”。况且丈夫虽不懂体贴温情,却“不打人,不骂人”,横向对比,这已是个巨大的优点——打老婆这类事,在她那一辈人身边绝不鲜见。

  只是到晚年,通过回忆和写作来梳理自己的一生时,她觉出“古怪”,笔尖缭绕郁结之气。幸福的婚姻属于老天随机派给,她自认“运气不好”,湘君、冬莲自然也是运气不好。就算是个性刚强的秦老太,主动逃了两次,也没逃过第三次。直到伺候了半辈子的老伴死了,秦老太才终于焕发出精神。那时杨本芬被膝盖疼折磨得受不了,心灰意懒觉得“生活没意思”,“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拾荒的秦老太笑眼前这个作家:还意义呢,能活着就不错了。秦老太66岁上,终于迎来她一生未尝过的自由,觉得现在活得蛮好,“如今的生活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再没有人伤害我了”。两个老太的想法看起来南辕北辙,细想本质却有同归之意:活着本身就是意义,自由本身就是意义。杨本芬敬佩秦老太的豁达和强悍,那里面有真正来自底层女性的顽力,“我比她软弱”。

  当然杨本芬也有她自己的坚韧。纵然不曾有过真实逃离,笼罩在“过去婚姻”的阴云里几十年,为儿女操劳大半生,熬到晚年,她终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轴心和出口——自打60岁提起笔来写作,她就在重拾主体性的过程中,一点点逃离和对抗命运的安排了。“以前没想过还能赚得这些钱”,她笑。半生围着家庭打转的她如今有了公共社会身份,意外的写作收入催生着自由,虽然来得太晚了些。杨本芬现在有很多机会和年轻人交谈,她了解到,如今时代大不同了,很多年轻女子很有主见,追求自身的独立、完整,不必像她那一辈向“运气”认命,被不如意的婚姻枷住一生。她长长感喟,“现在有各种不同的选择,选择多一点总是好事情。”

  被遗忘的老年女性

  杨本芬心里还记挂着好多人的故事。她并未有意去甄选写作对象,但最亲近最熟悉的,依然是如冬莲、秦老太这样,而今步入老年的女性们。脑中闲下来时,她们便自然而然地、一个接一个浮现到她眼前来。

  老年女性是现下最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她们是被抛下的人,一到年龄便被抹去自己的特质,而被自动转换成承担家务和照护任务的奶奶、姥姥、老伴。她们更多被看到的是实用价值,没有人在意她们的情感需求。因此当50岁的苏敏阿姨决定独自自驾上路时,当众多上了年纪的女性被“假靳东”和“秀才”欺诈收割时,人们每每惊呼“原来也可以这样”又或“怎么会这样?”年轻人只看到稀少的个例,而只有像杨本芬这样的老年女性,才等量而成规模地体察着老年女性的真实处境。

  因太多顾虑,老年女性在生活中常常有某种退缩,尤其怯于谈“爱”,传统婚姻不负责提供这一元素,老了也无从表达。湘君永别了爱,秦老太一辈子没体会过爱,冬莲的丈夫为了复合百般讨好她,但那不是爱。在跋涉过的漫长时间中,杨本芬听过太多类似的人生故事,那些故事的女主人公,持家,能干,一肩挑起数个子女的养育,但当面对自己的情感生活,常常都是“怕了”,经历过千疮百孔的婚姻,没有勇气再去承接一段新的感情。杨本芬感叹,“中国女人还是特别善良,牺牲精神太普遍了”。这些人,这些事,即便尚未来得及一一被转化为文本,也融进了她难以忘怀的素材。

  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主动找到她,希望写出自己的故事。“20岁结婚,跟老公打了20年,40岁离婚”,杨本芬一句话概括了这位倾诉者一生的主线。她试着写了写,但“没成功”,因为“人物太单调,对话太少,缺少生活细节”。可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像一出排演糟糕、情节涣散的悲剧,稀里糊涂演完,到头来就是这样的结尾了。故事虽没写成,但她们成了朋友。杨本芬注意到她背了个布包,看得出是拿牛仔裤改的,“那包包磨得好烂喏,怎么还在用?”她便送了个自己用不上的新包包给她,对方“高兴得不得了”。杨本芬一阵心酸,她了解到对方退休工资很低,“过得很节俭,水果都很少吃得到”。生活本质是如这样的一团乱麻,不天然构成可资剪裁的小说素材,人之笔力远远难以缚逮,但尽管如此,杨本芬还是希望能把这个故事,还有记忆中其他许多缠绕在一起的人事写出来。八十多岁的素人作者杨本芬横空出世,被同病相怜的老年女性当做令人放心的知心人,举目全社会,这样的对象何其零星。

