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别在童年记忆尽头的回形针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别在童年记忆尽头的回形针

来源:文汇报2024-07-30 10:02

  作者:李林荣

  一

  叙述童年,几乎可以视作我们精神成长和心智成熟的显著标志或天然尺度。而叙述童年的不同方式、不同切入点和不同声气腔调,正取决于并且反过来也表现着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禀赋。

  在讲述自己人生前12年故事的《走近我,走向前》这本半纪实半虚构之作中,龚彦竹努力构造了一个以今日之“我”的成年意识和成年话语,去展示和阐释昨日之“我”的童年经验和童年情怀的镜像世界。全书恰如一只别在童年记忆尽头的回形针,本已飘零散落的小学生活的联翩画面,更早也更模糊的幼儿园时期的婆娑碎影,凭着成年后焕发起来的一种朝花夕拾似的心态和语态,悉数粘连拼合,形成一个逻辑分明、承接有序的整体,不仅可以言说,而且可以演绎和折射出某种反思意味。

  离开这种成年之“我”回向童年之“我”的对话方式或反思心路,童年之“我”是否还有可讲述为一个故事、演绎为一套情理逻辑的生命质地或精神本色?

  或许会有,但即便有,它呈现的形态和发散的信息,多半也只能是漂移在成年话语和成人思维的体系化板块之外,很难避免被看作稚拙乏味的小白文。调动成年话语和成年意识,来模拟性地表现童年经验和童年记忆,并且使这种拟态的童年经验和童年记忆表现形式,最终能够若合符契地归入成年话语和成年意识,这实际上是反映儿童生活的口传叙事和书面写作长久以来共同依赖的一条古老而有效的情理逻辑路线。

  《走近我,走向前》有意无意地摈弃了那种竭力掩饰或彻底无视叙述者的意识和声音与被叙述的往昔故事里的人物思绪情态之间区别的儿童故事写法。“我”的今昔体验和今昔认知的错位,以及“我”跟“我”周遭不分亲疏远近的其他所有人的内心感触差异,在书中被穿插闪现的画外音式的阐发议论和旁加密注式的独白点评持续渲染,不断强化。满含自我解嘲意味的“使劲回忆也记不得了”之类的托辞,流露着“他们”大概早都忘记了,可“我”偏偏还记得很清楚的执拗姿态。

  二

  爸爸是自由职业的编剧兼小说家,足以凭自己的创作收益,稳稳地支撑起四口之家安逸富裕的体面生活。妈妈似乎是全职主妇,料理家务巨细靡遗,接送两个女儿上下学,里里外外一把手。姐姐大“我”七岁,据说从幼儿园起,智商、情商各种表现就远比“我”优秀,并且也没像“我”这样从小满头黄发叫人见怪。

  《走近我,走向前》里的“我”所拥有的这一生活和成长环境,既单纯又刻板。舒适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式和力争上游的精神追求,都已固化为自动程序。父母对“我”和姐姐,当然要照着同等收入家庭育儿成才的操作流程和目标套路,努力争取创造一个更比一个强的上学条件。与此伴随的,是妈妈给“我”报的各种课外班:千字班,珠算班,还有名额紧俏的清华桥梁建筑班(主要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大桥),以及一对一钢琴课。

  在“我”当初和后来的感受里,曲折的转学和一连串的课外班,都是只需接受、无需选择的自然呈现的现实。爸爸妈妈为此想方设法的种种作为,也只是社会同温层里的随行就市、循规蹈矩之举。真正给这个家庭的进退取舍拿大主意的,既不是爸爸妈妈,更不是“我”和姐妹,而是“我们家”所属的整个群体所共享的那种决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必须为他们抢占更优教育资源和更多超前发展机遇的社会生存信念。

  如此一来,“我”少儿时期的成长际遇,就成了印证“我们家”的地位和爸爸妈妈的育儿实力达到相当水准的一份活档案。

  不过,这段际遇已经错过了现场实录的时机,只能由临近成年之际的“我”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对它进行跨时空的召唤和重建。忆述中的童年和少年之“我”,承载或折射着写作当时的“我”所具备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所以她的精神感悟能力和举止表现要明显比少儿的本然状态更独立、更清醒、更自主。在她看来,爸爸力扛家业,妈妈关爱备至,不再是天造地设、必然自然的先验配置,而是各有其前提、各有其边界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分担。

  她自以为童言无忌的一句“爸爸是个怂包”,惹恼了爸爸,却透露出成人世界某个幽暗角落里冷冰冰的生活真相:强大到可以不受别人欺负的那个理想的爸爸,原来并不存在,真实的爸爸在社会上免不了暗气暗憋地遭人算计。类似地,温暖而可靠的母爱,一旦到了家门以外,似乎就像踢球出界,力道再大也会被判无效。15岁以前,和姐姐为在父母面前争宠而没完没了的明争暗斗,更使姐妹关系和姐姐的形象早早地褪去了理想的纯粹色泽,露出斑驳的现实质地。甚至“我”自己,游走在爸爸、妈妈、姐姐和众多老师、同学的多面姿态与多变神情组成的戏剧氛围十足的往事情境中,也反复展现着心思时时疏离于环境,行为做派却越来越混同于环境的纠结状态。

  三

  全书序幕部分追述的那个重回昌平旧居与幼儿园同学相遇却表错情的细节,或许在不经意间暗示着“我”可能也会误解父母、姐姐以及更多曾经熟悉的同学和老师。

  正文六章,对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经历给予逐年记叙。小学课堂内外,居然遍布层层叠叠的人际纠葛和起起落落的恩怨聚散。学业成绩、班干部选举、集体活动表现、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与同学们的相处方式,在“我”从成年后的心境中回望来路的缠绵情绪中,点点滴滴都成了大事。但这毕竟只是应瞬间感慨而即时放大的记忆剪影,随兴而至,又随兴而逝。

  置身同学之间,“我”的个性始终表现在对那种看似没来由的互信互赏的质朴友情的珍惜。但殊异的家庭背景和与此相关的升学去向、人生价值抉择,最终还是导致了小学毕业时“我”和最要好的孔伊婷同学的友情中断。这跟幼儿园时期从昌平转学进城带来的失落和怅然,已有质的不同。因长达六年的同窗厮守和一次次基于情义的并肩奋斗(包括违逆班主任意志的一些行动)而铸成的友情,已经有了远胜幼儿园玩伴之谊的深度和强度,接近了成人话语所说的“同一条战壕里的过命交情”。其失落之痛,也足与成人交往中的情殇相比。

  《走近我,走向前》不是我们见惯了的叙述者一味扮小孩的儿童文学,更不是从居高临下的教师爷视角和教师爷腔调生发出来的教育小说,而是介于两者或超于二者之上的复调互文之作、一位长大成人的作者检点自己真实成长道路的自我对话之作。细究架构形式,它可能还不尽妥帖圆融,但它显露了鲜明的新意,也突出了值得继续用形式的探索和主题的锤炼去认真应答的问题。它确实像一枚回形针,把童年记忆别在了成年意识的底片上,也把一次勇敢的创作探索记录别在了青春文学的册页上。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文学圈子到圈子文学:有机遇,亦有陷阱

  • 《解密》:这杯混合果汁够独特但不好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