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阿来散文集《去有风的旷野》:融入旷野,在行走中记录生长的故乡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阿来散文集《去有风的旷野》:融入旷野,在行走中记录生长的故乡

来源:文艺报2024-11-27 09:40

  作者:周维东

  作家阿来全新推出的散文集《去有风的旷野》,是他在各地旅行留下的行记。“行记”在中国是个现代事物,底色是科学观念兴起。它与传统“游记”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是人与地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交流,还包含科学认知的目的。田曙岚在《广西旅行记·小引》中谈到“行记“的由来:“感于我国地理教材,记载多不翔实,因决定辞去教职,周游全国乃全世界,站在史、地两种科学之立场,实地考察各地自然状态与人文概况,冀有所得以贡献于社会。”王桐龄在其《陕西旅行记》中也如此讲述“行记”:“历史与地理有密切联系,研究历史而不知地理,则一切史迹无着落。”近代中国史学发生的转变,便是增加了科学的维度,文献与文物、文献与田野的结合打开了史学研究的新视野,也是在这一时期,一系列“行记”勃兴,仅近现代时期成书的“行记”便有近千部之多。

  近代中国出现的“行记”,介乎学术与文学之间。大量著者都是史地学家,曾经受过或多或少的学术训练,科学认知的目的也比较强。著作的文学性虽然稍弱,但这并不妨碍文人雅趣,兴致高昂之处,灵光乍现,文字绚丽。当然,写“行记”的也不完全是历史学家,鲁迅、郭沫若、瞿秋白、徐志摩、朱自清,包括曾经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也都写过,逐渐,“行记”又回归到文学的序列。但是,书写的方式加入了大量近代科学的视角,譬如地貌特征的科学命名、自然动植物的准确名称、人种、民族区分等,甚至于作者也不仅限于“看”,还要“参与”,如此才符合现代行记文学的要求。

  阿来将这部散文集中大部分篇章都冠以“行记”,体现了一种写作的态度,他的“行记”不是去游玩,更是去认知。《去有风的旷野》是将个人融入旷野,让旷野展露出如人一般的习性和历史,进而生长出文学。读这些“行记”,感受最强烈是阿来的博物和博学,或者说,是他为这些行记所作的准备和积累。阿来几乎能够叫出他所见到的每一种花和大多数植物的名称,熟悉他们的科类和生长特征,进而在遇见时有一种久违的等待感。不必要再去列举阿来对每一种花如爱人般的介绍和描写,仅举一段他对川西高原上四季花色的描写,便能体会这种感觉:“高原秋早,经霜的草梢已经微微泛黄。花的色调变成了蓝色。是的,在草原上,从五月到十月,初春到深秋,旬日之间,就有某几种花开的颜色,成为主调。春天,最初的主调是黄色。这是溪流两岸的湿地中毛茛科的云生毛茛、金莲花率先开放,成片蔓延。高阜浅丘上,也是黄色花星星点点,那是蒲公英、委陵菜和鸭跖草正贴地开放。之后,主调会变成报春花属和马先蒿属的粉红。还有野草莓和草玉梅的白。等等,等等。”(《札谿卡行记》)这已经不是旷野,而是自己的花园,博物的文学价值,不是让人与物更远,而是更近。与花类似的,还有阿来对于地理、气候等等方面的熟悉,很多专有名词信手拈来,如花一样,有了这些知识的中介,人与大地的距离拉近了,旷野不再陌生。

  然而,旷野毕竟是旷野,它可以为人所熟悉,但绝不会完全成为人的花园。正如人无法穷尽对于人性的把握,旷野总是会在你熟悉它的时候,展现出陌生的一面。自然在生长,或者说一切自然中的物,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都在生长变化之中,这是阿来的发现。在十二背后景区,阿来发现了溶洞生长的秘密:“一切都还在生长,水仍然在地下见缝插针,融通壮大,永不停歇”(《十二背后》),由此他感慨自然的意志:“在人类未出现之前,地球让水如此日复一日创造的意义是什么?那时没有人,是想让谁看见”?在稻城亚丁,阿来为天文台观察站所解释的“宇宙中最微弱的光”触动,能够穿越土层的粒子能为科学家捕捉,而对于普通人,尽管它每一天都在自然界发生,但我们一无所知。这难道不是自然的物在生长?有些生长,是人类经验的复现和演绎。在四姑娘山,阿来在深秋的白桦林中体验到欧阳修的“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一片无声,两片无声,百片千片就有了声,森林浩大连绵,数万片数十万片秋叶同时旋舞,同时降落四野便飒飒然,萧萧然,发出了动人秋声”。(《四姑娘山行记》)欧阳修听到的秋声不是在四姑娘山,但如同一个交响乐团演奏一首世界名曲,四姑娘山的秋叶复现了欧阳修第一次听到的那种感觉,又将四姑娘山独有的感觉注入了秋声。