  《我本芬芳》有个旗帜鲜明的宣传语:“从80岁开始的女性主义。”这些年关于女性话题的讨论轰轰烈烈,杨本芬不太上网,没有直接关注,仅仅是从来访的年轻人那里听到“女性主义”这个时髦的词,包括《秋园》和《我本芬芳》两本书的责编就是个对此很感兴趣的姑娘。杨本芬曾向女儿章红讨教究竟什么是“女性主义”,女儿告诉她,就是女性的觉醒,向父权社会要求平等的权利。活了一辈子,她目睹世界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概念新名词纷至沓来,女性迈下轨道,走向旷野。理论姗姗来迟,但于她也无妨,她已从自身和周遭的一生实践中提取总结了殊途共归的体认。她持续多年的写作如涓涓细流,水流过纸面,便必然有一些痕迹,明明暗暗地向外洇开。如果说《秋园》源自对母亲的想念和朴素浓烈的倾诉欲望,到《我本芬芳》和《豆子芝麻茶》,已在融入着更有意识的对于普泛女性命运的关切与表达。她的触角和怀抱,从自己一隅,探向广袤的人间大地。

  注视死亡的目光

  下篇“伤心的极限”写的是妈妈和胞兄。2006年妈妈跌了一跤,很严重,杨本芬赶忙回湖南陪她,母女俩在床畔絮絮叨叨往日旧事,一直絮叨到妈妈安然离世,看着妈妈下葬,好像还没有说完似的。母亲梁秋芳人生多舛,杨本芬为她写下感动万千读者的《秋园》,又写下这篇长长的回忆录,接下来,却做定打算,以后再不会写妈妈了。“不敢写,以前写的也不敢看,怕疼,心脏疼。”

  和妈妈说过的一句句话,幼年经历的桩桩件件,都写得那么清晰,杨本芬自认是“记性好”,怪的是眼下的事情记不得了,但原来的事情一点都不模糊,“不思量,自难忘”。写哥哥杨自衡也是。父亲殁后,长兄如父,哥哥帮母亲撑持起这个家,是牵聚起飘零各省的杨家兄弟妹的绳索,很多读者读杨家往事,都会感念于哥哥的宽仁隐忍。哥哥是2018年走的,走时杨本芬没陪在身边,也没去参加葬礼,因为她下意识觉得,没亲眼看到哥哥死,“我在湖南就还有个哥哥”。

  人到暮年,必定是在送走一个个至亲中度过的。先是妈妈,再是哥哥,走着走着,陡然间前头没有人了,孑然一身。杨本芬坦然注视着正在逼近的死亡,心态平静,“那是谁都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你悲痛,但你终将接受”。

  死亡不构成畏惧,也因为疼痛已先期铺垫到她不堪忍受的地步。几年前,杨本芬接受不专业医生的建议,做了一个膝盖半月板微创手术,没想到酿成坏事,“软骨、韧带都搞乱了”,去北京上海看了几次都没看好,只能被迫忍受一次次巨大的疼痛来袭。现在这成了最困扰她的事,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止疼药不管用,她甚至念叨快点死快点死,“死了就不受这个痛苦了”。她甚至已经给家人书面预嘱过,在她大限来临的那一刻,不要送她去ICU,不要做插胃管、切气管这些创伤性抢救,她要死在家里,死在自己床上,不孤独,也不受苦,在亲人的陪伴下离开。到今年三八妇女节,她就满84岁了,她认真地算,“这个年纪不小了,可以死了,没有必要非得活多少岁”。

  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正在写的第五本书完成。内容主要即是关于她的病痛,已经初步结尾了,还待“改了又改”。杨本芬最初打动许多人的,是《厨房里的写作》一文里那幅写作画像:“四平米厨房里,我坐在一张矮凳上,以另一张略高的凳子为桌……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我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她毕生把家庭、子女放在自己前头,那时便是在帮女儿带孩子,在绵密家务中见缝插针,两三行两三行地,竟集腋成裘。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家里只有她和老年患病不能自理的丈夫,她听女儿的话,请了一位钟点工,每天来一上午,打扫卫生,做两顿饭。照顾了别人一辈子的杨本芬,终于能“享受”别人的照顾了,她蛮开心,“我不需要做家务了,有大把时间可以写作”,比起“厨房写作”的岁月,自是宽裕得多——只是,如果没有被疼痛绊住的话。脚一疼,她只能倒在沙发上休息,挨到疼痛如蚁群般大军过境后,再坐起来写一阵。有时竟连着两三天都“罢工”,断断续续地,反倒没有以前写得多。膝盖横竖是治不好了,杨本芬无奈中知命,“所以我现在对自己要求不高,能把第五本写出来就好了”。她想好了,那或许就是最后一本了。

  起初为了纪念妈妈而在厨房提笔写作的时候,杨本芬哪里会想到,她,一个汽车运输公司退休员工兼家庭妇女,日后会出书,还即将出到第五本。《秋园》样书摆在自家沙发上时,她都不敢相信,“做梦一样”,又恍惚“有一点幸福感”。《秋园》收到全国读者的反馈和鼓励,许多人翘首催问“后来呢?”不继续写都不行了。写啊写,从“素人”写成了“文坛最著名的素人”,83岁的杨本芬有时也问自己,为什么还在努力喏?想了一晌,发现“没办法”,就是喜欢写,爱写,“不写一点东西就无所事事”。她一生想读书想学习,家里帮不了她,丈夫帮不了她,最终是她自己帮自己涉过生活的泥淖。这是她一生难得的黄金时刻。

  杨本芬现在的作息有点类似专业作家了,但心态还保持着松弛和自由。或者说,于她而言,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是超脱于俗常的松弛和自由了,不必再寄予更多目的性。成功是意外的收获,而她只属于她的那支笔。(张玉瑶)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