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神话经典冲破次元,已经超越“出海”定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中国神话经典冲破次元,已经超越“出海”定义

来源:羊城晚报2025-02-15 08:13

  作者:李 丽

  2019年的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马之势,收获了超过50亿元的票房,创下中国影史第二的观影人次纪录。谁能想到,6年后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比前作还要强,不光“闹”火了春节档,甚至还“闹”翻了全球市场,成为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竞相上映的引进大片。2月13日,《哪吒2》票房正式突破100亿元,助力中国票房在全球的占比超过50%。

  《哪吒2》到底为什么这么火?它的“出海”之旅又能为中国动画工业带来哪些启发?就这些问题,记者记者独家专访了广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周鲒。

  连配角都能引起不同群体的“自娱”

  头两天单日票房4亿,第三天6亿,第四天7亿,第五天8亿……《哪吒2》在今年春节档早期便呈现出罕见的“逆跌”之势。

  记者:先说说《哪吒2》在国内的火爆吧,它在春节档前期就十分火爆。您觉得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哪吒2》?

  周鲒:这部电影确实给大众提供了不小的情绪价值。我举个例子,仙翁要让手下去捉小妖,把后者炼成丹药。我理解寓意在于,每一个小妖都是炮灰。换一句现代人常说的话,他们就是社会上的一颗螺丝钉。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就能对小妖们的反抗情绪共情。无论是申公豹还是土拨鼠,配角引起不同群体的“自娱”,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角色互动方式。

  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强调,在主人公哪吒身上也是很明显的。他说:小爷是魔又如何?我就是不想位列仙班。

  记者:通过这个系列的两部电影,哪吒最终接受了自己。

  周鲒:没错。哪吒很丑,也没有成功地考上“公务员”。但是他的父母接纳了他,他的朋友接纳了他,最终他也接纳了他自己。这正是现在很多人的共同情绪——我不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但我要接纳自己。

  《哪吒2》是春节档上映的,这正是很多人在新的一年对自己的期待。

  记者:现在很多人在二刷三刷《哪吒2》,希望它代表中国电影去创造更多影史纪录。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周鲒:这部电影的主旨在强调个体的价值,但现在舆论场却变成了大家一起帮助《哪吒2》破纪录,这其实又是一个集体主义的行为。这两个角度共存,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每个版本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哪吒2》的故事有创新吗?关于这个问题,网友们始终意见不一。但在周鲒看来,所谓创意的新与旧,其实并不是一个最紧要的问题。

  记者:您觉得《哪吒2》的故事水平如何?

  周鲒:说句实话,从故事创意来说,我不觉得《哪吒》系列有多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的风格里有经典的周星驰梗,也有今天的网络梗。我还看见“指环王与加勒比海盗”,但是有句广东话说得好:桥不怕旧,最紧要受(不怕老套,有用就好)。

  记者:确实,各年龄层观众对《哪吒2》的接受度都很高。

  周鲒:没错,大人小孩都看得很开心。我看的那场,影院里笑声此起彼伏。我女儿昨天开学第一天,回家后跟我讲,他们在学校讲了一天的哪吒——老师跟学生讲,学生互相之间也讲。有的孩子没看过,就有别的孩子骄傲地说:我都三刷了。

  记者:电影里哪吒父母对他的无条件接受,也是不少现代人羡慕的一种亲子模式。

  周鲒:我记得网络上曾经有个小组,成员都是受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他们的标志就是哪吒。

  其实《封神榜》原著并不强调哪吒“剔骨还父”,那是1979年的动画《哪吒闹海》着重体现的。因为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整个社会风气就像哪吒想要冲开炼丹炉一般,人们要突破束缚,开创一片新天地。反“束缚”是社会思潮。

  因此,每个版本的《哪吒》,背后多少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这是中国动画人20年积累的结果

  哪吒的成功,是中国动画电影产业集体努力的结果。这部电影有1900多个特效镜头、超过10000个特效元素,背后是138家中国动画企业夜以继日的心血。可以说,是所有中国动画人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心气,共同托举起了这个中国电影史上的超级奇迹。

  记者:138家中国动画企业共同做出了一部《哪吒2》,这在世界动画史上也是很罕见的现象吧?

  周鲒:非常罕见,日本多半都不可能有。大约20年前,我第一次跟皮克斯这样的美国动画工作室接触,当时他们在做《怪兽电力公司》。我记得他们介绍说,专门找了一个公司做毛发,又找了另外一个公司做水的波纹。当时我们这些中国动画人听到了都觉得很羡慕——不是羡慕他们可以组织那么多公司来做一部动画片,而是一部动画的技术工种原来可以拆分得这么细。我记得当时在中国,我们做一部动画请两三家公司来帮忙就不错了。

  记者:中国动画能一路走到《哪吒2》今天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

  周鲒:没错,这是中国动画工业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不是靠钱或靠时间就能达到的,而是中国动画人20年来不断努力,一步一步积累到了今天。

  春节期间因为我在欧洲旅行,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哪吒2》,但也陆续听说了我好多学生先后参与了这部片子——有的在分镜领域,有的在原画领域,有的在概念图领域,还有专门做最后彩蛋分镜的。我欣喜地发现,原来这一代动画人已经在各个细分领域做得这么深入了。而且这部片成功地将这20年动画人才的积累汇聚一堂。

  续集不再刻意追求对经典的“致敬”

  1979年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是过去几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经典。如今饺子的《哪吒》系列,又会否成为新一代观众的经典?

