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典动画IP为何如此“长寿”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经典动画IP为何如此“长寿”

来源:齐鲁晚报2025-08-12 08:41

  作者:刘宗智

  这个夏天,动画电影带着几代人的回忆登陆院线。《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蜡笔小新剧场版:大人王国的反击》在银幕重焕生机。这些经典动画IP何以数十年如一日地牵动人心?

  经典回归,掀起怀旧潮

  暑期档中,经典动画IP电影表现抢眼。其中,《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目前领跑票房。作为该系列在国内上映的第13部剧场版,影片将舞台置于日本长野县,围绕毛利小五郎的警视厅旧识“鳄鱼”的离奇案件与警官大和敢助遭遇的神秘雪崩展开。柯南、毛利小五郎、大和敢助等人联手,抽丝剥茧,揭开深埋雪层之下的真相。片中,“觉醒”的毛利小五郎、智勇双全的“长野三人组”,以及毛利兰、安室透、灰原哀等角色群像鲜明,合力破案。凭借扎实的剧情、饱满的角色和出色的观影体验,该片被海内外观众誉为近十年完成度最高的柯南剧场版之一。

  暌违五年重映的《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以其一贯的荒诞幽默探讨“成年人的压力”,带领观众踏上“重回20世纪”的怀旧之旅。这部诞生于2001年、系列第九部剧场版,因其对20世纪浓烈的怀旧情绪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被视为系列巅峰之作,获超高评分。影片保持了《蜡笔小新》系列一贯的爆笑喜剧风格,通过“大人王国”与“小孩王国”的冲突,探讨代际观念差异,笑点与泪点齐飞,亲情与友情交织,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想不到蜡笔小新也可以这么感人”“最好看的剧场版,没有之一”“无论是概念、剧情还是立意,都精准切入现实,带给人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为纪念《猫和老鼠》诞生85周年,《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应运而生。这部由中国导演张钢执导的作品,巧妙地将汤姆和杰瑞置于东方文化背景之下,为经典IP注入新风,也为中外动画合作开辟新路。影片通过“星斗罗盘”的设定,让这对欢喜冤家从现代美国“穿越”到古代中国仙界,其“语言不通”的状态巧妙呼应了原作“不言”的特色。在将经典2D形象转化为3D的过程中,创作团队煞费苦心。张钢坦言:“在2D转3D的技术测试中,关于汤姆和杰瑞是否有毛发,我们非常纠结。最终,在绘制了数十万张画稿后,才确定了现在的形象。”最终成片既保留了汤姆胸口跳出的“小红心”、经典的追逐戏等原作风骨,又将仙山楼阁、水墨意境以及京剧、皮影戏、上元节等东方元素自然融入故事,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和谐交融。

  接续上映,添彩暑期档

  国产经典动画IP同样在暑期档绽放光彩。适逢播出20周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推出第十部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影片选取了TV动画中广受欢迎的“异国系列”设定,由原班导演陈辉衍、梁嘉琪操刀。

  从电视荧屏的“第一国漫”到创造国产动画电影纪录,再到如今重返大银幕,《喜羊羊》已从简单的“狼吃羊”设定,走向更成熟的叙事。在20周年节点上,影片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也在角色塑造和故事节奏上做减法、求重构,试图回应新老观众不同的情感期待。故事讲述了羊村守护者们收到“光之大陆”的紧急求救信号,毅然踏上充满未知的异国营救之旅。面对神秘黑暗力量的威胁,以及伙伴灰太狼意外变小、全员失去奇力并解锁“猫化”新形态的接连困境,守护者们拨开迷雾、追寻光明,开启了一场既紧张刺激又妙趣横生的奇幻旅程。

  情怀之外,还要有新意

  这些经典IP何以跨越代际,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成长韧性与持久生命力?核心在于它们的故事始终贴近生活,并能以年轻化的视角观照现实。

  《蜡笔小新》的魅力在于其大胆而温暖的“反英雄”姿态。小新以天真的“厚脸皮”和童言无忌,犀利而滑稽地戳破成人世界的秩序与伪装。其琐碎又温馨的家庭日常,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万千普通家庭的影子与温度,让观众在笑声中照见自己。《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持续谱写着以友情、勇气、智慧为基调的成长赞歌。从青青草原初遇到如今的“异国破晓”,角色们在一次次冒险中诠释着“伙伴”的真谛。灰太狼从单纯反派到复杂角色的转变,更在娱乐中传递了理解与包容的价值。

  这些动画IP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既安全熟悉又开放常新的“情感容器”。无论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不断升级的叙事格局与视觉表现,还是《蜡笔小新》剧场版对社会议题愈发大胆的探讨,都体现了创作者在坚守核心价值前提下的锐意创新。如何通过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故事,让新老观众各取所需、获得不同的感动与思考,是经典动画传承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其长青的关键。

  当一代观众长大成人,这些IP便成为打开童年记忆之门的钥匙。带着孩子走进影院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新冒险,或在《猫和老鼠》的经典追逐中会心一笑,这已不仅是娱乐消费,更是一种情感的跨代传递。对许多人而言,观看新作或重温旧梦,犹如赴一场与童年自己的约定,完成一次心灵的“归乡”。(刘宗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戏台》: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对话

  • 《你行!你上!》:叙事失衡下的“中国故事”表达困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