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感物怀人,铭刻光阴——读刘晓艺《感逝集》有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感物怀人,铭刻光阴——读刘晓艺《感逝集》有感

来源:大众日报2025-01-05 10:24

  作者:刘发开

  《感逝集》是山东大学文学院刘晓艺教授新近付梓的一部诗词文集,汇辑了包括旧诗、词、莎翁商籁、尺牍、序跋、散文等在内的各种文体,可视为其2019年出版的旧体诗文集《昔在集》的姊妹篇。与后者相类,《感逝集》也是一部“思怀师友,感逝裁诗”的致敬时光之作。

  “感逝”是中国传统诗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其背后往往隐含着古人深刻的时间观念和生命体验。古人寿时不永,短短几十年,如草木荣枯,白驹过隙,倏然而过。睿智精进如夫子,尚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喟叹;一代枭雄曹操,亦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伤婉;潇洒俊逸如王羲之,因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遂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悲怆;放荡豪逸若太白,亦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之悲吟;至于豁达超然如东坡,亦不免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忧思。

  这部《感逝集》中的“感逝”,正如作者所言,蕴含着感念往昔、追忆逝者以及夫子叹川、感喟逝水等多重意蕴,既有语言层面上的低徊吟咏,也有情感层面上的追念感怀,还有哲学层面上的深邃忧思,这种复义性本身即拓展了“感逝”主题的意涵内蕴与阐释空间。

  在旧体诗词部分,作者继《昔在集》之后,又一次集中展示了延自章黄学派一脉的深厚诗词创作功力。章黄学派以训诂、辞章而著称于世,辞章学经黄侃先生传至山东大学殷孟伦先生,再传至作者的业师、山东大学教授鲍思陶先生等人。对章黄学派的两种绝学,鲍思陶先生已“骊珠在握”,研深覃精,可惜鲍先生蕙荃蚤摧,盛年早逝,身后只留下一部《得一斋诗抄》和经由其友人倪志云先生补缀的《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等为数不多的辞章理论和作品集。

  在辞章一脉,刘晓艺深得鲍老真传,积淀了于山大中文系求学时获得的“骨与血”,其旧体诗文可谓“本之情性,协之声音,振之以文采,齐之以法度”。在这部分旧体诗词作品中,既有“体裁之广”,不论是四言、五古、杂言七古、五绝、七绝、七律,还是包含小令、中调、长调在内多达30多种词牌的词作,均可见一个纯熟的诗词作手诸体皆善、驾轻就熟、法度森严的技法和才情;也有“文采之丽”,这是作者的看家本领,如以“离忧莫写,欢好曷叙”写离别,以“风翦烟絮,纷糅流转”写初雪,以“行行若牵裾,总拟后期缀”写春闺,以“浮生唯恨相知晚,老去风情倾玉盏”写伤情等等,其用语之典丽古雅、绮思风韵,几可混同古人;还有“用典之切”,作者长于用典,既有明用、暗用,也有实用、虚用,还有活用、反用,不论熟典、僻典,还是事典、语典,化典入诗,如盐入水,皆能“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语意绵密,笔力遒劲;更有“注释之详”,作者寻绎古今卷帙浩繁的典籍,对每首诗词都附有自作的笺注,将句中用典、古语、掌故逐一标明出处,甚至对部分古音、平仄、韵律等也加以说明,注释总数多达1300余条,极大丰富了文本的底蕴和厚度,也增加了阅读品鉴的审美性和趣味性。

  以五言古风翻译莎士比亚商籁体十四行诗,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这一“绝活”,作者业已在《昔在集》中展露,因其文字雅郑、译语精当,已被学界同行引为以诗译诗、会诗的范例。翻译本非易事,考验的是译者对两种及以上语言和文化的熟识程度;译诗尤难,概因诗歌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文学性最强,对节奏、韵律、结构等“形式”的要求也更高,有人戏称“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实不为过;而以诗译诗则难上加难,考验的是译者对外语的精通,对母语的熟稔,以及以未泯诗心打通经脉、驾驭两者的深厚功力。

  莎翁的商籁体,以五步抑扬格为基本韵律格式,其对格律所持“诗律伤严近寡恩”的要求,与中国旧诗有近似之处。作者以其“深文理”翻译理论为导引,以格律诗人丰富的创作经验为根基,以风格苍凉的五言古风《古诗十九首》为仿体,以归化审美为鹄的,实验性地翻译了19首莎士比亚商籁,彰显出作者打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广博学识和纵横才情,也传递出古今中外不同时空交叠下的情感共鸣与悠远回响。作者不仅以旧体诗歌的形式翻译西诗,也曾在《昔在集》中将自己的诗作不失原味地翻译成英文,可以期许,接下来作者还会如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一样,将更多的中国经典旧体诗词翻译成英文韵文,让诗词之美在中外语言和文化间生生不息地流淌。