  记者:我还是想问问《哪吒》系列的中式审美,在第二部中它似乎并没有太强的体现?

  周鲒:是的。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一幅长画卷,太乙真人在画卷中教哪吒功夫。再回到更久之前1979年的《哪吒闹海》,当哪吒“剔骨还父”之后,一只小鹿叼走了他的灵珠,在森林里跑,最后奔向了天空。那段镜头是意境之美、平面之美、长卷之美,是真正的中式审美。很显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平面审美部分,多少是有致敬1979年版《哪吒闹海》的感觉的。

  但这样的追求,在《哪吒2》中似乎看不到了。比如玉虚宫,那本来是最好的“炫”中式美学的时候,但相反,饺子并没有展现平面之美,而是用立体的方式来展现玉虚宫的空间结构。这是一个很大胆的选择,但也是一种很正确的决定。你想,现在看《哪吒2》年纪比较大的观众也是“80后”了,他们是看《魔戒》《阿凡达》《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的一群人,都是很接受这种立体的空间结构的。

  记者:我记得在玉虚宫中,哪吒连说了句三句“好白”。

  周鲒:这也是很妙的一个梗,因为它完全消解了神仙宫殿的高大上。而且一句“好白”,看似一句废话,实际上却在用文字帮我们建立质感。因为白可以是一种很冷的感觉,这两个字会让你对玉虚宫更有代入感和沉浸感。

  记者:你觉得《哪吒2》会有什么场景,能在未来成为经典吗?

  周鲒:《千与千寻》无脸男坐海上火车的场景是经典场景。但《哪吒2》似乎不追求这个。无论是悲情还是燃爆,它都是一环扣一环,不留空隙。

  《哪吒2》的经典是另外一种,比如神仙斗法的场面就特别精彩。网络上人们喜欢说一个词叫“五毛特效”,其实这话在我看来并不是指特效的廉价,而是它缺乏想象力。我们做动画的人都知道,一个特效通常就是一个软件的插件,人们常常因为有它而用它。但好莱坞在很早之前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可能会为了一个效果而去创造一个插件。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思路,相当于你到底是为了凑那个锅而做那道菜,还是为了做某道菜而去造一个锅。《哪吒2》在我看来就是后一种做法,这也是经典最可能出现的路径。

  还有,我这两天看到的《哪吒2》热搜很多,包括石矶娘娘、“小镇做题家”申公豹等等。其实一部影片的细节不断被放大,被咀嚼,被重新解读,这就已经是成为经典的预兆了。

  敖丙当男一,可能1亿元票房都没有

  继中国市场火爆之后,《哪吒2》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影片将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预售火爆,IMAX票更是一票难求。在美国,《哪吒2》预告片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在洛杉矶的首映获得满堂彩。

  记者:《哪吒2》靠什么“出海”?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动画片要走向世界,就得靠打造一种中式神话的世界观。您认同这个说法吗?

  周鲒: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举一个例子。上周在巴黎,我发现一个现象——过去我们经常能在国外街上看到中餐馆,但现在更多的则是中式奶茶店,而且门口常常排长龙。这两种店的受众其实是不一样的,中餐馆的顾客以华人或者当地的中老年人居多,但奶茶店的受众基本都是年轻人。后者其实也是二次元文化的受众,是受流行文化影响很深的一群人。这群人会觉得奶茶是中式文化吗?不会,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全球的流行文化。

  同样地,当一个美国人在玩《黑神话:悟空》的时候,他也不会特别觉得自己在享受中国文化。他只会觉得,他在打现在全世界最流行、最时髦、最厉害的游戏。

  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说一个观点:在中国做动画,九成九会讲中国风格;但在美国做动画,九成九不会讲美式风格。我想,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记者:您刚也提到了孙悟空,您觉得哪吒和孙悟空这两个形象能够成功“出海”,有什么共同的原因吗?

  周鲒:这是中国的神话里最具有动画精神的两个角色。两个人物其实都不是人类:一个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还会72变;另一个是三头六臂,《哪吒2》里甚至是用藕粉重塑的。他们其实都是人类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幻想,而这种幻想正是动画角色的最关键因素。

  其实机器人也好,阿凡达也好,匹诺曹也好……正是出自对自身肉体的不满足,人类才创造出了动画角色。而孙悟空和哪吒这两个角色,承载的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对自己身体的想象力。比如孙悟空,在宋元壁画上他长得更接近猴子,到明清的戏曲舞台上他变得更像人了,再到后来,人们甚至接受了“摇滚悟空”和“朋克悟空”……

  哪吒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不完美,但他身上有故事。我女儿六年级,她跟我一起看完《哪吒2》之后说,敖丙好帅。我跟她说,如果这个片子是以敖丙为男主人公,可能连1亿元票房都没有。

  记者:您觉得《哪吒2》这次“出海”,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周鲒:第一大意义是证明了我们中国的动画,已经具有了如此之高的工业水准。第二个意义是,动画是一个对年轻人文化很好的切入点。事实上,在全球电影票房的领域内,动画电影一直有很强的排名能力,因为动画实际上就是今天人类的神话。因此,像《哪吒》系列电影占领票房高地这种事,以后在中国也会越来越常见。

  最后,关于《哪吒2》在海外上映这件事,我觉得甚至可以不用“出海”这个词了。你想,一部在国内早已有超过2亿人次看过的电影,是不是早就已经属于世界?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哪吒2》的青春成长:昔日小刺猬,蜕变穿山甲

  • 【网络中国节·元宵】闹元宵,解锁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密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