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周岭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过年,专写过年的回目就有第五十三回和第五十四回,前者是“离年日近,治办年事”,后者是“刚将年事忙过”。从“刚进腊月”到“二月二,龙抬头”,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曹雪芹将旧时过年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展示了一部趣味横生的春节风俗史。春节到了,不妨看看《红楼梦》里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
桃符和春联
王安石的《元日》里有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换旧符”就是指“桃符”。古时过春节,有挂桃符的习俗,《红楼梦》里写道:“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那“桃符”到底是什么东西?
“桃符”就是春节时家家户户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不仅要悬挂桃木板,还要在板上画两个门神,一个叫神荼(读作“申舒”),一个叫郁垒(读作“郁律”),二者都是降鬼的大神;将神像置于门户之上,据说有震慑鬼怪、驱除凶邪的作用。后来,神荼、郁垒又演化成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传说唐太宗没能阻止魏征梦斩泾河龙,此后每夜都听到寝宫外有鬼哭狼嚎的声音。得力武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知晓此事后自愿戎装把门驱鬼,那夜果然平安无事,太宗终于睡了一个好觉。就这样持续几天,太宗不忍再让两位武将守夜,遂命能工巧匠勾描二将的威武画像,将其贴在门上,一位手执钢鞭,一位手执铁锏。此事传到民间,民众也开始画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的像,贴在门上,以求平安。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则要追溯到五代末后蜀的君主孟昶。据宋代张唐英的《蜀梼杌》,孟昶对翰林学士在寝门桃木板上的题字不满意,于是亲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已知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桃符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用于“辟恶”,还用于“纳庆”,可在上面写些迎春纳福的吉利祝词。至明代,一些大户人家开始用五色笺书写联句,特别是红笺,以表明除旧布新之意。制作材料的改变,使春联逐渐独立于桃符之外,成为另一种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饰品。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分给晚辈,这些钱称为“压岁钱”。至于“压岁钱”的含义,一种说法是“压岁”与“压祟”谐音,据说钱能通神,可以压住邪祟,让孩子安稳度过一岁;还有一种说法是“压岁”与“押岁”谐音,是为了压住新的一岁。
过年给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期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数额通常不会太多,但也有例外——《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在这之前,一个丫头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回说:“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金锞子”就是一两以下的各式各样的金块,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的、状元及第的等。各式各样的小金锞子就是压岁钱,所以又叫“押岁锞子”。简单算一下,一个金锞子相当于七八两银子。
七八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算过一笔“螃蟹账”:“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看来一个金锞子够庄户人家过小半年的了。连给压岁钱都如此阔绰,可见贾府过的是多么奢靡的生活!
腊八粥
过年一般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腊月初八那天,家家户户要熬腊八粥。贾宝玉给林黛玉讲过腊八粥的故事,说扬州有个林子洞,洞里有一群耗子精,腊月初七的时候,老耗子让小耗子去打探,小耗子回说:“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为什么庙里的果米最多?因为腊八粥最早是庙里用来供佛的。在过去,熬腊八粥是一件大事,朝廷要派大臣来监制,《燕京岁时记》就记载了北京雍和宫熬腊八粥的盛况:“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
民间熬腊八粥的历史也很悠久,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除了粳米、糯米等不同种类的米,熬腊八粥时还要加入各式各样的果品,小耗子汇报了,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熬好的腊八粥比较黏稠,表面会结一层膜,洒上点青红丝,再用绵白糖点缀“福、禄、寿、喜”等字样,好看又好吃。除了自家吃,还要留一些赠送亲友,以联络感情,互致祝福。
置办年货
过年时的食品、用品统称“年货”。老北京流传着一句话:“二十七八,平抢平抓。”如果不提早准备年货,到年根儿底下什么都会涨价;即便涨价,也得买,毕竟要过年了。大户人家置办年货,除了购买,还有别的来路,拿贾府来说,皇上在过年前会发祭银、颁恩赏,贾蓉就曾代表贾家到光禄寺领春祭的赏银,领回来的黄布口袋上写着“皇恩永锡”四个字。贾珍说:“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可见赏银的数额不会太少。
