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无名小妖”热血重构西游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无名小妖”热血重构西游记

来源:北京晚报2025-08-02 09:39

  作者:袁云儿

  小猪妖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草根取经团”,假扮唐僧师徒,踏上一段荒诞又热血的西行冒险……作为《中国奇谭》系列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将于明天正式上映。该片由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打造,延续短片同一世界观,通过“无名小妖”的故事重构西游史诗,用荒诞寓言照见现实,既是国漫的一场创新实验,也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份热血治愈的精神图鉴。

  无名小妖故事也值得书写

  2023年,动画短篇集《中国奇谭》以中式奇幻笔触横空出世,其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一经播出,瞬间引发全网现象级热议。片中“小妖怪”挣脱束缚、追寻自我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个普通人的内心。在提交了短片的剧本之后,《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便已经被提上日程。

  作为中国动画历史最悠久的厂牌,该片主出品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创作过不少《西游记》相关的故事,包括几代观众耳熟能详的《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相比之下,《浪浪山小妖怪》这个“非主流”的西游故事,聚焦的是西游路上主角以外小妖怪的生活,是那些从未被详细书写过,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的小妖怪。

  “《西游记》里每一个妖怪洞里、每一个山头都有这么多无名小妖,他们为什么值得写?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你、我、他可能也是无名之辈,就不值得去表现吗?”影片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说,无名小妖不是说他们不配拥有名字,而是有没有名字不重要,甚至正因为没有名字,更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在他看来,无论传统故事还是科幻题材,都应该具备当代性,让观众可以比照当下的自己,产生情感共鸣。“虽然小猪妖是山里的妖怪,但他的状态和心理,能和当下的我们产生连接。”

  生活在浪浪山的四个小妖怪出身平凡,各有各的烦恼与梦想,有的想加入大妖怪集团,有的受困于自己的社交恐惧症,有的想去更广阔的世界闯闯。影片导演兼编剧於水坦言,他想通过这些人物展现年轻人的故事与困境。假扮唐僧去取经,这一高概念的故事大纲赋予了影片天然的喜感——身份错位带来的种种误会。再结合角色的性格特征、动作表演和台词设计,影片铺设出满满笑点,将合家欢属性拉满。影片总制片人李早透露,上美影艺委会的数位专家,包括常光希、周克勤、凌纾、姚光华、速达等,给予创作大量指导和帮助。这些资深动画人虽已经创作过很多经典作品,但观念堪称“前卫”,将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宗旨很好地传承下来。

  角色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四小妖组成的取经团虽然一眼“草台班子”,但他们敢想敢做的理想主义颇为动人。他们就像现实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缺点也有闪光点。

  主角小猪妖为整个故事带来驱动力,性格更加积极主动,始终忠于自我。

  假扮唐僧的蛤蟆精是个实用主义者,在保守和追梦之间反复横跳。出场时作为大王洞的正式员工,他将9981的工牌视如珍宝,但被小猪妖鼓动后也想干一番事业。

  叱咤风云、张扬自信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冒牌取经团”里居然由一只爱哭的内向猩猩怪假扮。这样的反差,让观众感到意外又惊喜。猩猩怪话少还结巴,胆小又“社恐”,但在取经路上他逐渐获得了成长。当他喊出那句“我是齐天大圣”,很多观众被深深触动。

  黄鼠狼精是个小话痨,却扮演团队中最沉默寡言的沙僧。於水透露,黄鼠狼精的角色设计最难,因为写完前三个人物后,留给他的空间不多了。为了让人物有弧光变化,黄鼠狼精的初始状态是嘴皮子不停,一路西行后变得谨言慎行,更多时间开始思考人生、思考什么是正义,影片结尾,他有了独立判断力,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除了这四位主角,片中其他角色也个性鲜明,令人过目难忘。公鸡画师的鸡冠塌下来可以挡住一只眼,颇具艺术家气质,他对客户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让不少被甲方“折磨”的打工人心有戚戚焉。白毛老鼠精体形精干,一看就是练家子,开口带一点西北口音,成为全片唯一一个说话带方言的角色,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老鼠精。

  “笔墨意镜”极具东方美学意蕴

  水墨氤氲的山川云气在银幕上舒展留白,工笔勾勒的精细角色在光影间跃然生动,《浪浪山小妖怪》交出了一幅极具东方美学意蕴的流动画卷。影片会集了超600人的制作团队,精细打磨1800多组镜头、制作2000多张场景图、近200套造型设计。

  陈廖宇用“笔墨意镜”形容影片在画面上的最大特点,即用笔墨去构造镜头。在背景绘制上,影片既借用了国风写意的绘画方式,又着力构建电影镜头美学需要的立体空间,山峦、村落尽显中国传统美学底蕴。秉持“大处写意,小处写实”的原则,影片在人物造型上打造拙感,因为角色并非大英雄,更贴近普通人,所以线条不会处理得太过丝滑,而是带着一丝笨拙的气质。“比如小猪妖的两颗獠牙,其弧线保留了手绘感,这些细节正是最难的地方。”陈廖宇说,这也是二维动画的独特优势,因为质感笔触是人手画出来的,带有温暖感和亲近感。

  为了让角色形象适应大银幕,主创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创新。比如小猪妖外轮廓线的线条粗细会根据镜头远近产生变化,远景、中景、近景的线条像素各不相同。再如全片大反派黄眉怪的造型,主创不想让他像常规反派角色,而是将他设计成英俊中透出一丝邪恶的中年帅哥,有颜值也有能力。他在片中造型有戴披风的、穿铠甲的,还有终极大战装扮,造型套数甚至不低于主角。至于传说中的正牌唐僧师徒,设计上致敬了上美影《金猴降妖》的造型,并进行留白化处理,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空间。(袁云儿)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戏台》:荒诞时代的悲喜交织与讽刺锋芒

  • 破解“文化空心化”:从符号消费到精神内核的回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