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西紫
近日,由张艺谋导演,雷佳音、马丽、赵丽颖、高叶等明星联合主演的新春贺岁片《第二十条》上映。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4日9时08分,电影《第二十条》排映场次较前日上涨,同时今日上座率13.8%领跑春节档新片。
《第二十条》在题材上不属于传统的“春节合家欢”类型,加之前期宣发力度不大,所以在上映前期成绩并不亮眼。但随着观看的人数增多,其在各大社交平台树立了不错的口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被“安利”去观看电影,票房走势向好。
“第二十条”即刑法第二十条,其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后果,影片中的三个故事也围绕此展开讲述。有长期遭受村霸凌辱奋起反抗引发血案的可怜村民,有因撞见同学被校园欺凌“拔刀相助”的“正义儿子”,还有当年帮助被猥亵女孩进行正当防卫的公交车司机……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皆因自己的行为面临法律的审判: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亦或是故意伤害?电影中的人物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电影外的百姓同样经历着如此的人生。
在我国,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和贯彻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1979年7月公布的刑法第十七条就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第二十条对1979年刑法的第十七条进行了调整,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将防卫过当的标准由“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修改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并增设“特殊防卫”。2018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陈某正当防卫案等四件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确正当防卫界限标准。
长期以来,有人把正当防卫制度称为“沉睡条款”,实际出于多种现实原因。比如,以“死者为大”主导的思维视角,导致在正当防卫案件中一旦出现死伤情况,防卫一方往往会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又如法律审判所讲求的“理性思考”,在现实情况中可能无法完全顾及到防卫一方的真实处境。这些都是复杂多样的现实问题,法律审判也因此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层层困境。影片中对王永强一案的艰难认定过程,就彰显出了这一问题。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电影中这一经典的台词,道出了法律之于正义之举的真正价值。无论是被村霸强奸欺辱的聋哑母亲郝秀萍,还是为当年正当防卫行为讨说法却意外出车祸的公交车司机,他们都是故事的悲剧者,无数的观众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悲痛,但与此同时,也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多增添了一份沉重的期待。
电影是人民的艺术,理应为人民正义发出呼声。《第二十条》在春节期间的热映,不仅可以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更唤起了千万人民心中对正义之举的肯定和敬仰。正义不应被辜负,“法不能向不法低头”。只有在人人“敢出手”“肯出手”的正义社会,百姓才会得到真正的健康与幸福。(张西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