曹雪芹写忙年时,着重说宁国府。像宁国府这样的府第,年货还有个来路,那就是田庄。田庄里有很多庄户,一年到头忙着种地、打猎、加工东西;管理田庄的人称“庄头”,庄头身份特殊,既是奴才,又是其他庄户的头儿。乌进孝就是宁国府的庄头,代表宁国府管理庄户,逢年过节的时候,要把租子收上来送到宁国府。庄头的差事通常是世袭的,有可能乌进孝是从父辈那里接的这个差事,将来也要传给儿子,所以他说再过几年就可放心让儿子走走了。看来乌进孝和宁国府的关系不一般。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乌进孝用大车给宁国府运来一批年货及各项折银两千五百两,贾珍看完说:“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这句话着实令人气愤——二十多两银子够庄户人家过一年了,两千五百两银子却不够宁国府过一个年,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当时的贫富差距有多么悬殊!除了两千五百两银子,宁国府还有其他进项,尽管加在一起不算少,但比去年少,比前几年少得多。言谈中,贾珍提到一个“那府”,“那府”就是荣国府,荣国府的日子比宁国府还难过,因为“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常常入不敷出。单是“元妃省亲”一项,就开销巨大,光靠皇上的赏银是远远不够的。除去省亲,贾府平时还有各种活动,每项活动的开销都非常惊人,这也是导致贾家由盛及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乌进孝事先送来的交租单上写了很多东西,有猪有羊有鹿有狍子有野鸡有鲟鳇鱼,甚至还有银霜炭、御田胭脂米等。这些东西数量惊人,光柴炭就有三万多斤,可以想见过年前运输的车队浩浩汤汤进京的情景。如果想得更远些,乌进孝在挨家挨户收租时,这些碰上水灾、雹灾的庄户在年成不好的情况下还要交这么多东西,他们怎么过年?有多少寒门小户、孤儿寡母为了三五斗租米、一二两银子被逼得走投无路,小则节衣缩食、四处求告,大则典当家产、卖儿鬻女,只为凑钱交租。都这样了,贾珍还嫌少,说:“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曹雪芹“不写而写”,虽然没有直接写庄户人家,没有直接写田庄里发生的事,但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人间悲剧。“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年关将至,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交租单上可以看出,不少东西是从关外运进来的,如鹿、狍子、野鸡、鲟鳇鱼等,有些东西闻所未闻,如汤猪、汤羊。汤猪、汤羊是熬汤用的。通常宰羊的时候会把羊皮剥下来,只保留羊肉,汤羊则是将连皮带毛的羊肉封冻起来,等用的时候再把毛褪掉,带着皮炖汤,这样炖出来的汤特别鲜美。
值得一提的还有鲟鳇鱼。鲟鳇鱼主要产自黑龙江一带,过去是向皇上敬献的贡品,有“淡水鱼王”之美称。交租单上罗列的东西都是几十头、几百只,上千斤、上万斤,唯独鲟鳇鱼只有两条。其实两条就不少了,相传一条鲟鳇鱼有三四丈长,大得能吞下一个人。鲟鳇鱼肉鲜味美,胃、唇、骨、鳔、子都是上等的烹饪原料,尤其是鼻骨那部分。
乌进孝交租这一段,细读起来饶有兴味,其中浓缩的是人间万象。
祭祖拜神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忙祭天地、祭神、祭祖、供佛等几件大事。特别是祭祖,场面可谓盛大,《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就描绘了祭祖的场景。贾珍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做各项准备工作,待到年三十那天贾母按品大妆,带领众人进宫朝贺,回来以后就要入宗祠祭祖。
全家人都要参加祭祖,就连一年到头在城外跟道士胡羼的贾敬也得回来做主祭,贾赦陪祭。祭祖时,男女分立,按一定的次序站好,然后分拨上前行礼、上香、供酒、供菜。传菜一般是从外面依次往里面传,最后传到辈分最大的贾母手中,由贾母供放上去。祭完祖,贾母开始受礼,众人分拨向她行礼。
所供先祖遗像和祭祖的人在排列上是有讲究的,不仅要按辈分排列,还讲究“左昭右穆,男东女西”。“左昭右穆”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定排法,左为昭,右为穆;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始祖为中,一三五世宗在左,二四六世宗在右。
不管是大家还是小户,到年节供祖的时候都要把祖宗的遗像摆出来,有些小户的地方实在有限,无法一一陈列,索性就把列祖列宗的像画在一张纸上,众人对着这张纸跪拜。大家小户都要祭祖,但供佛就不一样了,小户未必供得了;大家一般有佛位、佛龛,贾家甚至有自己的家庙——铁槛寺,贾敬、秦可卿死的时候在铁槛寺停灵,盖因铁槛寺是他们家的家庙。除了外面的铁槛寺,贾府中还有一些小庙,第十七回“试才题对额”,贾政带着贾宝玉、贾珍和众清客从园子里走了一圈,一路走来,“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由此可见,贾府里还有不少类似的庙寺道房。
供佛时,贾母正室之中的地上放着火盆,火盆里焚着松柏香,王夫人正房院内设天地纸马香供。除夕夜烧松柏枝是个古老的习俗,据说可以驱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顺。“天地纸马”并非纸糊的马,而是供的神像,过去不能直接说神,只能说“马儿”,老北京的纸马儿、灶马儿、神马儿等,都是这个意思。这些“马儿”从年三十那天开始供上,每天要上三遍香、行三遍礼、上三遍供品,礼节十分繁复,直到正月十七以后才能把供桌供品收起来。
放年学 忌针黹
最后再说说放假的问题。古时一般在每年的腊月十九、腊月二十、腊月二十一、腊月二十二这四天里,由钦天监按照各类要求选定日期,昭告天下从某日起官家封印,所有衙门停止办公。其他行业亦然,像唱戏的要“封台”——接连十天不唱戏,等年初一的时候唱一个《天官赐福》的开台大戏;学生们也要放寒假,叫“放年学”,《燕京岁时记》云:“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红楼梦》第二十回提到“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却都是闲时”,放年学的贾环闲来无事,与宝钗、香菱、莺儿赶围棋作耍,输了还赖钱,惹来一场风波。
放年学的同时,女红也要停止,而且整整停一个正月。所谓“德言工容”,“工”即女红,过去女子待字闺中时每天都要做针黹,唯独在正月里忌针黹,正如查慎行《凤城新年辞》所云:“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红楼梦》这部描写旧时社会生活的鸿篇巨著,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如一部市井画卷,既表现了一个家族“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的过年氛围,也彰显出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周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