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山水画的生命格调

来源:北京晚报2024-10-02 09:52

  作者:尹 菱

  看大师的绘画作品需要结合生命体验来解读,因为大师画的不仅仅是画面,更是生命境界的铺展,是自我修行后生命气象的一种呈现。所谓的“逸品”就是艺术家自我完善、臻于无我境界的生命格调的真实再现,捕捉、领略、感叹艺术品的象外之象是艺术品鉴的内在指向。

  记得美术评论家陈绶祥在一次讲座中告诫年轻人,一定要看美术作品原作,一味拿着印刷品去品评艺术是损人不利己的。从走近李可染先生艺术作品的那一刻,突然想起了这句话,我信了。

  一直非常喜欢北京画院的展览馆。空间不大,但是策展人对艺术家、展品深入的理解以及含蓄的表达总是令人沉浸其间、唏嘘不已,艺术品需要氛围的营造、“气场”的烘托。2024年5月,北京画院展出了李可染先生的部分写生画与山水画作,此为李可染江南写生70周年的纪念展“雨亦奇”,这是我头一次近距离观看李可染先生这么多幅作品。以前总以为红林尽染是李先生代表性的艺术面目,甚至觉得很多作品中的浓重笔墨堆积一片,显得有点脏,而他本人也是一位顺应时代潮流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不应属于自由表达的天赋级“选手”。然而,当我站在这些“真迹”面前,才发现这浓重的墨根本不是死气沉沉、混沌一片,而是富涵丰富的浓淡变化——黑得透亮而高贵,在水的晕染中幻化出一片生机,灵性而温润。我一下子被眼前的画面吸引了,我的思绪凝结在了那个“场”。我在一幅幅作品面前细细揣摩,慢慢寻找与画家心中的艺术神灵相契合的那一点,而不再贪恋某些批评家卖弄辞藻或者言不由衷的理解与评论,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贴近,用自己的言语去表达。

  有人曾经感叹,看了李可染先生的画,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周思聪回忆李可染先生的文章中所写)。而我读到的是另外一种气息,是人的气息。如果说,黄宾虹的画面山气蒸腾、仙人欲出,是天人同畅的逍遥游,那么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表达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恒远的“天地人三才图”——人是天清地宁孕育的产物,并与天地和谐共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李可染先生古稀之年以后创作的作品更能让人清晰而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李可染先生在这时期的创作大多以竖幅图式为主,构图谨严,前中远景皆在,平远与高远俱存。他将墨色渲染得深厚,但没有给人压抑感,相反,整幅画面充溢着心流之美,这是一种实到深处幻化后的虚灵,飘渺而不轻飘。远处幢幢山脉,壁立挺拔,气宇轩昂,像是一位位身披长袍的道士,又像是一群慈眉善目的贤人雅士,庄严巍峨但不肃穆,与只可仰观而无法亲近的天子之威完全不同。他的作品不会凸显一圣一仙,而是三五座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幅和而不同、具有君子之风的群贤图,李可染先生温厚儒雅之笑貌也跃然纸上。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刘莹在画展开幕式上回忆,李可染先生生前曾反复书写“中国人”三个字,在他的心中怀揣着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不易之志。正所谓心手合一,画如其人。

  李可染先生的画面布局整体感很强,拉得开也收得住,总体上还是一种收和敛的走势统领着观者的思绪。在李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中,不管远处的山有多么浑莽而辽远,近处的风景就像是风筝的线轴,永远都会把观者的视线拉回人间。这里或是水面上的渔船点点,或是涧石川流的小溪,或是揽亭眺望的游人,或是昂首挺立的松枝,或是红艳可人的桃林,或是袅袅炊烟的民居。春雨霏霏,惠风和畅,花树环绕,错落有致,明丽而宁静,弥漫着浓郁的人间温情。就像人类的思绪飞得再高,脚步走得再远,最终还是要不断回到生命原点给精神以补给,静定中生出再次出发的智慧。在李先生的作品中,近景与远景比例显然不符合透视关系,但是这种夸张的艺术表达令画面张力尽显。这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李可染先生苦苦求索的人生境遇以及纳宇宙于一隅的生命境界。