  自然的有些生长,是因为有了人的参与,进而显现出生长的痕迹。在阿来的行记中,徐霞客出现了,洪堡、李希霍芬出现了,欧阳修、杜甫出现了,还有更多的普通人出现了,他们不是旅途的雅趣,而是先行者,是阿来行走的坐标。有了坐标,自然的生长才有迹可循。在米仓山,阿来不仅发现了主峰光雾山之外的美,更惊喜地发现了米仓古道遗迹。在贯穿秦岭与巴岭的峭壁和河床上,一列列石孔和残留的木渣,昭示着古道曾经的荣光,这是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杜甫、元稹曾经走过的古道,也是萧何“截贤”韩信的发生地,如果没有坐标,又怎会完整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皮洛,阿来看到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时间提前到20万年前的石器,他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累积的地层中,制造石器的是不是同一群人?不是,远古人类在广阔的世界里来来去去,活动范围远超于我们今天的想象”。(《稻城亚丁行记》)阿来发出感叹的那一刻,自然生长的感觉如画面呈现在眼前,如果有一个足够长足够快速的摄影镜头,我们不仅能看到逐渐升高的青藏高原,还能看到来来去去不同的人类。

  《去有风的旷野》是阿来“蓄谋已久”的行走,其中的足迹与阿来的创作轨迹互相呼应,自然生长的背后,是阿来文学版图的不断拓展。

  《尘埃落定》之后,阿来又创作了《空山》《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阿来讲杜甫成都诗》等重要作品。如果将《尘埃落定》作为阿来文学版图的原点,此后创作在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有以下特征:西向,从阿坝地区拓展到整个青藏高原,《格萨尔王》和《瞻对》是典型表征;东向,从少数民族文化区拓展到汉族文化区,《阿来讲杜甫成都诗》等作品是典型表征。内向,从近代历史拓展到文化传统、自然人文,《格萨尔王》《瞻对》等都是典型例子。

  这几个向度,在《去有风的旷野中》也体现了出来。阿坝在“四姑娘山”“莫格德哇”“札谿卡”“炉霍”“大凉山”的行走,是“西向”的路径,它是阿来拓展对于本民族文化认知的过程。在《札谿卡行记》中,阿来还特别提到为写《格萨尔王》采风的经历;《莫格德哇行记》的写法,也会让人想起《瞻对》,在一个宏大的历史长河中理解民族问题。“十二背后”和“米仓山”的行走则是“东向”。在《十二背后》,阿来不断与徐霞客对话,在《分云拔雾见米仓》,阿来则不断与杜甫、元稹、韩信对话,直到他惊喜地看到了米仓古道。而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则可以看到阿来“内向”的痕迹,从博物学知识,到历史古籍,再到人类学的视野,阿来的视野拓展与知识积累让他更从容地行走在旷野,与自然万物、文化遗迹、熟悉与不熟悉的人进行自由对话。“人生如旷野,自由和答案都在风中”,这是阿来在散文集封面上写下的诗句,如果将它与阿来的创作理念联系起来,不是虚言。

  将《去有风的旷野》置于近代以来各种“行记”之中,阿来提供的经验,大概可以用“生长的故乡”来形容。对阿来而言,这些行走是他文学版图拓展的写照,也是将陌生的旷野内化为故乡的过程。阿来散文集中提到的地方,虽然有些名字还很陌生,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交通发达、民族融合的今天,它们也都不再是印象中的“边地”或“民族地区”。这难道不是故乡在生长?

  生长的故乡,也强化了“行记”的文学属性,它不是冒险和征服的记录,也不是简单的科学认知,而是自我的不断成长。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