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童年美好是治愈一切内耗的秘密武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童年美好是治愈一切内耗的秘密武器

来源:文汇报2024-06-01 11:58

  作者:韩浩月

  六一儿童节到来,接下来是端午节,然后是暑假……在我的记忆里,这些都是特别值得期待的时刻。在孩童眼里,每一个节日都是盛大的。节日扩充了童年的丰富内涵,会成为孩子成年后不断在脑海里复原的慢回放。拥有一个漫长童年的孩子,会在一生中不断获得自我治愈的能力。

《成长的心法》朱永新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前几天读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成长的心法》,发现在这本书里,他不断提到“漫长的童年”,比如在第二部分《信任》的第16节,写到“童年越漫长,智力越发达”,第三部分《探索》第37节,写到“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第38节写到“玩玩具就是在做科学实验”,第五部分第66节,写到“最重要的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这些章节无一不指向漫长的童年之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它甚至可以取代这本书现有书名,成为一个颇为妥帖的备用书名。

  阅读这些章节的时候,我不由自主联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些节日来临时的激动与庄重,那些在漫长假期因为无所事事而享有的慵懒和舒适感,那些顽皮之后带着疲累进入梦想的甜蜜感,都为当时的自己度过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提供了无限的能量……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自己的童年并没有真正结束,它以某种形态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某一个地方,当需要调用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修补中年缺憾。漫长的童年,并不单指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如何欢快地度过,某种程度上是指“终身童年”,拥有这一“财富”的人,在创造、创新能力方面,会显然更卓著一些。

  朱永新在本书写作中,对于童年的重视程度,之于他的家长身份而言,是罕见却全面的。比如,他每个暑假都会带孩子到全国各地旅行,他认为“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跟孩子一起运动与读书是最好的陪伴,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固然亲密,但也有边界感,强调“非共享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出人意料的强烈影响,并给出结论:孩子“幸福”比“成功”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这样一位非典型中国家长,在观点上他是容易得到赞同的,但在现实生活里,他的提倡却很难得到全面的执行。

  阅读《成长的心法》时,我时常有想和作者击掌的冲动,但每每此刻,都有一点惭愧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因为在行为上,我虽然已经尽可能做到了陪孩子旅行、读书、诚恳地交谈,但仍然会为孩子忽上忽下的学习成绩、能不能及时刷牙洗脸等生活习惯而焦虑,所以很多时候,“成长的心法”更适合用于家长身上,更需要历练的是家长的心态与情绪掌控能力,而非借用书本作为工具,用某种技术式的理念来影响孩子。诚如朱永新所言,孩子是最擅长模仿的,家长的言行,往往会在孩子那里产生“巨雷”一般的影响,但家长在家庭生活当中,往往是盲目而不自知的,如果孩子叛逆,那大概率是家长没有作好表率,没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与模仿。

  既然童年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延长孩子们的童年,如何让孩子拥有漫长的童年?《成长的心法》可谓用整本书的容量,在诠释这一核心问题。

  首先在教育层面,朱永新对现有的学校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观点。比如他认为,“学校以外的社会化学习更为复杂,也更为基础”“更重要的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对于“倾听式学习”的提倡,意味着他对“填鸭式教育”的反对,“应该改变学校,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育理念的价值在于,他不是在单一层面对中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而是全方位地给出一整套的实施方案。截至2022年,“新教育实验”已经在全国8300多所学校践行,相信这些学校的孩子对于童年的感受,会多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其次在家庭层面,朱永新强调家庭气氛和家长的责任。对于让家长头疼的家庭教育问题,朱永新给出了很乐观的看法:“无序、混乱的背后是五彩缤纷,是多样化和可能性”,“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比成年人更高明、更有智慧、更有创造性”,父母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话语不仅能让孩子拥有丰富的词汇量,也能影响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情感,以及思考的逻辑与方法”……这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弥漫于社会的教育内卷现象,给予了一次有力的反对。改变要从学校与家庭这两个终端同步做起,任何一端对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抱有畸形期待,都很难真正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第三,在孩子自身层面,《成长的心法》也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平视的口吻,给出了友好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比如在玩游戏以及玩“假装游戏”时,孩子可以摆脱“自我”中心,弄清别人的想法,获得合作的能力,在玩耍中学会如何应对意外以及发现事物的规律……这本以教育从业者和家长为主要读者群的著作,也给孩子阅读留出了介入的多元角度和丰富空间。掌握了“成长的心法”的孩子,或能对家长起到反向教育的作用。如果少年读者从本书中洞察了教育的真相,也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推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来。

  致力于帮助地球人移民火星的美国企业家马斯克,他的梦想,包括在公众面前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拥有过漫长的童年。迄今为止,他还是在用童心来对待他的理想与事业。对于马斯克的教育,他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在自传《人生由我》中,提出了四个教育方法:放手是独立的开始;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积极主动争取的习惯;以身作则。这些方法貌似常见,但真正能够执行下来,却是很难的事情。《成长的心法》这本书,提供了包括这四()种方法在内的更多方法,但也符合教育孩子因人而异的常识。读者若是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并深入且灵活地执行下去,相信会得到成绩与硕果的回报。

  在读《成长的心法》之前,我已经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践行着如何延长孩子的童年,让孩子的童心永葆,至于效果如何,评价的权利并不在我这里。我期望孩子们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会为父亲曾像孩子一样和他们一起玩耍而开心,而不要为蹉跎时光而失落。有关生活与人生的意义,两代人的思考不会在一个层面上,但对于童年的认知,应该大差不差——如果一个人的童年足够漫长,这就标志着,他拥有了抵抗时间对精神造成的损耗的能力。因为童年无敌,童年美好是治愈一切内耗的秘密武器。(韩浩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走停停》:文艺中年的罗曼蒂克悬空术

  • 《快乐王子》:成为一棵健康的树,撑起自己的苍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