  这部集子中“文”的部分,包含祭文尺牍、序跋古文、怀人散文等。尺牍、序跋也是章黄学派的当家功夫,刘晓艺显然深得其中三昧,展示了蕴藉古朴的文体风格和从容典雅的社交言语。如在致杜泽逊先生的尺牍中,作者紧扣其先师鲍思陶先生遗稿事,既追叙“公与先师,砚共同窗,谊在第行”的旧谊,又附以“闻先师昔供坊肆,以缀辑生涯,为人嫁作,每不趁意,公恒过往,酒阑辙劝以纂修文献之功”等细节,并历数其先师生平及“朝夕兀兀,穷宵烛之末光,仰屋梁而著书”的勤奋,读之令人动容。这些尺牍,既有文体、称谓上的谨严,也有辞章、句法上的变化,为初学者示所来径。

  在《<名家文献版刻书迹辑存>序》中,作者分别对所辑录的杜甫、苏轼、朱熹、王守仁四家作出评点,如谓杜甫“肠热黎元,心忧主上。文悲宋玉,枉许身以稷契;身误儒冠,犹眷怀乎终南”,称杜诗“盖诗之有杜陵,犹文之有六经也”;谓苏轼“以诗为词,别成一宗”,“辞富学厚,天才宏放,洗万古凡马气象,宜与日月争辉也”;谓朱熹“优入圣域,致广大,尽精微”,称其书“御大字如大将,写小诗则明净无滓,味自理窟流出”;谓阳明“提书生三尺之剑,任疆事,制强藩,勋业气节,见诸施行”,称“阳明之学,主致良知;直指心性,揭示本来”,皆为精当独到之见。

  在为其先师鲍思陶先生《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所作的序中,作者追思鲍公“弱好辞章,长实吟骨;言准玉谿,赋拟相如”,并动情回顾了鲍公故交倪志云先生历时15年,为其续成此遗著之事,称该著“文气赓继,就成省旷;诗心裁采,袭作芊绵”,并引述伍子胥、鲍叔牙、嵇康、老子等先贤的掌故作比类,以彰显其续书之功绩。在序文最后,作者进一步点明序文主旨,即“赞其续志,美其执信”,称“睿音永矣,倪公之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续书之事之人的赞佩。

  该书最后一部分是三篇怀人散文,追念与师友们数载承教、因缘交往的点滴,文笔贞丽不艳,意浓情深,且与前面的诗文部分形成“互文”,对照品读,可以相互启发和印证。在对已故先师鲍思陶先生的追思中,作者耙梳了鲍师的家学渊源、求学历程以及章黄学派的师承关系,记叙了很多生动的生活细节。如写鲍师“平生不改誉儿僻”,其子“重铮每年生日,鲍师都会为他写诗”,进而留下了大量亲子诗,在诗人、学者之外,塑造了一个与贾政形象截然相反的当代奶爸形象。

  而在对已故友人胡真的追思中,作者则在大量交往细节之外,平添了许多对生死、情缘、命运等的终极哲思。如在讲述了与故交的生死之别后,作者写道:“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我本中拙,或正宜为其所苦。”在该文结尾处,作者进一步升华了所思所感,写道:“我仍存在,我有感知;我欲逝者知道,他的存在,不曾被世界忘记。不仅仅没有被我忘记,也没有被他的亲人、朋友、读者忘记。”并推断道:“在那些常缘之外,世上还有一个与他在师友间的人,我能肯定,他也不会忘记。”这之中,不仅有“浮生如寄,微躯易殇”的无奈怅惘,更有感旧遗情、难以忘怀的无尽追思。

  合上这部厚重的书,除了对其典雅文辞中流溢的才情睿思感佩不已之外,也引发了人们对“感逝”主题更多的体味和思考……

  “感逝”不仅是对时光的追忆,也能让逝者及逝去的光阴在追思中得以铭刻和定格,进而实现“不朽”。古往今来,如何突破作为“终有一死者”(特拉克尔语)的人的有限性,达到“与天地同流”“与天地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始终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不尽追索。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论,立德需治身修心、涵养品德,立功需赖时势机遇、建立事功,立言则需才情禀赋、学问辞章。司马迁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我相信,这部诗文集中所记述的逝者及生者,也称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倜傥非常之人”,他们因作者的斐然才情和生花妙笔而见风华,而入册籍,而得永存。(刘发开)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