  李可染先生是平民家庭出身,在家乡徐州画家钱食芝的启蒙下走上绘画之路。他先后师从林风眠、齐白石、黄宾虹等艺术大家,西画与中国画皆有小成。1943年在重庆国立艺专任教期间,李可染开始专攻中国画创作与教学。20世纪50年代,是李可染艺术生涯非常重要的十年,也是为中国画“旧瓶装新酒”寻求出路的十年。据艺术家张仃回忆当时:“中国画奄奄一息,面临绝境。当时美术学院学生几乎没有愿学中国画的,素描好的进油画系,差点进雕塑系、版画系,最差的进中国画系、实用美术系。”(张仃《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面对中国画日益凋敝的百年危机,李可染先生懂得“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价值。1950年初,李可染在《人民美术》创刊号上发表《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他写道,中国画当务之急就是挖掘堵塞了六七百年的创作源泉,这个源泉,就是“人民的生活”。作为一个中西兼通、深谙艺术规律的画家,李可染牢牢把握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本质和独一无二的审美特性,指出:“中国画的‘线’富有高度表现力,这表现力不光为旧社会所需要,也必将发展成为表现我们新时代的利器。”同时强调:“吸收外来文化及接受自己的遗产,在分量和地位上应分清主从。即便是外来的东西,也必须经过消化,必须把它化成养分,放在中国的土壤里,使它长出中国的花朵。”这些颇具辩证法的见解,为未来的“新中国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开启70年前水墨写生的创作行动进行了思想上的铺垫。1954年春天,李可染与张仃、罗铭带上《新观察》预支的一百元稿费开启了三个月的南下写生,在祖国的广阔山河中找寻艺术灵感,以写生的方式重新找回对“造化”的认知。李可染先生请篆刻家邓散木刻的两方印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就是这个时候最好的见证。

  此后,李可染先生以实践者的韧性走遍半个中国,甚至远达欧洲。在以李可染为代表的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下,中国画作品不仅呈现出技法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且摆脱了中国画危机,逐步形成了一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国画创作方式,建构起新的话语权。

  师法自然,再现自然,超越自然,这是每一位山水画家必然要走的求索之路。从1943年《松下观瀑图》,经历数十年的写生实践,到1989年《万山重叠一江曲》,李可染经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创作道路。与古代山水画家不同的是,李可染先生将素描的体面、构成、光影、明暗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中,使山水画更接近对象的感性真实,扭转了中国画呆板与教条的程式化表达,让人耳目一新——“静穆中有瑰丽,沉雄中含逸宕”。他的绘画作品凝重低沉而不失亲切感,厚朴隽永,深远清雅。李可染先生曾经在论画时说,中国画高层次审美境界“不仅画所见,而且画所知、所想”,道破了古代画论“造化”与“心源”的深层关系。

  在展厅中静坐,沐浴在李可染创作的山水天地间——不恣肆,不飞扬,不破局,不出位,不癫狂,不极端,一切都稳稳当当,一切都妥妥帖帖、自自然然地铺展在那里,正如李可染本人,温厚儒雅、和蔼可亲,有着行不言之教的沉静仪态,有着处无为之事的从容淡定。晚年的李可染从“写景”跃向“造境”,也更注重心源,抒写山水意象与生命状态了。他以中国人的哲思观照山水,以艺术家的美学重绘天地,既追求中国画的新境界,又激发传统的新活力,臻于墨天神境,真正做到了心画合一。

  在艺术沉浸的这一刻,我也将思绪拉回到小时候——5岁时,跟随父亲第一次来北京,看到了前门橱窗里的大大的高跟鞋,也依稀记得脚踩李可染先生家里木地板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那一次,年幼的我虽然没能亲眼目睹大师的风采,但是那间小屋里咯吱咯吱的声音却像是一首优美的旋律回旋在记忆中,再也跑不掉了。(尹 菱)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遗落山水间》:“梅”挂枝头 香飘四溢

  • 《刺猬》:温情的魔幻现实主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