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看电视,你就会去看书吗?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不看电视,你就会去看书吗?

来源:工人日报2024-01-21 08:55

  作者:于灵歌

  当尼尔·波兹曼以20世纪后半叶美国繁荣的电视时代为背景展开媒介批评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料到,距离1985年《娱乐至死》出版还不到40年,曾经占据大众媒介统治地位的电视也会“遇冷”。

  近日,一则《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交互新趋势报告》援引的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电视开机率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由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2年的不足30%。这一“刺眼”的数字也冲上了热搜。

  电视开机率的暴跌可以说毫不令人惊奇。实际上,传统电视的统治地位早在互联网兴起时就已开始动摇。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多样的信息、个性化的内容,而适应碎片化内容传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无不在抢夺人的注意力。当受众的观看习惯改变后,能够交互、提供多元选择的智能电视系统取代了单向接收电视信号的传统电视,“像玩手机一样刷电视”成为用户需求的关注点。如今,就连电视机本身也不再是家庭的标配产品。有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累计销售彩电2162万台,较2022年同期下滑13.02%。而这已经连续下降了5年。

  尽管电视逐渐退去“光芒”,尼尔·波兹曼的观点如今仍闪烁着“现实之光”:他提出“媒介即隐喻”,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电视媒体绚丽夺目的画面、令人兴奋的音乐、不间断的视觉享受等特性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其更倾向于感性、表面化的理解而非深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这种感性需求进一步催化了电视内容肤浅、碎片化,当其应用于教育、政治等公共话语时,容易出现泛娱乐化倾向。

  这份对技术垄断的警示在当今毫不过时——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又何尝不是放大了媒介的影响?不少人随手打开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没有一两个小时停不下来。早已有研究表明,大脑神经在经过短视频的持续轰炸之后,脑中激增的多巴胺足以让人上瘾。而如果大脑反复处理快速且带有奖励特点的内容,那么在处理节奏较慢的内容如工作、学习时,能力就会发生改变或损伤。“注意力持续时间在缩短”“专注力自制力下降”“对短视频成瘾”……扪心自问,不打开电视的时间里,还有多少人会去认真阅读一本书?

  当然,这并不是说,新的媒介环境下深度、严肃的内容就不复存在。毕竟,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发展无法逆转,内容生态也迎来大爆炸般的丰富发展,如今人们已不可能放弃高效,一味回归印刷术的时代。无论是纸张、电视、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本质上都是为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多元选择的载体。只是当我们意识到媒介的影响,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行为有更加主动的觉察和选择,才更能不被大屏或小屏所掌控。

  不久前,母亲与我通话时提及热播电视剧《繁花》,“好久没在电视上看完一部好剧了。”听了她的推荐,家里没有电视机的我,从书架深处把一直没读完的小说原文翻了出来:相比影视带来的视听盛宴,书本里细密的方言、丰沛的细节、交错的人物,倒更让我回味起阅读的滋味来。(于灵歌)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