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胡栖安
“暮霭苍然,草密连天。夕阳下,一江流水,势急如奔。王扬缓缓睁眼,只觉天旋地转,头晕目眩。”这是穿越小说《冒姓琅琊》的开篇。从这几句“开场词”看,可以认为这是武侠小说,也可能是穿越爽文的常规写法。然而,随着故事渐次展开,读者会产生发现宝藏的意外惊喜。与惯常的网络爽文不同,《冒姓琅琊》不光“爽”,还有追求,是一部很“历史”的的穿越小说。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番茄小说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中的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冒姓琅琊》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历史、文学、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番茄巅峰榜作品《冒姓琅琊》为样本,深入探讨网络文学还原历史细节的路径与价值。
穿越浮其表,历史实其里。而文学,就在人物的行为举止间,在历史的细节还原中,在情绪的挥洒渲染里。故事的时代选择在一般人不算熟悉的南北朝之南齐,里边有很多关于南齐、南北朝的历史故实,相较人们熟悉的唐宋明清等长线题材,无疑要新奇、有趣得多,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了悟、品鉴的过程。
当然,如果只是“好看”,或许这部小说也就泯然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了,真正让这部小说脱颖而出、荣膺国家图书馆与番茄小说“走进古籍,看见历史”征文获奖作品的,则是它很“耐看”。此前有专家称,这体现了一种分层阅读的特性。其实不然,就作者东周公子南的创作初衷而言,他认为南北朝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酝酿期,表面上政权更迭、兵戈扰攘,内里却在进行着空前激烈的文化重组与能量储备。他只是希望把一个相对冷门的历史时期捧给读者。
读者的接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分层、遴选的过程,而近期在读人数超50万人的数据已经表明,作者成功的找到了目标读者。不仅如此,随着滚雪球效应的加快,读者群仍在持续加大中。尤其是,这部书里边的历史,不是零星的点缀,而是一种整体性存在的生态。葳蕤茂盛,郁郁勃勃,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既是作者仕途重构南朝史雄心的具象化折射,也重构了网络文学的爽点内涵,从暴力碾压转向智性博弈。
近年来,这种智性博弈在现实中多有体现,像知乎走红,各种知识贴百花齐放等等,均反映出当下人们的深层阅读需求。从知识播布到艺术呈现,历史知识进入爽文领域,并不令人意外。这样的重构展现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不仅如此,小说的历史植入,不仅局限于古代历史,也包括现代历史,比如寒门处境与当代平等观念的呼应等,这样的“问题意识”也让很多人共情,甚至会使得对琅琊文化的探索转化为对权利、身份和自由的讨论。古人“伤心处”,即是当代人的“会心处”。
正如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所言,“古代欧洲骑士文学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为之一变;中国的武侠小说到了金庸的《鹿鼎记》为之一变,中国网络文学当中的历史玄幻、架空现实或者是穿越和爽文为目的写作趋势,到《冒姓琅琊》以后应该也会为之一变。”
变在哪里?用周志强的话说就是六个字:小人物、活历史。这或许是未来网络文学的历史叙事新样态。事实上,不只是未来,当下很多文学作品早已致力于此。只不过,与爽文嫁接,使得这种新变显得更具爽感、喜感而已,当然,社会影响力也会大很多。
不必讳言,在当下的阅读语境中,网络文学远比严肃文学拥有更庞大的读者群,也因此,《冒姓琅琊》体现出来的“精品化”努力,尤为可贵,不仅有益于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也便于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叙事产品,提升网络文学的能级。(胡栖安)