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海贝
近年来,国产行业剧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展现职业生态的重要艺术形式,佳作频出,它们以丰富的视角、真实的笔触,深入挖掘各行各业的独特魅力与深层内涵,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职场画卷。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行业剧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成为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
题材多元是当下行业剧发展的特点之一。创作者不仅关注以往的热门行业,还将视角延伸至新的行业领域。比如,电视剧《以美之名》将镜头聚焦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这一极具话题性的行业,填补了国产剧在该领域的空白。该剧以两位整形医生的成长为主线,通过面部畸形的女孩保健康还是求美观的抉择、烧伤舞者对重返舞台的渴望、因担心职场歧视而选择削骨的白领等剧情的描绘,复现了整形医美的行业图景,犀利而深刻地呈现了“美”不被定义的理念。
《蛮好的人生》和《绝密较量》两部剧集同样拓展了行业剧的表现对象。保险行业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但在以往的影视创作中,较少对这一题材进行呈现。《蛮好的人生》另辟蹊径,借由女主角胡曼黎和男主角薛晓舟两位家庭出身、性格特点、人生阅历及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保险从业者在事业和情感生活上的起伏波折,以及一系列由此串联的关于“保险”的故事,真诚地映照出都市民生的点点滴滴。该剧还参考真实案例设计情节,如用年金险规划养老、用保险金信托解决遗产纠纷等,展现了保险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的重要作用。《绝密较量》讲述了国家安全部门挫败境外间谍组织阴谋的故事,塑造了英勇的国安干警形象,敲响了“间谍就在身边”的警钟。
《护宝寻踪》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文物保护题材剧作。该剧发生在陕西关中平原,描绘了两代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延绵近二十载的故事,带领观众走进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世界,感受守护文明瑰宝的崇高与艰险。在这场护宝之旅中,既有紧张刺激的正邪交锋,又有感人至深的师生情、爱情与友情,更有对中华文明传承和文物保护意义的深刻诠释。为了作品有更好的呈现,该剧主创团队多次深入走访考古发掘现场,与一线文保工作者进行交流,收集大量鲜活的原始素材,使全剧既彰显出考古文保行业的专业性,又凸显出案件侦破过程中的悬念感,同时将国宝文物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融入其中,收获了观众的好评。
行业剧在题材上的拓展,使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吸引力和观赏性也随之提升。观众不再局限于熟悉的职业场景,而是跟随镜头走进陌生领域,收获新鲜的观剧体验,感受不同职业的风采,这也是行业剧赢得关注与认可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剧的这些变化,也成为观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
在《绝密较量》中,国安干警与境外势力的较量,不再是传统谍战剧中的枪械对峙与密码破译,而是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数字时代的高科技对抗展开。这些基于现实的剧情设计,不仅刷新了观众以往对国家安全领域的认知,更成功将中国在数字科技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硬核能力转化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表达。剧中反复出现“自主可控”的相关理念,是对我国信息安全战略的呼应。当核心科研部门采用纳米级物理隔离技术防止电磁信号的窃取,当国安部门使用国产加密算法阻断境外黑客攻击,当自主研发的量子通信设备成为关键防线,这些细节无一不映射出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
《以美之名》《蛮好的人生》两部剧皆用人物故事讲述社会变迁,让观众在跌宕的剧情中触摸到中国经济脉动与文明跃升的真实温度。如果说医美行业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保险行业解决的是“安全保障”的需求,两者的发展共同说明中国社会已从“解决温饱”转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医美与保险行业的发展,看似是消费与金融领域的局部现象,实则是社会进步从“量”到“质”转型的缩影。这些行业的壮大发展,既得益于经济腾飞、制度完善、观念革新的时代滋养,也反哺推动着社会向更文明、更多元和更欣欣向荣的方向迈进。
而在《护宝寻踪》中,主创通过“黑陶俑跨国追索”案件,清晰呈现了从“科技取证”到“国际协作”的执法流程,进而让观众了解到,随着中国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流失文物追索这一国际合作领域展现出日益强大的参与度和行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追索返还进入“快车道”。回归祖国的文物的规模与批次都在不断刷新纪录。这些跨越山海归来的文明瑰宝,不仅见证了中国在文物追索和返还方面的积极作为,更深刻诠释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深刻哲理。
从《以美之名》的医美行业变革,到《蛮好的人生》的保险服务创新,再到《绝密较量》《护宝寻踪》中展现出的中国硬实力、软实力的提升,这些行业剧共同构成了一幅多维时代图景,成为记录时代发展、彰显国家进步的生动影像志。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