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滕贞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文明的统一性基于文化上的认同感,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巩固和扩大这种认同感,让民族文化的血脉更充盈、更有生命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贯穿古代之中国、现代之中国,也必将贯穿未来之中国。作为一名从事文学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切实感受到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赓续文脉不能离开文学。赓续就是传承,历史上文脉赓续的主要载体是文学,文学让一个时代的文脉有了魂魄和形状。人们通过《诗经》中的“风雅颂”,通过魏晋之风、唐宋文章等文学作品,可以还原并触摸到逝去的历史,一张张鲜活的面容闪现在历史的天空。进入新时代,文学在赓续文脉中仍然发挥着给历史骨骼丰富血肉的作用。文学作为一切艺术的母体,影响着各种艺术门类,没有文学的书写,文化传承将无所依附而最终走向式微。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作家都是历史的记录者,作家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良知观照,在描绘历史进程中构建正确的历史逻辑,滤掉杂质,淘出文明的结晶。因此,作家是名副其实的赓续文脉、传承文化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抽象地谈论文化传承容易成为坐而论道的“空谈客”。有文学全方位的介入,让文化传承由抽象变为具象,由传统变为现实。例如,《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加为大众所知晓,便是文学的力量使然。
可以这样认为,文学是文化传承的“药引”。“药引”通过引药归经,使药性入脑入心,进而形成浸润效应。每一个作家都是讲故事的人,民族英雄靠作家去塑造,精神图腾靠作家去描绘,我国卷帙浩繁的三大民族史诗,都在塑造并歌颂民族英雄,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精彩纷呈的故事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故事的协奏与交响。因此,在文化传承上各民族作家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应该是作家的神圣职责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创新创造是新时代文学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是在总结人类文化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方法论。就文学而言,是创新和创造开辟了现代和当代文学广阔的发展空间。五四运动发端于文学的革命,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现代文学的新篇章。白话文跟文言文相比就是一种创新和创造,为文学发展注入不竭活力。刘心武具有批判和启蒙精神的《班主任》在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发表后,引起的反响如春雷乍响,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进入新时代,作家要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同样需要创新和创造。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开辟新时代文学的新境界。
赓续文脉、创新发展必须走出三个误区,否则守正就成了一句空话。误区之一是要么一味地复古,要么对传统持虚无态度。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总会周期性出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就是针对复古论而言。现实中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学界仍然存在,对此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误区之二是背离优秀传统而另起炉灶、标新立异。创新的前提是守正,是对人们普遍认同的主流道德价值和美学原则有基本的尊重,偏离了这一正轨去求新求异,就成了古人说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是害人害己的行为。中华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是因为有源可溯、有轨可行。误区之三是不去构建自我的文化评价体系,而是简单套用西方标准来丈量民族文化。这是在改变民族文化基因,抹杀文化差异。对文学而言,如果不走出这三个误区,会让中国文学总是在模仿中徘徊,缺少应有的文学自信,最终导致难有建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辽宁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